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不寐,是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而言,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或彻夜不眠。

 

本症《内经》称 “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中藏经》称 “无眠”;《外台秘要》称 “不眠”;《圣济总录》称 “少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少寐”;通常称为“失眠”。

 

凡因天时寒热不均,被褥冷暖太过,睡前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或因精神刺激,思虑太过而致偶然不能入睡者,不属病态。若因疼痛、喘咳、瘙痒等而致的不能入睡,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心阴亏虚不寐:不易入睡,心悸而烦,多梦健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肾不交不寐:难以入睡,甚则彻夜不眠,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多梦,腰膝痠软,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脾两虚不寐:失眠多梦易醒,面色少华,身体倦怠,气短懒言,心悸健忘,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胆虚气怯不寐:恐惧不能独自睡眠,寐而易惊,如人将捕之,心憺憺然,头晕目眩,善太息,或呕苦汁,舌质胖淡,脉细弱而缓。

 

肝经郁热不寐:睡卧不宁,多梦易醒,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口苦目赤,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热扰心不寐:睡卧不宁,多梦易醒,心烦不安,胸闷多痰,恶心欲呕,口苦而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火亢盛不寐: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数有力。

 

余热扰膈不寐:难于入寐,坐卧不安,虚烦不宁,胸膈窒闷,嘈杂似饥,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鉴别分析

 

心阴亏虚不寐与心肾不交不寐:二者皆为阴虚而致不寐,前者为心阴亏损,后者为肾阴不足。心阴亏虚不寐是心阴不足,心阳偏旺,阴不敛阳,心神不宁而致。心阴亏虚,心阳偏旺,阳不入阴,故不易入睡。其辨证要点,眠而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而数。心肾不交不寐是因劳倦内伤,肾阴匮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水火不能相济而致。正如《古今医统》所说:“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眠者。”其与心阴亏虚不寐的鉴别要点是,除心阴不足,心火偏旺的证候外,不寐之症多较严重,甚则辗转反侧,彻夜不眠,兼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遗精等肾阴虚之征。心阴亏虚不寐,治疗当以滋心阴,养心神为主,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心肾不交不寐治疗宜滋肾水,降心火,交通心肾,方选黄连阿胶汤交泰丸化裁,《冷庐医话》主张用半夏夏枯草交通心肾,亦可配用。

 

心脾两虚不寐与胆虚气怯不寐:两证皆为虚证,前者为心脾气血不足,后者为胆气虚。心脾两虚不寐由于思虑劳倦,伤及心脾,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不养心,以致心神不安,而成不寐。《类证治裁》:“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其辨证要点:除不寐外,尚有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面色少华,饮食不香等血虚症状。胆虚气怯不寐常由卒然惊恐,气陷胆伤,以致决断无权,故恐惧而不能入睡。辨证要点:惊恐而不能独自睡眠,寐而易惊醒,头晕目眩,心中惕惕然等症状。治疗原则两者亦不同,心脾两虚不寐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方选归脾汤八珍汤加炒枣仁、远志夜交藤等。胆虚气怯不寐治宜温胆益气宁神,方选肝胆两益汤、无忧汤等。

 

肝胆郁热不寐与痰热扰心不寐:二者皆为实证、热证。前者是肝胆气郁化火,后者为痰热蕴积扰心。肝胆郁热不寐是由恼怒伤肝,肝气失其条达疏泄之职,郁久化火;或酒食不节,湿热聚于肝胆,蕴积化火。火热上炎,扰乱神明,心神不安,故睡卧不宁,多梦易醒。肝胆气郁则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太息则舒;气郁化火则口苦目赤,小便黄,舌红脉数。痰热扰心不寐为脾运不健,或嗜食肥甘,聚湿酿痰,痰蕴化而为热;或热邪侵袭入里,灼津烁液,烁结为痰,痰热扰动心神所致。其不寐特点亦为睡卧不宁,多梦易醒,烦躁不安,但必兼痰热之证(胸闷多痰,恶心欲呕,脉滑而数)。其与肝胆郁热不寐之鉴别要点:肝胆郁热不寐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目赤,脉弦而数;痰热扰心不寐胸闷多痰,恶心欲呕,口苦而粘,脉滑而数。肝胆郁热不寐治宜清热泻火安神,方选龙胆泻肝汤、清胆竹茹汤加龙齿珍珠母磁石之属;痰热扰心不寐,治宜清热化痰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导痰汤加味。

 

心火亢盛不寐与余热扰膈不寐:二者亦为实证、热证。前者是心火独亢,后者为病后余热未清。心火亢盛不寐是烦劳伤心,心火独盛,心神不守,故失眠多梦而见胸中烦热;心悸怔忡,火热上炎则面赤口苦,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短赤,疼痛滞涩。余热扰膈不寐是热病后期,余热未清,热扰心神而致,故坐卧不安,失眠心烦胸闷嘈杂似饥。二者当不难区分。前者治宜清心安神,方用导赤散送服朱砂安神丸。后者治疗须清热除烦,多用竹叶石膏汤栀子豉汤

 

总之,不寐一症,有虚实之异,临证首先当别虚实。凡虚证不寐者皆正气不足,不寐多为渐致,证有血虚、阴虚、气虚的不同,而以阴血虚者为常见,治疗以扶正为主,兼以安神。凡实证不寐者,多是邪扰心神,不寐多为暴起,其表现为不易入睡,卧起不安,证有郁热、心火、痰热等区分。治疗以清热泻火,清热化痰诸法,邪祛则神自安。

文献与评述

《景岳全书•不寐》:“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温病条辨•下焦篇》汪按:“不寐之因甚多,有阴虚不受阳纳者,有阳亢不入于阴者,有胆热者,有肝用不足者,有心气虚者,有心液虚者,有跷脉不和者,有痰饮扰心者。”

  • 栗锦迁辨治郁证性不寐临证经验
    郁证性不寐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不寐中系因情志不调、脏腑气机郁滞而出现的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郁证所致不寐,日久难愈,可致郁证加重,因此在临床中尤应引起重视。栗锦迁,全国第3~6批名老中医专家学...

    求道

    畅读VIP

    67

    0

  • 琥珀合欢白芍汤 (凌一揆)
    药物:琥珀0.6g(研末冲服),合欢花9g,白芍9g。  功效: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方解:思虑过度则伤脾,脾血亏损,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

    求道

    畅读VIP

    219

    0

  • 陈宝贵敛魂静神法治疗不寐(王达 )
    敛魂静神法是指运用敛肝魂、养肝血的方法加之养心健脾之策,来达到肝魂舍、肝血充而使肝魂得归、心神得静的治疗方法。陈宝贵教授治疗不寐常用此法,效果满意。    病因病机&nb...

    求道

    畅读VIP

    178

    0

  • 刘燕池治疗不寐三则
    不寐,即失眠,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早醒而睡眠时间较短,或整夜不能入寐的一种病证。不寐在历史文献中称为“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不寐多由于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

    求道

    畅读VIP

    174

    0

  • 黄连阿胶汤治疗老人虚烦不寐一案(朱吉鹏)
    王某,男,78岁。患者于2024年4月2日因“腰痛伴双下肢乏力、活动受限1月余”入院,治疗期间患者夜眠差,常彻夜不寐,夜尿十余次每晚,心烦易怒,觉胸中热窒不能覆被,腹中凉大便常利。询问患者已受累此症2...

    求道

    畅读VIP

    177

    0

  • 傅灿冰验方首珍汤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经验(傅健)
    摘要: 首珍汤是川派名医傅灿冰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经验方,治疗以肝郁不调为基本病机的杂病。傅灿冰认为肝的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是肝郁型失眠的基本病机,以调肝解郁,养血安神为治行原则,运用首珍汤加味并根据...

    求道

    畅读VIP

    191

    0

  • 周德安——针灸治疗不寐
    不寐通常称为“失眠”。中医或称为“不得卧”、“不得眠”。本证是以经常难以入睡为特征的一种证候。不寐的证情不一,有初起难以入寐者;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眠者;有时寐时醒,睡眠不稳,或乱梦纷纭者;甚则还有...

    求道

    畅读VIP

    206

    0

  • 陈文伯:菖蒲二陈汤治失眠
    谢某,男,32岁初诊:2002年3月17日。病史:平素过食肥甘,体胖丰满,不好运动。近月余夜寐不安,曾服镇静药,虽能睡眠,但晨起头胀痛,近一周仍服镇静药,但效果不佳。求余诊治。证候:心悸不眠,时有短气...

    求道

    畅读VIP

    197

    0

  • 段富津5个治疗失眠验方
    1.失眠验方——舒肝安眠方【药物组成】柴胡、酒白芍、枳壳、炙甘草、牡丹皮、川芎各15g,茯苓、柏子仁、炒酸枣仁各20g,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30g,蜜远志10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

    求道

    畅读VIP

    188

    0

  • 和解枢机寤寐宁——从少阳论治失眠案一则(孟繁甦)
    雷某,女,51岁2022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易醒多年,难再睡再发10天现病史:患者多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易醒,反复发作(无入睡困难);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再发易醒、醒后难再睡,伴梦多、容易突然汗...

    求道

    畅读VIP

    227

    0

  •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云苓

    49

    0

  •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0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