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不寐,是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而言,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或彻夜不眠。

 

本症《内经》称 “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始称“不寐”;《中藏经》称 “无眠”;《外台秘要》称 “不眠”;《圣济总录》称 “少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少寐”;通常称为“失眠”。

 

凡因天时寒热不均,被褥冷暖太过,睡前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或因精神刺激,思虑太过而致偶然不能入睡者,不属病态。若因疼痛、喘咳、瘙痒等而致的不能入睡,不属本条讨论范围。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心阴亏虚不寐:不易入睡,心悸而烦,多梦健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肾不交不寐:难以入睡,甚则彻夜不眠,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健忘多梦,腰膝痠软,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脾两虚不寐:失眠多梦易醒,面色少华,身体倦怠,气短懒言,心悸健忘,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胆虚气怯不寐:恐惧不能独自睡眠,寐而易惊,如人将捕之,心憺憺然,头晕目眩,善太息,或呕苦汁,舌质胖淡,脉细弱而缓。

 

肝经郁热不寐:睡卧不宁,多梦易醒,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口苦目赤,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热扰心不寐:睡卧不宁,多梦易醒,心烦不安,胸闷多痰,恶心欲呕,口苦而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火亢盛不寐: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数有力。

 

余热扰膈不寐:难于入寐,坐卧不安,虚烦不宁,胸膈窒闷,嘈杂似饥,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鉴别分析

 

心阴亏虚不寐与心肾不交不寐:二者皆为阴虚而致不寐,前者为心阴亏损,后者为肾阴不足。心阴亏虚不寐是心阴不足,心阳偏旺,阴不敛阳,心神不宁而致。心阴亏虚,心阳偏旺,阳不入阴,故不易入睡。其辨证要点,眠而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而数。心肾不交不寐是因劳倦内伤,肾阴匮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水火不能相济而致。正如《古今医统》所说:“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眠者。”其与心阴亏虚不寐的鉴别要点是,除心阴不足,心火偏旺的证候外,不寐之症多较严重,甚则辗转反侧,彻夜不眠,兼见头晕耳鸣,腰膝痠软,遗精等肾阴虚之征。心阴亏虚不寐,治疗当以滋心阴,养心神为主,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心肾不交不寐治疗宜滋肾水,降心火,交通心肾,方选黄连阿胶汤交泰丸化裁,《冷庐医话》主张用半夏夏枯草交通心肾,亦可配用。

 

心脾两虚不寐与胆虚气怯不寐:两证皆为虚证,前者为心脾气血不足,后者为胆气虚。心脾两虚不寐由于思虑劳倦,伤及心脾,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血不养心,以致心神不安,而成不寐。《类证治裁》:“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其辨证要点:除不寐外,尚有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面色少华,饮食不香等血虚症状。胆虚气怯不寐常由卒然惊恐,气陷胆伤,以致决断无权,故恐惧而不能入睡。辨证要点:惊恐而不能独自睡眠,寐而易惊醒,头晕目眩,心中惕惕然等症状。治疗原则两者亦不同,心脾两虚不寐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方选归脾汤八珍汤加炒枣仁、远志夜交藤等。胆虚气怯不寐治宜温胆益气宁神,方选肝胆两益汤、无忧汤等。

 

肝胆郁热不寐与痰热扰心不寐:二者皆为实证、热证。前者是肝胆气郁化火,后者为痰热蕴积扰心。肝胆郁热不寐是由恼怒伤肝,肝气失其条达疏泄之职,郁久化火;或酒食不节,湿热聚于肝胆,蕴积化火。火热上炎,扰乱神明,心神不安,故睡卧不宁,多梦易醒。肝胆气郁则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太息则舒;气郁化火则口苦目赤,小便黄,舌红脉数。痰热扰心不寐为脾运不健,或嗜食肥甘,聚湿酿痰,痰蕴化而为热;或热邪侵袭入里,灼津烁液,烁结为痰,痰热扰动心神所致。其不寐特点亦为睡卧不宁,多梦易醒,烦躁不安,但必兼痰热之证(胸闷多痰,恶心欲呕,脉滑而数)。其与肝胆郁热不寐之鉴别要点:肝胆郁热不寐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目赤,脉弦而数;痰热扰心不寐胸闷多痰,恶心欲呕,口苦而粘,脉滑而数。肝胆郁热不寐治宜清热泻火安神,方选龙胆泻肝汤、清胆竹茹汤加龙齿珍珠母磁石之属;痰热扰心不寐,治宜清热化痰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导痰汤加味。

 

心火亢盛不寐与余热扰膈不寐:二者亦为实证、热证。前者是心火独亢,后者为病后余热未清。心火亢盛不寐是烦劳伤心,心火独盛,心神不守,故失眠多梦而见胸中烦热;心悸怔忡,火热上炎则面赤口苦,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短赤,疼痛滞涩。余热扰膈不寐是热病后期,余热未清,热扰心神而致,故坐卧不安,失眠心烦胸闷嘈杂似饥。二者当不难区分。前者治宜清心安神,方用导赤散送服朱砂安神丸。后者治疗须清热除烦,多用竹叶石膏汤栀子豉汤

 

总之,不寐一症,有虚实之异,临证首先当别虚实。凡虚证不寐者皆正气不足,不寐多为渐致,证有血虚、阴虚、气虚的不同,而以阴血虚者为常见,治疗以扶正为主,兼以安神。凡实证不寐者,多是邪扰心神,不寐多为暴起,其表现为不易入睡,卧起不安,证有郁热、心火、痰热等区分。治疗以清热泻火,清热化痰诸法,邪祛则神自安。

文献与评述

《景岳全书•不寐》:“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温病条辨•下焦篇》汪按:“不寐之因甚多,有阴虚不受阳纳者,有阳亢不入于阴者,有胆热者,有肝用不足者,有心气虚者,有心液虚者,有跷脉不和者,有痰饮扰心者。”

  • 颜亦鲁疏肝清热、和胃化湿法治愈顽固性失眠一例
    刘某,男,32岁。初诊∶1958年7月7日。主诉及病史∶失眠13年,入夜难寐,多梦易惊,伴有头晕心悸,神疲易忘,胸膺痞闷,右胁疼痛,溲黄赤而短,大便秘结。诊查∶患者形体消瘦,神情焦急不安,脉弦细而数,...

    求道

    畅读VIP

    6

    0

  • 刘炳凡:跟着《内经》学治“失眠”
    一、概述【原文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口问篇》)【名家论述】昼精:指白天精神饱满。五脏之气相搏:指五脏机能不协调。【名家论述】二、分述张景岳:“足之三阳,其气皆不...

    求道

    畅读VIP

    19

    0

  • 黄文东治疗失眠症的经验方
    (1)方:平安汤药物:石决明12g,珍珠母12g,钩藤9g,菊花9g,丹参9g,赤芍9g,夜交藤12g,合欢皮9g,淮小麦12g,炙甘草4.5g,竹茹9g。功效:平肝潜阳,和胃安神。主治:失眠。头痛失...

    求道

    畅读VIP

    15

    0

  • 黄文东治疗失眠特色浅析(陈遥)
    黄文东教授是中国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其临床经验丰富,屡起沉疴。笔者深习黄老学术专文,今不揣浅陋,就其治疗失眠特色,浅析如下。1 辨证精细,主次分明失眠一证,患者主诉往往甚多,尤其病程长久的失眠,寒热虚实...

    求道

    畅读VIP

    14

    0

  • 新冠后睡眠障碍案(王滢 孟繁甦)
    陈某,女,42岁,2023年1月17日 初诊。主诉:睡眠差5月,再发加重伴双下肢乏力1周现病史:患者于2022年10月25日感染新冠病毒后开始睡眠差,表现为入睡困难,甚则整夜不能睡,多梦,近1周加重,...

    求道

    畅读VIP

    27

    0

  • 傅应昌:自拟健脾安眠方治疗不寐二则
    ● 案一  【基本资料】  李某,男,时年55岁,2019年8月8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诉难以入睡10年余,每日睡眠时间3~4h,初期口服安眠药(艾司唑仑片,每日1片)方能入睡,近3个月失眠...

    求道

    畅读VIP

    23

    0

  • 傅应昌:龙胆泻肝汤治疗不寐
    张某,男,时年50岁,2019年8月14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半年余前开始出现失眠,平均一晚上睡眠时间4-5小时。  【首诊证候】  刻诊症见:患者诉失眠半年,伴随烦躁,难以入睡,入睡后梦多...

    求道

    畅读VIP

    32

    0

  • 余恒旺:疏肝解郁、补肺助脾治失眠
    黄某,女,时年32岁,2022年3月12日初诊。  【发病过程】  主诉:失眠3月。  现病史:离婚再嫁,欲生孩子未遂。近3个月来,夜难入睡,经常彻夜不眠,常有悲伤欲哭感,月经过期15天未至,妇科查尿...

    求道

    畅读VIP

    38

    0

  • 余恒旺:从瘀血阻窍论治不寐
    刘某,女,时年34岁,2017年10月5日初诊。  【发病过程】  失眠半年。半年前人流刮宫术后出现心中热,入夜益甚,夜难入睡,最多一夜可朦胧入睡1~2小时,烦躁不安,紧张焦虑,头晕眼花,经期延迟量少...

    求道

    畅读VIP

    36

    0

  • 余恒旺:从水饮凌心论治不寐
    郭某,男,时年72岁,2021年3月15日初诊。  【发病过程】  主诉:失眠半月。  现病史:患“冠心病、心房颤动、脑梗死”右侧肢体偏瘫、语言欠流利2年,常来门诊取药预防中风复发。近半月受凉感冒后出...

    求道

    畅读VIP

    38

    0

  •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云苓

    43

    0

  •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0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