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Quán Xiē

别名

虿(《诗经》),虿尾虫(《说文》),杜伯(《广雅》),主簿虫(《酉阳杂俎》),蛜蚚(《蜀本草》),全虫(《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茯背虫(《山西中药志》)。

来源及植物形态

全蝎,始载于《蜀本草》,原名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产于我国各地,长江以北较多。除野生外,尚可饲养,分房养与山养两种。


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采制

野生蝎由仲春至初秋捕捉。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为"春蝎",此时未食泥土,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多,称为"伏蝎",因已食泥土,品质较次。饲养蝎,来年收捕1次,一般在秋季晚上,用灯光诱捕,待蝎子出动后用竹筷挟入光滑的瓷盆内,或在洞口用盆承受,倒入缸内。捕得后,先浸入清水中,待其吐出泥土,然后捞出,置沸水锅中,加少量食盐,煮沸后,清水漂过,晾干。


炮制: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


①《纲目》:"入药去足焙用。"


②《本经逢原》:"滚醋泡去咸,炒干用。"

性味归经

性味:咸辛,平,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甘辛,有毒。"

③《医林纂要》:"辛酸咸,寒。"


归经:归肝经。

《纲目》:"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1.全蝎辛平有毒,主入肝经,性善走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作用,为治肝风抽搐之要药。用于急慢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等症,配伍恰当用之颇验。治惊风,痉挛抽搐者,可与娱蚣共研细末用,即《经验方》止痉散。治风痰阻络,经脉不利以致中风面瘫,口眼喎斜或面部肌肉抽动者,可与僵蚕白附子等同用,如《杨氏家藏方•卷一》牵正散。用治小儿高热急惊,可与羚羊角大青叶钩藤等清热息风药同用;若治脾虚慢惊,常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益气健脾药同用。治破伤风,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可与钩藤、娱蚣、朱砂等同用,如《证治准绳•幼科•集一》撮风散;近来有以本品配天南星、蝉衣、僵蚕天麻等,名五虎追风散,用治破伤风亦验。


2.本品具有以毒攻毒的作用,能解毒而散结,多作外敷用。如《本草纲目•卷四十•蝎》引《澹寮方》方,以之与栀子共用,麻油共煎,加黄蜡为膏,敷诸疮肿毒。《经验方》小金散,以本品配马钱子半夏五灵脂等,共为细末,制成片剂用,治流痰、瘰疬瘿瘤等症。有单用全蝎二条,油炸食,治小儿痄腮


3.本品有良好通络止痛的功效。用治风湿痹痛,关节拘挛,病情较重者,可在祛风通络药中加入全蝎;亦可用全蝎3g、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每服1.5g,温酒送服,对减轻疼痛有一定作用。偏正头痛,多系肝经风火上扰,脉络不利所致,治宜祛风平肝,通络止痛,本品有通络止痛作用,配合天麻、娱蚣、钩藤僵蚕等同用,则其效更佳。单味研末吞服,亦能奏效。癌肿晚期剧痛,单用本品或配土鳖虫、延胡索等有一定效果。


另,本品还有祛风止痒作用,配甘草服,治风疹瘙痒;合斑蝥同熬治牛皮癣。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2~5g。研末吞服,每次0.6~1g。传统认为蝎尾药力最强,然其毒性亦大,用量应为全蝎的三分之一。目前药店不再单独供应尾部,是以蝎子全体供药用。


外用:适量。


注意:

1.本品有毒,用量不可过大,常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但属窜散之品,血虚生风者慎用。

2.全蝎内服中毒量为30~60g。蝎毒与蛇毒相似,是一种神经毒,但含硫量较少, 故作用时间短。

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心悸,血压上升,且有溶血作用,严重时,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呼吸困难,发绀,昏迷,最后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解救方法:①元明粉20g,内服,以促使毒物加快排出。②银花30g、半边莲10g、土茯苓15g、绿豆15g、甘草10g、水煎分2 次服。③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④乳酸钙0.3~0.6g,每日3 次,开水送下。⑤其他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涩,手足抽掣。

2.《本草图经》:治小儿惊搐。

3.《本草会编》: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

4.《纲目》:治大人痎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

5.《本草正》:开风痰。

6.《王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7.《本草衍义》: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

8.《纲目》:蝎,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故李杲云,凡疝气带下,皆属于风,蝎乃治风要药,俱宜加而用之。

9.《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祛风,凡小儿胎风发搐,大人半边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手足搐掣,疟疾寒热,耳聋,带下,皆因外风内客,无不用之。

10.张寿颐:蝎乃毒虫,味辛。其能治风者,盖亦以善于走窜之故,则风淫可祛,而湿痹可利。若内动之风,宜静不宜动,似非此大毒之虫所可妄试。然古人恒用以治大人风涎、小儿惊癎者,良以内风暴动,及幼科风癎,皆挟痰浊上升,必降气开痰,始可暂平其焰。观古方多用蝎尾,盖以此虫之力,全在于尾,性情下行,且药肆中此物皆以盐渍,则盐亦润下,正与气血上菀之病情针锋相对。入煎剂轻者三尾,重用至四、五尾,亦有入丸散用者,则可较多。

11.《山东中草药手册》:息风通络,镇痉。治血拴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流行性腮腺炎

按语备注

全蝎能平息肝风而解痉挛,祛风通络以止痛,又能散结解毒以疗疮肿。它的镇痉、止痛、解毒三种功效当中,以镇痉、止痛为最佳。配蜈蚣僵蚕,可加强息风只解痉之功;配壁虎、白芷,能增强祛风止痛之效。

  • 曹恩泽:应用虫类药物治疗慢性肾病
    虫类药物及配伍特点分析曹恩泽治疗慢性肾病常用的虫类药物从功效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类具化瘀通络功效,主要有地龙、全蝎、僵蚕、蝉蜕、水蛭和蜈蚣等;另一类则具补益固摄功效,主要有冬虫夏草、龙骨、牡蛎和桑螵蛸等...

    求道

    畅读VIP

    854

    0

  • 陈景河:常见5味中药的运用经验
    1、鸡 血 藤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闭经、痛经。指征:或周身关节痛,或经期腹痛,由血虚兼瘀滞所致者。禁忌:热痹阴虚,属出血性疾患者慎用。配伍:鸡血藤50g,配防风20g,治疗风寒身痛,伴血...

    求道

    畅读VIP

    749

    0

  • 全蝎可开胃消食( 叶茂)
    全蝎,为息风止痉药,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要用于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偏正头痛。然全蝎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开胃消食药。吴鞠通《温病条辨》卷六解儿难之疳疾中有这样一段...

    求道

    畅读VIP

    677

    0

  • 全蝎熄风定痉、开瘀蠲痹
    全蝎又名全虫,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乃治风要药,凡惊风、搐搦,必不可少;并擅窜筋透骨,对于风湿痹痛,久治不愈者,更有佳效。还有开气血之凝滞,解毒医疮,内消僵肿之功,近人用治癌肿、结核、血栓闭塞性脉...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91

    0

  • 张美英:虫类药配伍治疗顽症体会
    虫类药因其走窜通达、破血行气、化痰散结、疏逐搜剔之特性,深得广大中医师的重视,已成为临床各类疾患,特别是各种疑难顽症的常用药,必用药。笔者从师多年,对老师多年运用虫类药治疗各种顽疾深有体会,兹择其要者...

    四君人参

    601

    0

  • 全蝎药用
    [药物基源]全蝎为钳蝎科间荆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的虫体,又叫“全虫”,其尾叫“蝎尾”。产于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本品功用]袪风定痉:善治诸风掉眩及...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73

    0

  • 谈谈三虫散的临床运用
    此方源于何人所创,我已记不清,但临床效果是很好的,故今录于此分享于同仁诸君。组方为:全虫10克、蜈蚣10克、乌梢蛇10克上药焙干研细末,平均分成八包,为7日量,内服,用时首次服用2包,上、下午各一包,...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736

    0

  • 俞岳真运用虫类药的经验
    俞岳真先生系浙江省名老中医,擅长运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证。笔者现将俞师运用虫类药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天虫配地龙祛痰熄风治痫证  陈某,男,9岁,1979年8月6日初诊。患者患痫证2年,屡治无效,近...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66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