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Xiónɡ Huánɡ

别名

黄金石(《本经》),石黄(《唐本草》),天阳石(《石药尔雅》),黄石(《品汇精要》),鸡冠石(《石雅》)。

释名

《本草纲目•卷九•雄黄》引《吴普本草》曰:“雄黄生山之阳,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黄也。”

来源及植物形态

雄黄,始载于《本经》。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雄黄Realgar。主产于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采制

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炮制:碾成极细粉。残水飞,晾干。


《纲目》:"(雄黄)用米醋入萝卜汁煮干用良。"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苦,平寒。"

②《别录》:"甘,大温,有毒。"

③《药性论》:"味辛。有大毒。"

④《日华子本草》:"微毒。"


归经:入心、肝、胃经。

①《纲目》:"入肝经气分。"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

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1.本品温燥有毒,外用内服均善攻毒杀虫,常用于:①痈疽疔疮。单用、入复方、外用内服,均可。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疔肿,先以针刺四边及中心,再将雄黄末涂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肿疡敷贴类方》二味拔毒散,以之与白矾各等份为末,清茶汁调敷,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本草纲目•卷九•雄黄》引 《卫生杂兴方》方,以之与陈皮为粗末,青布卷作大捻,烧烟熏患处,治臁疮日久;《外科全生集•卷四》醒消丸,以之与麝香乳香没药等合用为丸服,治痈疽肿硬疼痛。②疥癣。外用即可。如《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五》疗莴疥,以之与黄连、松脂、发灰为末,猪脂为膏外涂;《千金翼方•卷二十四》治癣痒,以之为末,醋调敷;前述《医宗金鉴》二味拔毒散,以清茶外涂,亦治疥癣瘙痒。③虫毒蛇伤等。轻者外用,重者外敷内服并施。如《瑞竹堂经验方•卷五》雄灵散,以之与五灵脂共为细末,酒调灌服并外敷,既治毒蛇咬伤、昏闷欲死,亦治娱蚣、毒虫伤;雄黄辛散,以之与细辛荜茇麝香等为末,酒送服,治恶伤及疯狗咬伤。④梅毒疮。《本草纲目•卷九•雄黄》转引《积德堂经验方》方,以之与杏仁轻粉为末,猪胆汁调涂;治麻风,《疡医大全•卷二十八》雄漆丸,以之与牙皂、真漆、蟹黄等为丸,酒送服。


2.本品内服能杀灭肠道及人体内其他部位寄生虫,治虫积腹痛,常与巴豆霜、苦楝皮槟榔干漆等同用,如《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安虫丸安虫散。验方以之与干漆穿山甲雷丸各等份为末,装入胶囊服,治脑囊虫有效,亦可用于血吸虫病


3.本品又能祛痰截疟,内服可治喘哮、疟疾。如验方以本品500g,白糊为丸1000粒,成人每服1 丸,10~15岁每服1/2丸,5~9 岁每服1/3丸,2~4 岁每服1/4丸,日3 次,温开水送下,治喘哮有效。《外科正宗•卷二》太乙紫金丹,以之与山慈菇、红芽大戟朱砂千金子等合用为丸服,治新久疟疾,初发宜桃枝煎汤送服。


4.本品既能定惊,又兼祛风,可治惊痫、破伤风等,多入复方内服。如《本草纲目•卷九•雄黄》载《仁斋直指方》治小儿诸痫,以之与朱砂等份为末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发表雄黄散,以之配防风草乌为末,温酒调下,治破伤风


此外,本品通过攻毒又能抗抑癌肿,常入复方与相应药配伍,内服外用,治各种癌肿。尤以皮肤、子宫颈等表浅部位癌肿为多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烧烟熏。


内服:入丸、散,0.15 -0.3g。


注意:

1.《本草通玄》云:“血虚大忌用之",故血虚阴亏者忌用,孕妇忌用。

2.雄黄为含砷药,对人体有毒,能从皮肤吸收,故局部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搽或长期持续使用。

3.内服易积蓄中毒,故不能过量与持久服。

4.忌火煅,因煅烧后即分解氧化为三氧化二砷与硫,前者即砒霜的主要成分,有剧毒。

5.本品有毒,中毒症状主要为上吐下泻。轻者可用防己10g,或生甘草绿豆,煎浓汁频服;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2.《别录》:"疗疥虫,匿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3.《日华子本草》:"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4.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5.《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6.《纲目》:"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7.《本草经疏》:"雄黄,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疥虫,匿疮诸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而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雄黄性热有毒,外用亦见其所长,内服难免其无害,凡在服饵,中病乃已,毋尽剂也。"

8.《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痿,疽、痔等毒。"

按语备注

雄黄外,还有雌黄。古代本草,常将二黄分述,并云:“一生山之阴,一生山之阳”。“阳气未定者为雌,已足者为雄,相距500年而结为石,造化有夫妇之道,故日雌雄。”这些说法是带有玄学色彩,但古人已认识到二者是有区别的,并认识到二黄忌见火,见火杀人,这是古代医药工作者从临床实践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由于近代化学的发展,已明确知道二黄均为硫与砷的化合物,只是所含硫原子数目不同而异,雄黄为硫化砷,雌黄为三硫化二砷,其效用基本一致。现代临床雄黄多用,雌黄少用。古代临床雌黄、雄黄皆用,目前者多内服,后者多外用。


雄黄在商品常分为明雄、雄黄、刁黄等规格。一般认为:色鲜红如鸡冠、半透明不臭、多呈块状者为雄精,又名“明雄”、“腰黄”,质最佳;色红与透明度不及明雄,常为块状、粒状、粉末状者为雄黄雄黄的提炼加工品,色紫红,无光泽或微有肥皂样光泽,呈块状,质较坚硬者为刁黄。药用雄黄以色红黄如鸡冠、块大、质松、无石性者为佳。如为色熏黄发暗(即石黄)、或碾碎时外红内白、或为白色结晶者均为含砒霜或其他杂质较多之征,不可用。


再,古有服雄黄长生之说,实属方士无知之言,不可信。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