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斑蝥

别名

斑猫,龙尾(《本经》),螌蝥(《说文》),斑蚝、龙蚝、斑菌、晏青(《吴普本草》),龙苗(《药性沦》),羊米虫(《陆川本草》),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中药志》),花罗虫(《广东中药》),章瓦(《吉林中草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斑蝥,首载于《本经》。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四川、贵州、 湖南、云南、江苏等地,以河南、广西产量较大。


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采制

7~8月间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宜戴手套及口罩,以免毒素刺激皮肤、粘膜。捕得后,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然后取出晒干。


斑蝥:拣净杂质,除去足、翅。


斑蝥:将米置锅内加热,喷水少许至米粘贴锅上,俟烟冒出时,加入斑蝥,轻轻翻炒,取出,去净米粒,除去足、翅。(每斑蝥10斤,用米2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修事斑猫,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并头。以血余裹悬墙角上一夜用之,则毒去也。"

②《纲目》:"用麸炒过,醋煮用之。"

性味归经

性味:辛,寒,有毒。

《本经》:"味辛,寒。"


归经:入大肠、小肠、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阳明、手太阳经。"

《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③《会约医镜》:"入肺、脾二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


1.本品辛寒有大毒,既能攻毒,外用又能使皮肤发泡而蚀疮,单用或入复方,可用于:①痈疽疮肿,外用。如《本草纲目•卷四十•斑蝥》引《仁斋直指方》方,以之研末,和蒜捣膏,每取少许贴患处,治痈疽肿硬不破,脓出即去药。亦可与雄黄砒石硼砂等同用。②顽癣,外用。如《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一•诸疮门•干癣》方,以之微炒为末,蜜调敷,治干癣积年不瘥,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吉林中草药》以斑蝥一个、甘遂一钱,共为细末,醋调和,日擦数次,治牛皮癣。③瘰疬、狂犬咬伤,古方多用而作内服。如《本草纲目•卷四十•斑蝥》引《经验方》方,以粟米炒斑蝥后去米,与干薄荷共为细末,鸡子清为丸服;引《医方大成论》方,用斑蝥21枚,糯米一勺,分3 次炒,去斑蝥,研末为粉,空腹冷水调服,治狂犬咬伤。


2.本品内服善破血通经、消癥散结,又可用治经闭、癥瘕。如《济阴纲目•卷二•治血涩经闭》斑蝥通经丸,以之与桃仁大黄为丸服,治血瘀经闭。《常用抗肿瘤中草药》以其制成斑蝥素片等治疗肝癌等消化道肿瘤。


此外,取本品外敷引赤发泡之性,辨证循经取穴,贴敷,又可治面瘫、风湿痹痛等;酒浸外擦,治斑秃等,能促进毛发生长;直接外敷患处又治疣赘等。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


内服:炒炙研末,0.03 ~0.06g,或入丸、散。


注意:

1.本品对皮肤、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外敷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及中毒死亡,故不可敷之过久,皮肤有灼热感即除去;并注意保护正常皮肤。亦不可过大面积敷。

2.本品内服对消化道黏膜等有损伤作用,且有大毒,故宜慎用。体弱及孕妇忌用。

3.中毒症状与解救

中毒症状:常于服斑蝥10分钟至2 小时出现恶心呕吐、流涎,甚则吐血水及血块等消化系统症状;2~10小时后出现尿少、尿痛尿频,重则血尿及蛋白尿等泌尿系统症状;对皮肤黏膜刺激后引起充血水泡,严重者口、舌、咽部等黏膜糜烂、发生溃疡。

解救:轻者以绿豆30g、甘草10g、黄连3g煎汤服,或给予口服蛋白水、水果汁及液体石蜡,或用硼酸水漱口;重症可口服氢氧化铝合剂、补液等。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2.《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

3.《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

4.《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

5.《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6.《纲目》:"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当。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杨登甫云:瘰疬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胆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块,或如烂肉,皆其验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涩痛不可当,以木通滑石、灯心辈导之。"

7.《本草经疏》:"斑猫,近人肌肉则溃烂,毒可知矣。性能伤肌肉,蚀死肌,故主鼠瘘疽疮疥癣。辛寒能走散下泄,故主破石癃血积及堕胎也。甄权瘰疬,通利水道,以其能追逐肠胃垢腻,复能破结走下窍也。""斑猫,性有大毒,能溃烂人肌肉,惟瘰疬、癫犬咬或可如法暂施,此物若煅之存性,犹能啮人肠胃,发泡溃烂致死,即前二证亦不若用米同炒,取气而勿用质为稳,余证必不可饵。"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