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又称顿咳、顿嗽、鹭鸶咳、天哮、疫咳等。是以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吸气时特殊的鸡鸣样回声、咯出痰涎后暂停为临床特征的病症。易传染,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冬春季节易罹患。一般分为初咳、痉咳、恢复三个病期。病因为外感时行疫疠之气,犯于肺卫,与伏痰相搏,阻于气道,造成肺气上逆。病位以肺为主,继则影响于胃而呕,甚可内陷心、肝而昏迷、痉厥。其病理以痰火胶结为主,故痉咳阵作,连咳不已。
初咳期和痉咳期,以实证为主,初则邪郁肺卫,见有表证;继则化热化火,痰火胶结。恢复期为邪衰正虚,肺脾不足,气阴两虚,或有余邪未清。初咳期,以宣肺化痰,疏风散邪为主;痉咳期,重在涤痰降逆,并予清热化痰,或温化痰浊;恢复期宜健脾益气,或润肺养阴。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初咳期
(一)风寒郁肺
2.病因病机:风寒郁表,肺气失宣,引动伏痰。
3.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二)风热郁肺
2.病因病机:风热之邪侵袭,首先犯肺,肺气失于宣肃。
3.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降逆。
痉咳期
(一)痰热阻肺
1.临床表现:痉咳不止,痰稠难出,咳必作呕,涕泪交流,面赤唇红,目睛出血或齿衄、鼻衄或痰中带血,心烦渴饮,尿黄。舌下系带红肿溃烂,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2.病因病机:邪已化热,与伏痰胶结,致成痰热,阻于气道,肺失清肃。
3.治法:清热泄肺,化痰降逆。
药物:桑白皮10g,浙贝母6〜10g,黄芩10g,苏子6〜10g,葶苈子3〜6g,车前子10g(包),芦根30g,冬瓜子15〜30g,桃仁10g,杏仁10g,山栀6〜10g,黄连3〜6g,甘草3〜6g。
加减:痉咳频繁而内热不甚者,去黄连、山栀,加百部、瓜萎皮止咳。痰稠难出者,加青黛、海蛤粉、海浮石清肺化痰。痉咳严重者,加僵蚕、蝉衣、地龙,甚则加全蝎、蜈蚣解痉。面目浮肿,加薏苡仁、滑石、茯苓,并重用车前子利水消肿。咳逆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法半夏和胃降逆,甚加大黄、黑白丑通下。齿衄、鼻衄加生地、丹皮、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
5.变通法:痰热闭肺,发热咳喘,气促鼻煽,口唇发绀,两肺可闻湿性啰音,合并肺炎者,宜用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减,宣肺清热,平喘化痰。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桑白皮、葶苈子、黄芩、鱼腥草、苏子、蒲公英等,若口唇发绀加桃仁、赤芍、丹参化瘀,大便不通加大黄、枳实通腑。若进而心阳虚衰,面色苍白、青灰,喘促汗出,心率加快,脉微细疾数,急以参附龙牡汤(经验方)回阳救逆。若热陷厥阴,高热呕吐,神昏痉厥,目睛窜视,合并脑病者,宜用羚羊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合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清心开窍,凉肝息风。药用羚羊角粉、钩藤、天竺黄、黄芩、白芍、菊花、连翘、菖蒲、郁金、生石膏、石决明等,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待神清搐止后,再治百日咳。
(二)痰浊阻肺
1.临床表现:痉咳不甚剧烈,痰液较为稀薄,面色苍白或萎黄,目胞浮肿,大便溏薄。舌淡或正常,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指纹青紫而隐。
2.病因病机:风寒郁肺发展而来,素体痰湿较甚,尚未化热而痰浊阻肺。
3.治法:散寒化痰,降逆行气。
恢复期
(一)肺阴不足
1.临床表现:痉咳缓解后,仍有干咳少痰或无痰,咳声嘶哑,面唇潮红,皮肤干燥,虚烦盗汗,睡卧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指纹细而色紫。
2.病因病机:痰热阻肺之痉咳缓解后,热伤肺阴,余热留恋。
3.治法:养阴润肺,清热化痰。
(二)肺脾气虚
2.病因病机:素体脾虚,久咳肺气不足,脾肺气虚,痰湿未尽。由痰浊阻肺而来。
3.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化痰。
加减:纳食不思加砂仁、蔻仁、神曲开胃,四肢不温加附子、干姜温阳,食后饱胀加苍术、厚朴化湿,食后作呕加苏叶、生姜和胃,痰多加苏子、白芥子化痰,久咳加诃子、百合养肺止咳,自汗加黄芪、浮小麦、牡蛎益气敛汗。
【简易方药】
1.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糊,蒸熟服,以每日每岁1/2只鸡胆汁计,最多不超过3只,分2次服,连用5〜7日。若无鸡胆,用牛、猪、鸭胆均可,用量参照上述比例计算。
3.蜜炙枇杷叶、苦参各15g,白芥子2.5g,麻黄7.5g,大黄2.5〜5g。每日1剂,前三味用水350ml煎沸后,加入后2味再煎至45ml。此为1周岁小儿每日量,分3次服。腹泻去大黄,恢复期加杏仁、紫菀、百合。
4.百部、贝母各10g,每日1剂,水煎2次,共200〜500m l,分3次服。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方法:徐缓刺入,捻转平补平泻,每穴捻针1分钟即出针。
疗程:日1次,5〜7次为1疗程。
疗程:同上。
(二)三棱针法
疗程:同上。
疗程:同上。
3.取穴:四缝穴。
疗程:日1次,7〜14次为1疗程。
百日咳治验(张琼林)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年),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最为凶残的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大流行。痉咳期(即疾病发展到最严重阶段),患儿顿咳不已,不能吸气,憋的面紫唇绀,手舞脚蹈,二便失禁,鼻眼渗血,面目浮肿...


求道
畅读VIP

235

0
四缝穴治疗百日咳(蒋立基)
张x,男,2岁零6个月。患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已20余日,咳后有类似公鸡啼后的吼声,常伴有呕吐,尤以夜间为甚。曾服鸡苦胆、百日咳片及注射链霉素,均未效。昨日起痉咳时伴有鼻出血,检查舌下系带溃疡,此系典型之...


求道

220

0
针刺治疗百日咳(李尘)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冬春两季较为多见,5岁以下婴幼儿较易感染,年龄愈幼易感性愈强,10岁以上患者较少见。主要症状为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继而出现特有之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每...


求道
畅读VIP

515

0
谢少龙:甘露消毒丹治百日咳案
杨某,男,时年1岁,初诊时间:2018年10月12日。 患儿3月前因外感而致咳嗽,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未效。近2周咳嗽逐渐加重,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每次咳嗽甚剧,以致患儿伸颈,抬肩,面红目赤,...


求道
畅读VIP

570

0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系列:鹅不食草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禁忌:热病体质的人阴虚内热,大出血后,孕妇都不要服用。不...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67

0
百部马兜铃治百日咳
【处方组成】百部10g,马兜铃3g,炙甘草6g,大枣4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降气止咳,补益脾肺。主治百日咳。 【加减】本方为治百日咳的基础方。若外感风邪、痰热束肺,症...


求道
畅读VIP

477

0
小青龙汤治百日咳
陈玉铭医案:林某某,女,7岁。剧烈阵咳,数十声连续不绝,咳至面色青紫,腰背弯曲,涕泪俱下,须吐出粘痰方告平息。过一二小时,咳声复起,如此反复发作,一昼夜二三十次,绵延月余,累服地霉素等无效。脸有浮肿,...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49

0
百日咳一方主病三期辨治法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疫苗普种,该病发病率大幅下降,多年来已经少见。以往我用中医中药辨治该病,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儿痛苦,疗效非常显著。今整理记录于此,也算有备无患吧!百日咳是一种急性...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95

0
朱良春治疗咳喘的几张经验方
咳喘乃肺系常见病证,既有外感,又有内伤,病情复杂,病程顽缠,辨治需审慎周详,始可收效。兹介绍几张经验方,藉供参考。一、“清肺定喘汤”治疗热型咳嗽咳嗽由于风寒引起者易治,风热型者则收效较难。我拟订清肺定...


白术
签约讲师

972

0
浅谈小青龙汤加减五方
《金匮要略》痰饮篇中关于小青龙汤加减,有五方。原文如下: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2706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