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1.百部甘润苦降性平,主人肺经,历来为治肺熔咳嗽之要药。用治新久咳嗽,寒热咳嗽,亦无不宜,尤以治久咳虚嗽者良。治寒风咳嗽,久咳不已,常与荆芥、桔梗、紫苑等同用,如 《医学心悟•卷三》止嗽散;治肺寒咳嗽有痰,可配伍麻黄、杏仁同用,如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百部丸;咳嗽有热,口干咽痛者,可配伍款冬花、杏仁、甘草同用,如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百部汤;本品治小儿百日咳有很好疗效,《青岛中草药手册》用百部、夏枯草水煎服;亦常与沙参、川贝母、白前等药配伍,治疗百日咳痉咳期效果较好;近代将百部制成糖浆应用。治肺痔咳嗽,痰中带血者,可与麦冬、生地、白及、三七等滋阴润肺,收敛止血药同用,每收良效。古方如 《本草纲目•卷十八•百部》引 《续十全方》治久咳,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治久咳,即单用本品煎浓汁服。
2.本品有杀虫灭虱作用。可用于蟒虫病、头虱、体虱等证。治蟒虫病,可每天用生百部30g煎取浓汁30ml,每晚9 ~10时保留灌肠,连用5 天为一疗程。亦可配伍其他 驱虫药内服。其他寄生虫病,如蛔虫、阴道滴虫等,也可配伍应用。治头虱、体虱,用本品制成20%的醇浸膏,或50%水煎剂涂抹,均有杀灭作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1.《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2.《别录》:"主咳嗽上气。"
3.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4.《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
5.《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
6.《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7.《纲目》: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此为异耳。
8.《本草经疏》:百部根,《蜀本》云微寒,《日华子》言苦,《本经》言微温者误也。苦而下泄,故善降,肺气升则喘嗽,故善治咳嗽上气。能散肺热,故《药性论》主润肺。其性长于杀虫,传尸骨蒸劳,往往有虫,故亦主之。疳热有虫,及蛔虫、寸白虫、蛲虫,皆能杀之。百部味苦,脾虚胃弱人宜兼保脾安胃药同用,庶不伤胃气。
9.《本草述》:百部,乃先哲多谓其能治久嗽,损庵所云,治久嗽用以保肺者也。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人,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固为其虚而定有热也,岂浸无区别乎哉!
10.《本草新编》:百部,杀虫而不耗气血,最有益于人,但其力甚微,用之不妨多也。然必与参、茯、芪、术同用为佳。大约用百部自一钱为始,可用至三、四钱止,既益肺胃脾之气,又能杀虫。倘痨病有传尸之虫者,须同地骨皮、沙参、丹皮、熟地、山茱共用为好。
11.《本草正义》:百部,善于杀虫,……即劳瘵家肺中有虫,亦是虚热,此其专药,似不可谓之性温,故甄权以为甘,《大明》以为苦,苏恭且以为微寒,缪氏《经疏》直谓《别录》为误,盖亦有理。然即曰微温,亦如紫菀温润,专治肺咳之例,究非温热之温,故凡有咳嗽,可通用之。本是草根,而多者可数十茎,性专下降,故治上气。濒湖谓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颐谓濒湖此说,尚嫌太泥,实则门冬甘腻,止可治燥热之嗽,而肺有寒饮痰滞者,皆其大忌。百部虽曰微温,然润而不燥,且能开泄降气,凡嗽无不宜之,而尤为久嗽虚嗽必需良药。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颇有捷效,功力实在紫菀、百部二味,宣通肺气;《千金方》谓一味取汁浓煎,可愈三十年嗽,有自来矣。石顽谓肺热劳瘵喘嗽,有寸白虫者宜之,蛲虫痢及传尸骨蒸多用之。又谓脾胃虚人弗用,以其味苦伤胃之故。颐谓专主上气,正其味苦之功,凡嗽皆肺气上逆,非此不治,若嫌其微伤胃土中和,以参、术补中之品相辅而行可也。
12.《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
13.《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


求道
畅读VIP

104

0


求道
畅读VIP

584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72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52

0


求道
畅读VIP

482

0


白术
签约讲师

384

0

林盛进
认证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621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