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于禀赋薄弱、后天失养及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日久不复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


虚劳是气血津液病证中涉及脏腑及表现证候最多的一种病证,临床较为常见。中医药在调理阴阳、补益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素问·调经论》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并指明阴虚、阳虚的主要特点。《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及转归。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原因及各类症状,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具体内容作了说明。金元以后,许多医家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如李东垣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明代张景岳阴阳互根的理论作了深刻的阐发,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及方药方面有新的发展。李中梓医宗必读》强调脾、肾在虚劳中的重要性。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好的论述。清代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可以说是中医内科中范围最广的一个病证。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病证的范围。


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

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虚劳。《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所说的“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对引起虚劳的原因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多种病因作用于人体,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日久不复而成为虚劳。结合临床所见,引起虚劳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禀赋薄弱,因虚致病

多种虚劳证候的形成,都与禀赋薄弱,体质不强密切相关。或因父母体弱多病,年老体衰,或胎中失养,孕育不足,或生后喂养失当,水谷精气不充,均可导致禀赋薄弱。先天不足、禀赋薄弱之体,易于罹患疾病,并在病后易形成久病不复的状态,使脏腑气血阴阳亏虚日甚,而成为虚劳


2.烦劳过度,损伤五脏

适当的劳作,包括脑力及体力的劳动,为人的正常生活以及保持健康所必需。但烦劳过度则有损健康,因劳致虚,日久而成虚劳。在烦劳过度中,以劳神过度及恣情纵欲较为多见。忧郁思虑,积思不解,所欲未遂等劳神过度,易使心失所养,脾失健运,心脾损伤,气血亏虚,久则形成虚劳。而早婚多育,房事不节,频犯手淫等,易使肾精亏虚,肾气不足,久则形成虚劳


3.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饮酒过度等原因,均会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充,脏腑经络失于濡养,日久形成虚劳


4.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大病之后,邪气过盛,脏气损伤,正气短时难以恢复,日久而成虚劳。久病而成虚劳者,随疾病性质的不同,损耗人体的气血阴阳各有侧重。如热病日久,则耗伤阴血;寒病日久,则伤气损阳;瘀血日久,则新血不生;或病后失于调理,正气难复,均可演变为虚劳


5.误治失治,损耗精气

由于辨证诊断有误,或选用药物不当,以致精气损伤。若多次失误,既延误疾病的治疗,又使阴精或阳气受损难复,从而导致虚劳。在现今的临床实践中,也有过用某些化学药物或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过多,使阴精及气血受损,而形成虚劳者。


以上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而其病性,主要为气、血、阴、阳的虚损。病损部位主要在五脏,尤以脾肾两脏更为重要。引起虚损的病因,往往首先导致某一脏气、血、阴、阳的亏损,而由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在虚劳的病变过程中常互相影响,一脏受病,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无以生气;气虚者,日久阳也渐衰;血虚者,日久阴也不足;阳损日久,累及于阴;阴虚日久,累及于阳。以致病势日渐发展,而病情趋于复杂。

症状

虚劳多发生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及大病久病,精气耗伤的患者。病程一般较长,症状逐渐加重,短期不易康复。


虚劳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所致的虚弱、不足的证候为其特征,在虚劳共有特征的基础上,由于虚损性质的不同而有气、血、阴、阳虚损之分。气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体倦、懒言声低、自汗、脉细;血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唇甲淡白、头晕眼花、脉细;阴虚损者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阳虚损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沉细。

诊断

1.证候特征,多见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逐渐如重。

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肺痨及真他病证中的虚证类型。

治疗

辨证要点


1.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

虚劳的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辨,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说:“五脏虽分,而五脏所藏无非精气,其所以致损者有四:曰气虚、日血虚、日阳虚、曰阴虚”,“气血阴阳各有专主,认得真确,方可施治”。一般说来,病情单纯者,病变比较局限,容易辨清其气、血、阴、阳亏虚的属性和病及脏腑的所在。但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所以各种原因所致的虚损往往互相影响,由一虚渐致两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辨证时应加注意。


2.辨兼夹病证的有无

虚劳一般均有较长的病程,辨证施治时还应注意有无兼夹病证,尤其应注意下述三种情况:

(1)因病致虚、久虚不复者,应辨明原有疾病是否还继续存在。如因热病、寒病或瘀结致虚者,原发疾病是否已经治愈。

(2)有无因虚致实的表现。如因气虚运血无力,形成瘀血;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等。

(3)是否兼夹外邪。虚劳之人由于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为患,且感邪之后不易恢复;治疗用药也与常人感邪有所不同。


若有以上兼夹病证,在治疗时应分别轻重缓急,予以兼顾。


治疗原则


对于虚劳的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正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在进行补益的时候,一是必须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二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在应用补益这个基本原则治疗虚劳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重视补益脾肾在治疗虚劳中的作用。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方能得以滋养。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为生命的本元。重视补益脾肾,先后天之本不败,则能促进各脏虚损的恢复。

②对于虚中央实及兼感外邪者,当补中有泻,扶正祛邪。从辨证的关系看,祛邪亦可起到固护正气的作用,防止因邪恋而进一步损伤正气。

虚劳的病程较长,影响的因素较多,要将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及生活调摄密切结合起来,方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分证论治


为了便于临床运用,虚劳辨证论治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


『气虚』


肺气虚

症状: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㿠白,舌质淡,脉弱。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

本方具有补益肺肾、敛肺肃肺的功效。方中以人参黄芪益气补肺,熟地五味子益肾敛肺,紫菀桑白皮肃肺止咳。

咳嗽者,可去桑白皮紫菀自汗较多者,加牡蛎麻黄根固表敛汗。若气阴两虚而兼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秦艽等养阴清热。


心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质淡,脉弱。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七福饮。

本方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宁神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致的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不寐等症。本方系由五福饮加酸枣仁远志而成。方中以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养心,熟地当归滋补阴血,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自汗多者,可加黄芪五味子益气固摄,饮食少思,加砂仁茯苓开胃健脾。


脾气虚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加味四君子汤

本方具有益气健脾除湿的功效。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茯苓扁豆健脾除湿。

胃失和降而兼见胃脘胀满嗳气呕吐者,加陈皮半夏和胃理气降逆。食积停滞而见脘闷腹胀,嗳气酸腐,苔腻者,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消食健胃。气虚及阳,脾阳渐虚而兼见腹痛即泻、手足欠温者,加肉桂炮姜温中散寒。


肾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法:益气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

本方具有益气补肾、生精养血的功效。方中以人参山药、炙甘草益气固肾,杜仲山茱萸温补肾气,熟地枸杞子、当归补养精血。

疲乏力甚者,加黄芪益气。尿频较甚及小便失禁者,如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补肾固摄。脾失健运而兼见大便溏薄者,去熟地当归,加肉豆蔻补骨脂温补固涩。

在气、血、阴、阳的亏虚中,气虚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其中尤以肺、脾气虚为多见,而心、肾气虚亦不少。肝病而出现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弱等气虚症状时,多在原肝病辨治的基础上结合脾气亏虚论治。


『血虚』


心血虚

症状: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

治法:养血宁心。

方药:养心汤。

本方具有益气生血、养血宁心的功效。方中以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益气生血,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养血宁心,肉桂半夏曲温中健脾,以助气血之生化。

失眠多梦较甚,可加合欢花夜交藤养心安神。


脾血虚

症状:体倦乏力,纳差食少,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薄,脉细缓。

治法;补脾养血。

方药:归脾汤

方中以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当归补血,茯神、酸枣仁龙眼肉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本方为补脾与养心并进,益气与养血相融之剂,为治脾血虚及心血虚的常用方剂


肝血虚

症状: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筋惕肉困,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补血养肝。

方药:四物汤

本方具有养血调血,补而不滞的功效。方中以熟地当归补血养肝,芍药、川芎和营调血。

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鸡血藤增强补血养肝的作用。胁痛,加丝瓜络郁金香附理气通络。目失所养,视物模糊,加楮实子、枸杞子、决明子养肝明目。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故血虚之中以心、脾、。肝的血虚较为多见。

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由于血为气母,血虚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而且在中医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为补血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所以在治疗各种血虚的证候时,应结合健脾益气生血之法,如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圣愈汤等方剂,都体现了这一治疗思想。


『阴虚』


肺阴虚

症状: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

本方有滋养肺阴、清热润燥的功效。方中以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肺阴,天花粉桑叶甘草清热润燥。

咳嗽甚者,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咯血,加白及仙鹤草小蓟凉血止血。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养阴清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心阴虚

症状: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心。

方药:天王补心丹

本方为滋阴养心的常用方剂。方中以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丹参柏子仁酸枣仁远志朱砂养心安神。

火热偏盛而见烦躁不安,口舌生疮者,去当归远志之辛温,加黄连木通淡竹叶清心泄火,导热下行。潮热,加地骨皮银柴胡秦艽清退虚热。盗汗,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


胃阴虚

症状: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胃。

方药:益胃汤

本方具有滋阴益胃的功效,方中以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阴养液,冰糖养胃和中。

口干唇燥甚者,为津亏较甚,加石斛、花粉滋养胃阴。不思饮食甚者,加麦芽扁豆山药益胃健脾。呃逆,加刀豆柿蒂竹茹扶养胃气,降逆止呃。大便干结,将原方之冰糖改用蜂蜜,以收润肠通便之效。


肝阴虚

症状: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困,面潮红,舌干红,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阴。

方药:补肝汤

本方具有养血柔肝,滋养肝阴的功效,方中以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养血柔肝,木瓜甘草酸甘化阴,麦冬、枣仁滋养肝阴。

头痛眩晕、耳鸣较甚,或筋惕肉困,为风阳内盛,加石决明菊花钩藤、刺蒺藜平肝熄风潜阳。目干涩畏光,或视物不明者,加枸杞子、女贞子、草决明养肝明日。急躁易怒,尿赤便秘,舌红脉数者,为肝火亢盛,加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肾阴虚

症状: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

本方具有较强的滋补肾阴的作用。方中以熟地、龟板胶、枸杞山药菟丝子牛膝滋补肾阴;山茱萸鹿角胶温补肾气、助阳生阴。

遗精,加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固肾涩精。潮热、口干、咽痛、脉数为阴虚而火旺,去鹿角胶山茱萸,加知母黄柏地骨皮滋阴泻火。

五脏的阴虚在临床上均较常见。


『阳虚』


心阳虚

症状: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

治法:益气温阳。

方药:保元汤

方中以人参黄芪益气扶正,肉桂甘草生姜温通阳气,共奏益气温阳之效。

心胸疼痛者,酌加郁金川芎丹参三七活血定痛。形寒肢冷,为阳虚较甚,酌加附子巴戟天仙茅、仙灵脾、鹿茸温补阳气。


脾阳

症状: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附子理中汤

本方具有益气健脾,温中祛寒之功效。方中以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干姜温中祛寒。

腹中冷痛较甚,为寒凝气滞,可加高良姜香附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食后腹胀及呕逆者,为胃寒气逆,加砂仁半夏陈皮温中和胃降逆。腹泻较甚者,为阳虚温甚,加肉豆蔻补骨脂、苡仁温补脾肾,涩肠除湿止泻。


肾阳

症状: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腹泻,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右归丸

本方具有温补肾阳,兼养精血的作用,为治肾阳虚衰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温补肾气;熟地山药枸杞当归补益精血,滋阴以助阳。


遗精,加金樱子桑螵蛸、莲须,或金锁固精丸以收涩固精。脾虚以致下利清谷者,减去熟地当归等滋腻滑润之晶,加党参白术、苡仁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命门火衰以致五更泄泻者,合四神丸温脾暖肾,固肠止泻。阳虚水泛以致浮肿、尿少者,加茯苓泽泻车前子,或合五苓散利水消肿。肾不纳气而见喘促、短气,动则更甚者,加补骨脂五味子蛤蚧补肾纳气


阳虚常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阳虚则生寒,症状比气虚重,并出现里寒的症状。阳虚之中,以心、脾、肾的阳虚为多见。由于肾阳为人身之元阳,所以心、脾之阳虚日久,亦必病及于肾,而出现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的病变。


为了便于辨证和治疗,将虚劳归纳为气、血、阴、阳亏虚四类,但临床常有错杂互见的情况。一般来说,病程短者,多伤及气血,可见气虚、血虚及气血两虚之证;病程长者,多伤及阴阳,可见阴虚、阳虚及阴阳两虚之证。而气血与阴阳的亏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津液精血都属于阴的范畴,但血虚与阴虚的区别在于:血虚主要表现血脉不充,失于濡养的症状,如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等;阴虚则多表现阴虚生内热的症状,如五心烦热,颧红,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阳虚可以包括气虚在内,且阳虚往往是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气虚表现为短气乏力,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脉弱等症状;阳虚则这些症状进一步加重,且出现阳虚里寒的症状,如倦怠嗜卧,形寒肢冷,肠鸣泄泻,舌质淡胖,脉虚弱或沉迟等。


虚劳的治疗应从多方面着手,除药物外,气功、针灸、推拿、食疗等均可配合使用。

转归预后

虚劳一般病程较长,多为久病痼疾,其转归及预后,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脾肾未衰,元气未败,形气未脱,饮食尚可,无大热,或虽有热而治之能解,无喘息不续,能受补益等,为虚劳的顺证表现,其预后较好。反之,形神衰惫,肉脱骨痿,不思饮食,泄泻不止,喘急气促,发热难解,声哑息微,或内有实邪而不任攻,或诸虚并集而不受补,舌质淡胖无华或光红如镜,脉象急促细弦或浮大无根,为虚劳的逆证表现,其预后不良。

结语

虚劳是多种慢性衰弱性证候的总称,其范围相当广泛。禀赋薄弱,劳倦过度,饮食损伤,久病失治等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虚劳,其共同点是久虚不复而成劳。五脏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亏损,是虚劳的基本病机。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故应同时注意气血阴阳相兼为病及五脏之间的相互影响。“虚则补之”,补益是治疗虚劳的基本原则,应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法,并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对于虚中夹实及兼感外邪者,治疗当补中有泻,补泻兼施,防止因邪恋而进一步耗伤正气。做好调摄护理,对虚劳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摘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


《景岳全书·虚损》:“病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七伤,证有营卫脏腑。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惟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脾、治肺、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不居集·上集·卷十》:“虚劳日久,诸药不效,而所赖以无恐者,胃气也。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主,胃气旺则五脏受荫,水精四布,机运流通,饮食渐增,津液渐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

  • 李聪甫 | 虚损理论源流与临床见证
    虚劳病,亦称“劳伤”和“虚损”。劳伤初见于《内经》,虚损则见于《难经》。《金匮要略》综合二者定名曰“虚劳” ,为后世所沿用。 劳伤:《素问·宣明五气论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

    求道

    畅读VIP

    68

    0

  • 谢利恒虚损案赏析
    胡××年甫弱冠,胸脘迫窄,痰涎常滞,咳呛易作,舌苔粘腻不化,遗泄频仍,初有梦而后无梦,形体羸瘦,精神颓散;心肾久亏,君相之火不藏;肺有痰湿,未宜偏补,丸方缓调。此所谓益其虚而齐其实也。大熟地150g,...

    求道

    畅读VIP

    72

    0

  • 骨髓纤维化治验(郭博信)
    近几年我从北京回太原,常乘早班的飞机,因距首都机场较远,故每次都预先订好出租车,于早晨5点出发。其中有两次乘出租车,碰到的是同一个司机小黄。一来二往,较为熟悉,有时出远门,就直接打电话让他来接。这个小...

    求道

    畅读VIP

    49

    0

  • 清热滋阴、凉血止血法治愈虚劳血证一例(韩百灵)
    郭某,男,13岁。初诊∶1980年复。主诉及病史∶1年前逐渐出现头晕目眩、心悸乏力、鼻衄、齿衄、肌衄等症。经哈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经多方医治,但病势日重。遂经人介绍求余诊...

    求道

    畅读VIP

    53

    0

  • 孙伟正:治骨髓增生异常经验方
    孙伟正 (1942.7-),全国名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工作50余年,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将孙伟正对低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治经验,介绍如...

    求道

    113

    0

  • 桂枝加芍药汤加味治虚损案(徐守愚)
    新昌(属浙江绍兴)俞昂青 虚损证治略初诊:体弱之人,每日午后寒热交作,兼之天明濈濈(jí 迅速)然汗出,是营卫不调可知(有说:午前发热为气虚,午后发热为营卫不和)。按脉左关沉弦而短,右关浮数而虚,是土...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89

    0

  • 崔应麟:治内科杂病验案两则
    内科杂病是指正邪矛盾复杂,迁延难愈的一类病症,具有病邪根深蒂固、病种繁简不一、病情复杂多变、正虚不抗邪等临床特征。自汗案燕某,女,时年36岁,2020年2月6日初诊。诉产后多汗1年。患者于1年前二胎产...

    求道

    畅读VIP

    167

    0

  • 王坤根教授应用消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经验(王雨墨 蒋华 高芸 张弘 孙洁)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精神及躯体的虚弱状态,持续时间≥6个月,以疲劳、低热 (或自觉发热) 、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

    求道

    畅读VIP

    101

    0

  • 何书田医案赏析: 对虚劳重症,治病还当治心(李顺达,何新慧)
    包山吴姓者,年五十三,向为富家司会计。精力倦怠,不思饮食,举动需人扶掖。山人视其舌光滑无津,脉沉而濡,两尺似有若无,曰:“此思虑过度,精气耗竭,下元水火俱困,将有喘脱之虞,非附都气法加人参不可”。病者...

    求道

    畅读VIP

    131

    0

  • 何书田医案赏析:诊朝寒暮热,不忘审其生活起居(李顺达,何新慧)
    同里周道士,年五十余,日为人诵经禳灾,出必五更,返必子夜。深秋患寒热,浃旬不已。有投小柴胡汤、平胃散等方者,病稍间,而朝寒暮热如故。其子哀恳山人,遂步往。见其神色困惫,六脉细濡无力,舌净微绛。谓病者曰...

    求道

    畅读VIP

    117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