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Bǎi Bù

别名

嗽药(陶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杨氏经验方》),九丛根(《草木便方》),九虫根(《分类草药性》),一窝虎(《江苏植药志》),九十九条根(《中国土农药志》),山百根(《中药志》),牛虱鬼(《闽东本草》)。

释名

陶弘景《名医别录》云:百部根“山野处处有,根数十相连,似天门冬而苦强。”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八•百部》云:“其根多者百十相连属,如步伍然,故以名之。”

来源及植物形态

百部,始载《名医别录》,原名百部根。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Miq.、蔓生百部百部)Stemona japonica(Bl.)Miq或对叶百部(大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的干燥块根。直立百部产于山东、河南至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及福建;蔓生百部产于我国北部、中部、东南部各省;对叶百部产于长江流域至海南岛。


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Miq.


蔓生百部百部)Stemona japonica(Bl.)Miq


对叶百部(大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

采制

春季新芽出土前及秋季苗将枯萎时挖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置沸水中浸烫后,取出晒干。


百部:拣净杂质,除去须根,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百部:取百部段,用炼蜜(百部段100斤用蜜12斤8两)加入适量开水烊化,拌匀,稍闷,俟蜜水吸收,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雷公炮炙论》:"凡使百部,用竹刀劈破,去心皮,花作效十条,于檐下悬令风吹,待土干后,却用酒浸一宿,滤出,焙干,细锉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微温。

①《别录》:"微温。"

陶弘景:"似天门冬而苦强,亦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甘,无毒。"

④《日华子本草》:"味苦,无毒。"


归经:入肺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新编》:"入肺经,亦入脾、胃。"

功能主治

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1.百部甘润苦降性平,主人肺经,历来为治肺熔咳嗽之要药。用治新久咳嗽,寒热咳嗽,亦无不宜,尤以治久咳虚嗽者良。治寒风咳嗽,久咳不已,常与荆芥桔梗、紫苑等同用,如 《医学心悟•卷三》止嗽散;治肺寒咳嗽有痰,可配伍麻黄杏仁同用,如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百部丸咳嗽有热,口干咽痛者,可配伍款冬花杏仁甘草同用,如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百部汤;本品治小儿百日咳有很好疗效,《青岛中草药手册》用百部夏枯草水煎服;亦常与沙参川贝母白前等药配伍,治疗百日咳痉咳期效果较好;近代将百部制成糖浆应用。治肺痔咳嗽,痰中带血者,可与麦冬生地白及三七等滋阴润肺,收敛止血药同用,每收良效。古方如 《本草纲目•卷十八•百部》引 《续十全方》治久咳,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治久咳,即单用本品煎浓汁服。


2.本品有杀虫灭虱作用。可用于蟒虫病、头虱、体虱等证。治蟒虫病,可每天用生百部30g煎取浓汁30ml,每晚9 ~10时保留灌肠,连用5 天为一疗程。亦可配伍其他 驱虫药内服。其他寄生虫病,如蛔虫、阴道滴虫等,也可配伍应用。治头虱、体虱,用本品制成20%的醇浸膏,或50%水煎剂涂抹,均有杀灭作用。


此外,尚可用治尊麻疹、皮炎、疥癣,以鲜品切断,用断面涂搽患部,或用百部酊涂搽。亦可用以杀灭农作物害虫。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10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或浸酒涂擦。


注意:脾胃有热者慎用。《得配本草》:热嗽,水亏火炎者禁用。

各家论述

1.《抱朴子》:"治咳及杀虫。"


2.《别录》:"主咳嗽上气。"


3.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4.《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


5.《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


6.《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


7.《纲目》: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此为异耳。


8.《本草经疏》:百部根,《蜀本》云微寒,《日华子》言苦,《本经》言微温者误也。苦而下泄,故善降,肺气升则喘嗽,故善治咳嗽上气。能散肺热,故《药性论》主润肺。其性长于杀虫,传尸骨蒸劳,往往有虫,故亦主之。疳热有虫,及蛔虫、寸白虫、蛲虫,皆能杀之。百部味苦,脾虚胃弱人宜兼保脾安胃药同用,庶不伤胃气


9.《本草述》:百部,乃先哲多谓其能治久嗽,损庵所云,治久嗽用以保肺者也。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人,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固为其虚而定有热也,岂浸无区别乎哉!


10.《本草新编》:百部,杀虫而不耗气血,最有益于人,但其力甚微,用之不妨多也。然必与参、茯、芪、术同用为佳。大约用百部自一钱为始,可用至三、四钱止,既益肺胃脾之气,又能杀虫。倘痨病有传尸之虫者,须同地骨皮沙参丹皮熟地、山茱共用为好。


11.《本草正义》:百部,善于杀虫,……即劳瘵家肺中有虫,亦是虚热,此其专药,似不可谓之性温,故甄权以为甘,《大明》以为苦,苏恭且以为微寒,缪氏《经疏》直谓《别录》为误,盖亦有理。然即曰微温,亦如紫菀温润,专治肺咳之例,究非温热之温,故凡有咳嗽,可通用之。本是草根,而多者可数十茎,性专下降,故治上气。濒湖谓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颐谓濒湖此说,尚嫌太泥,实则门冬甘腻,止可治燥热之嗽,而肺有寒饮痰滞者,皆其大忌。百部虽曰微温,然润而不燥,且能开泄降气,凡嗽无不宜之,而尤为久嗽虚嗽必需良药。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颇有捷效,功力实在紫菀百部二味,宣通肺气;《千金方》谓一味取汁浓煎,可愈三十年嗽,有自来矣。石顽谓肺热劳瘵喘嗽,有寸白虫者宜之,蛲虫痢及传尸骨蒸多用之。又谓脾胃虚人弗用,以其味苦伤胃之故。颐谓专主上气,正其味苦之功,凡嗽皆肺气上逆,非此不治,若嫌其微伤胃土中和,以参、术补中之品相辅而行可也。


12.《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


13.《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


1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皮炎,湿疹荨麻疹,脚癣,阿米巴痢疾。"

按语备注

蜜炙百部,润肺止咳 功效增强,尤宜于久咳、燥咳、劳嗽及小儿痉咳等。蒸百部,药性较平和,滋腻性小,无留邪泥膈之虑,新久咳嗽皆可使用。

  • 谈金章治咳方
    ●百部散【组成】百部、贝母(煨)、紫菀、葛根各30克,石膏60克。【用法】上药研为末,取9克,加淡竹叶14片,水煎服。【功效】润肺清止咳。【主治】烦热顿嗽。【来源】《诚书》。●痰嗽方【组成】杏仁(制)...

    求道

    畅读VIP

    104

    0

  • 龚士澄谈止咳第一方:止嗽散
    止嗽散,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

    求道

    畅读VIP

    584

    0

  • 百部—润肺止咳杀虫良药
    百部又名百条根、闹虱药。为百部科百部属植物百部的块茎。近代认为:蜜炙后润肺止嗽功能增强,用于久咳、燥咳、劳嗽及小儿痉咳;生用于杀虫止痒,煎水外洗可疗风毒湿疹,脚气瘙痒等,或以鲜品切断以用涂搽患部。药理...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72

    0

  • 百部治咳临证心得
    百部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润肺止咳、灭虱杀虫功效,且有抗痨作用。笔者临证习用,不论男女老幼,还是新久寒热之咳,疗效俱佳。1.新久咳指咳嗽的病程而言,新咳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多见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52

    0

  • 百部马兜铃治百日咳
    【处方组成】百部10g,马兜铃3g,炙甘草6g,大枣4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降气止咳,补益脾肺。主治百日咳。  【加减】本方为治百日咳的基础方。若外感风邪、痰热束肺,症...

    求道

    畅读VIP

    482

    0

  • 百部治阴虱
    傅某,男,46岁。阴痒,剧时不能成寐,搔之出血,痒始减。后感染,既痒又痛,脓血模糊,与阴毛粘合,秽臭不堪。某医用盐水清洗阴部,并输青霉素,感染得愈,而痒仍不止。不久,又感染,复如前法治之。如此反复,荏...

    白术

    签约讲师

    384

    0

  • 百部杏仁治咳嗽效果好
    前段时间,老婆感冒咳嗽相当严重,我就先用柴胡桂汤合二陈汤加杏仁加减进行治疗,服用二剂后,感冒得愈而咳嗽不减,改用二陈汤并加清热利咽止嗽之药,因其咳嗽相当严重,且症状有点类似于百日咳,故另用百部15克,...

    林盛进

    认证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621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