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目赤一般指白睛、眦部和抱轮部位,血络显露、颜色红赤的临床表现,其中以白睛部位为主,而眦部或抱轮赤脉显露亦常侵及白睛。按五轮理论分析,白睛为气轮属肺,眦部为血轮属心,抱轮部近于黑睛处可属肝、肺两脏。因此,大多数白睛红赤为肺热所致,由眦部侵及白睛而红赤者为心火,抱轮部近于黑睛处红赤者属肝火引起。
目赤可根据其性质和部位,分为白睛红赤、抱轮红赤、白睛混赤和白睛溢血等。白睛红赤,白睛浅层鲜红,越近白睛周边红赤越明显,血络表浅而粗,推之可移动。抱轮红赤,环抱黑睛(风轮)周围发红,颜色黯红,血络位于深层而细,推之不移动,压之不退色。若白睛、抱轮之红赤同时存在,称为白睛混赤。若白睛浅层下见血色鲜红,状如胭脂为白睛溢血,一般血络并不显露,不痛不痒,局部无不适表现。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风热犯目
1.临床表现:白睛红赤,起病急骤,眼睑肿胀,流泪不止,痛痒交作,畏光羞明。若痛轻痒重,肿重于赤,伴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者为风重于热。若眼部灼热疼痛,哆多粘稠,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重于风。
2.病因病机:外感风热上犯目睛,白睛红赤、肿痛。为暴风客热。
3.治法:风胜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热重于风者治以清热解毒。
4.方剂:
5.变通法:若风热俱盛,眼部烦热作痛,痒涩不适,怕热羞明,白睛、胞睑红肿,热泪不止,尿黄便干,舌红脉数者,可用驱风散热饮子(《审视瑶函》),药如羌活、防风、牛蒡子、薄荷、山栀、大黄、连翘、黄芩、赤芍、当归等,祛风清热、泻火凉血。或用菊花通圣散(《医宗金鉴》)加减,药如菊花、滑石、石膏、黄芩、黄连、羌活、防风、薄荷、连翘、山栀、川芎、赤芍、当归等,清热泻火、祛风止痛作用更胜。
(二)热毒炽盛
3.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5.变通法:若白睛混赤,或黑睛生翳,胞睑红肿,畏光流泪,涩痛难睁,口渴咽干,溲黄便干,脉数,属肺肝热盛者,可用新制柴连汤(《眼科纂要》)加减,药用龙胆草、山栀、黄连、黄芩、赤芍、木通、防风、荆芥、桑白皮、车前子等,清肝泻火,退翳明目。
(三)湿热蕴蒸
3.治法:清热利湿。
(四)热郁血瘀
1.临床表现:白睛红赤,血络粗细不等,密布其上,色紫黯,灼热沙涩,畏光流泪,视物易疲劳,长期不愈。舌红苔黄,脉弦。
2.病因病机:外障眼病长期不愈,或风沙、烟火侵目,或长期用目过度,热郁血络而成瘀,为赤丝虬脉。
3.治法:清热散瘀。
(五)阴虚火旺
1.临床表现:白睛赤脉稀疏,时隐时现,时轻时重,眼内干涩灼热,视物模糊;或白睛溢血,范围较大,色黯红,伴头晕耳鸣,腰酸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3.治法:滋阴降火。
(六)瘀血阻络
2.病因病机:外伤眼目,络脉损伤,血溢脉外,溢于白睛而成。
3.治法:活血化瘀。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疗程:日1〜2次,3〜5次为1疗程,适于暴风客热、天行赤眼。
疗程:日1次,7〜10次为1疗程。适于赤丝虬脉。
疗程:日1次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适于白睛溢血。
(二)耳针法
疗程:日1〜2次,3〜5次为1疗程。适于暴风客热、天行赤眼。
2.取穴:眼、目1、目2、肺,配脾、肾、肝、胰胆。每次取单侧,5〜6穴。
方法:王不留行子敷贴按压,每日按压3〜4次。
疗程:2〜3日1次,7〜10次为1疗程。适于赤丝虬脉,白睛溢血。
文献与评述
目赤主要见于白睛,亦可累及两眦及抱轮部位。急性者常见于暴风客热(相当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天行赤眼(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以风热外犯,热毒炽盛为主,治以疏风清热解毒法。若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称为赤丝虬脉(相当于慢性卡他性结膜炎),则以湿热蕴结、热郁血瘀为主,治以清热利湿或清热散瘀法。若白睛浅层灰白色小泡,周围有赤脉环绕可生于黑睛边缘,则为金疳(相当于疱疹性结膜炎),以阴虚火旺者为多,用滋阴降火法;亦有风热犯肺、肺肝热甚者,可酌选银翘散或新制柴连汤等。白睛溢血以燥热伤肺、阴虚火旺者为多,方可退赤散泻热肺清热,滋阴降火汤养阴清热。若因外伤所致者,应以局部外治为主,见瘀血证者间亦可用活血化瘀汤药辅助治疗。
上午目赤案(王与贤)
耒XX,男,14岁。1976年6月初诊。患者发病半年多,每日清晨开始,两目红赤,目珠发困,视物模糊。午后眼睛红赤全退,视物亦清,逐日如此,不稍变化。经眼科检查为慢性结膜炎,用药无效,延请中医,用过多种...


求道
畅读VIP

606

0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

0
目赤奇痒不痛案(孙鲁川)
董XX,女,33岁,农民。1975年3月26日初诊。患者两目红赤,血络满布,奇痒而反不疼痛。病已三月余,点试多种药水药膏效果不显。每日下午头昏,入夜尤甚。脉弦细无力,舌尖红,苔薄黄。此阴血亏虚无疑。治...


求道
畅读VIP

552

0
宝书说药:密蒙花
密蒙花清肝明目之功甚良,治疗目赤肿痛,余常用《和剂局方》中的密蒙花散:密蒙花、羌活、白蒺藜、木贼、石决明、菊花各等分,研成细末,每次服6克,每天服2次。方中用密蒙花、菊花清肝泻火,用羌活、木贼祛风散热...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80

0
宝书说药:谷精草
谷精草清热退翳,善治眼病。余治疗目赤肿痛,常用《审视瑶函》之谷精草汤:谷精草9克,白芍9克,荆芥穗9克,玄参15克,牛蒡子15克,连翘9克,草决明9克,菊花9克,龙胆草9克,桔梗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91

0
宝书说药:木贼
木贼功擅清热明目,正如名医张山雷所言:“木贼,治疗肝胆木邪横逆诸病,能消目翳,破积滞,皆消磨有余之用也。然则为目科要药者,固不仅取其克木,能磨擦障翳,亦含有疏风、泄化湿热、升散郁火诸义。”治疗目赤肿痛...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90

0
读书小得:番泻叶
韦文贵:番泻叶治疗目赤眵泪!吉某,男,31岁,司机,目赤眵泪近七日,消炎清火丸药服而效不显,故求诊于余,余予之10g菊花分三份让其泡茶常饮,三天后其来复诊,略好,忽想起韦老中医之法,原方加入3g番泻叶...

杏林一翁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456

0
大黄泡茶治眼睛有血丝
前几天熬夜过度,眼睛红肿,眼里红血丝很多,还有眼屎,后来听一个老中医说,把大黄泡茶喝,可以去头上的火,我就泡了一块,味道还挺不错,品着味道不次于红茶,喝了一天,第二天感觉眼睛特别清凉,血丝也下去很多,...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710

0
小柴胡汤治眼科屡获奇效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治少阳病的和解之方,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调畅气机,疏理三焦,适用范围极广。本人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眼病,屡获效验。本方在眼科的临床运用有三:一是治少阳目赤睛痛;二是用于气...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32

0
陈治恒:谈葛根汤的临床应用
葛根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其主治证有三:一是风寒表实无汗而兼邪客太阳经输的项背强证;一是风寒侵袭太阳,寒水内趋,合于阳明的自下利证;一是风寒外束于表,表气闭郁,里之津液不得宣行的欲作刚痉证。虽然三...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37

0
专病专药:桑叶与“兔子眼”(结膜下出血)
作者:余浩、郑黎桑叶治疗球结膜下出血效果非常神奇。结膜小血管破裂出血聚于结膜下称为球结膜下出血,中医称为白睛溢血。出血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常呈片状或团状,位于白睛部分,也有波及全球结膜呈大片者。少量...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04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