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Shēnɡ Má

别名

周升麻(《本经》),周麻(《别录》),鸡骨升麻(陶弘景),鬼脸升麻(《纲目》),绿升麻(《医学广笔记》)。

来源及植物形态

升麻,始载于《本经》。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Maxim . 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及山西等地。


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Maxim.

采制

拣去杂质,略泡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雷公炮炙论》:"采得了,刀刮上粗皮一重,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曝干,细锉,蒸,暴干用之。"

性味归经

性味:甘辛微苦,凉。

①《本经》:"味甘辛。"

②《别录》:"甘苦,平,微寒,无毒。"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辛。"

《汤液本草》:"微苦,微寒。"


归经:入肺、脾、胃经。

《医学启源》:"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足阳明。"

《汤液本草》:"手阳明经、太阴经。"

③《本草经解》:"人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

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1.本品辛甘微寒,性能升散并解热毒,有发表退热之功。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者,可与葛根、紫苏、白芷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十神汤。


2.本品能发表透疹解毒。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可配伍葛根白芷甘草同用。如《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


3.本品能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治阳明热邪所致头痛、牙龈肿口舌生疮等证,可配伍黄连生地丹皮等,如《兰室秘藏• 口齿咽喉门》清胃散;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之证,可与桔梗玄参等同用,如《证治准绳•幼科•集二》牛蒡子汤;用于热毒疮疡,多与银花、连翘、公英等同用;治温病发斑,可与石膏大青叶等同用。


4.本品善升阳举陷,用于中气虚弱或气虚下陷的短气、倦怠、久泄脱肛、子宫下垂,以及气不摄血的崩漏不止等,常与柴胡同用,并配伍黄芪人参等益气健脾之品,如《脾胃论•卷中》补中益气汤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用于升阳,3-6g,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汤含漱;或淋洗。


注意:阴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之证忌服。服用过量可产生头晕、震颤、四肢拘挛等证。

各家论述

1.《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


2.《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3.《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


4.《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匿。


5.《汤液本草》:《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6.《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


7.《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8.《医学启源》升麻,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不能补。若得葱白、香芷之类,亦能走手阳明、太阳,能解肌肉间热,此手足阳明伤风之药也。《主治秘要》云,其用者有四:手足阳明引经一也;升阳于至阴之下二也;治阳明经分头痛三也;去皮肤风邪及至高之上四也。脾痹升麻不能除。


9.李杲升麻,发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又引甘温之药上升,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又缓带脉之缩急。凡胃虚伤冷,郁遏阳气于脾土者,宜升麻葛根以升散其火郁。引葱白,散手阳明风邪;引石膏,止足阳明齿痛;人参黄芪,非此引之,不能上行。


10.《汤液本草》:东垣云,升麻入足阳明。若初病太阳证,便服升麻葛根,发出阳明经汗,或失之过,阳明经燥,太阳经不可解,必传阳明矣,投汤不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朱(肱)氏云,瘀血入里,若衄血、吐血者,犀角地黄汤,乃阳明经圣药也,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味相远不同,何以代之?盖以升麻止是引地黄及余药同入阳明耳。仲景云,太阳病,若发汗,若利小便,重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其害不可胜言。


11.《纲目》: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升麻葛根汤,乃发散阳明风寒药也,时珍用治阳气郁遏及元气下陷诸病、时行赤眼,每有殊效。大抵人年五十以后,其气消者多,长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令多而春夏之令少,若禀受弱而有前诸证者,并宜此药活法治之。《素问》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千古之下,窥其奥而阐其微者,张洁古、李东垣二人而已。又升麻能解痘毒,惟初发热时,可用解毒,痘已出后,气弱或泄泻者,亦可少用,其升麻葛根汤,则见斑后必不可用,为其解散也。


12.《本草汇言》:升麻,散表升阳之剂也。疗伤寒、解阳明在表(发热,头额痛,眼眶痛,鼻干,不得眠)之邪,发痘于隐密之时,化斑毒于延绵之际。但味苦寒平,所以风寒之邪,发热无汗;风热之邪,头风攻痛,并目疾肿赤、乳蛾喉胀,升麻并皆治之。又如内伤元气,脾胃衰败,下陷至阴之分;或醉饱房劳,有损阳气,致陷至阴之中;或久病泻痢,阳气下陷,后重窘迫;或久病崩中,阴络受伤,淋沥不止;或胎妇转胞下坠,小水不通;或男子湿热下注,腰膝沉重;或疮毒内陷,紫黑胀痛;或大肠气虚,或肛坠不收,升麻悉能疗之。此升解之药,故风可散,寒可驱,热可清,疮疹可解,下陷可举,内伏可托,诸毒可拔。又诸药不能上升者,惟升麻可升之。观其与石膏甘草治齿痛,与人参黄芪补上焦不足,与桔梗、款冬治肺痈脓血,意可见矣。


13.《本草正》:升麻,凡痈疽痘疹,阳虚不能起发及泻痢崩淋,梦遗脱肛,阳虚下陷之类,用佐补剂,皆所宜也。若上实气壅,诸火炎上及太阳表证,皆不宜用。且其味苦气散,若血气太虚,及水火无根者,并不可用。


14.《药品化义》: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柴胡肝气从左而上,升麻胃气从右而上,入补中益气汤有鼓舞脾元之妙,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其味苦辛,多用亦有发表解肌之助,又善引参、芪益气聪明,合柴胡火郁五心烦热。若劳碌伤神及肺有伏火者,恐升动阳气,助火生痰,忌之。


15.《本草新编》:升麻,必须同气血药共用,可佐使而亦不可以为君臣,世虑其散气,不敢多用是也。然而亦有多用之时,如《本草纲目》、《经疏》尚未言及。夫升麻之可多用者,发斑之症也。凡热不太甚,必不发斑,惟其内热之甚,故发出于外,而皮毛坚固,不能遽出,故见斑而不能骤散也。升麻原非退斑之药,欲退斑必须解其内热,解热之药,要不能外出元参、麦冬与芩、连、栀子之类,然元参、麦冬与芩、连、栀子能下行,而不能外走,必借升麻以引诸药出于皮毛,而斑乃尽消,倘升麻少用,不能引之外出,势必热内走而尽趋于大小肠矣。夫火性炎上,引其上升者易于散,任其下行者难于解,此所以必须多用,而火热之毒,随元参、麦冬与芩、连、栀子之类而行尽消化也。大约元参、麦冬用至一、二两者,升麻可多用至五钱,少则四钱、三钱,断不可止用数分与一钱已也。以升麻为止血之药,此不知仲景用升麻之故也。夫吐血出于胃,衄血出于肺,止血必须地黄,非升麻可止,用升麻者,不过用其引地黄入于肺与胃耳。此等病,升麻又忌多用,少用数分,便能相济以成功,切不可多用至一钱之外也。


16.《本经逢原》:升麻葛根能发痘,惟初发热时可用,见点后忌服,为其气升,发动热毒于上,为害莫测,而麻疹尤为切禁,误投喘满立至。按升麻属阳、性升,力能扶助阳气扞御阴邪,故于淋带、泻痢、脱肛方用之,取其升举清阳于上也。古方治噤口痢,用醋炒升麻,引人参、莲肉,扶胃进食,大有神效。


17.《本草求真》:升麻,似与葛根一类,但此辛甘微苦,能引葱白入肺,发散风寒出汗,引石膏能治阳明顶巅头痛、齿痛,引参、芪能入脾胃补脾,且同柴胡能引归、芪、白术甘温之药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不似葛根功专入胃,升津解肌而不能引诸药以实卫气也。但升麻佐于葛根,则入阳明生津解肌有效,同柴胡升气,则柴胡能升少阳肝经之阳,升麻能升阳明胃经之阳,一左一右,相须而成。


18.《本草正义》:升麻,其性质颇与柴胡相近,金、元以来亦恒与柴胡相辅并行,但柴胡宣发半表半里之少阳而疏解肝胆之抑遏;升麻宣发肌肉腠理之阳明而升举脾胃之郁结,其用甚近,而其主不同,最宜注意。故脾胃虚馁,清气下陷诸证,如久泄久痢,遗浊崩带,肠风淋露,久痔脱肛之类,苟非湿热阻结,即当提举清阳,非升麻不可,而柴胡犹为升麻之辅佐,东垣益气升阳诸方,亦即此旨,并非以升、柴并辔杨镳也。至于肝肾之虚,阴薄于下,阳浮于上,则不可妄与升举,以贻拔本之祸,亦与柴胡同耳。升麻能发散阳明肌腠之风邪,透表发汗,其力颇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而阴虚热自内发者不可妄试。又上升之性,能除巅顶风寒之头痛,然亦惟风寒外邪宜之,而肝阳上陵之头痛,又为大忌,濒湖谓升麻治阳陷眩运,则头目眩运,肝阳最多,所谓阳陷,甚不可解,恐非升提之药所宜也。东垣谓止阳明齿痛,盖用以引清胃之药,入于阳明经耳,非升麻能止齿痛也。

按语备注

升麻一药,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它的升举透发的功用与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较强,配柴胡则用于升提,配葛根则用于透疹。至于它的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这是它的特点,配黄连石膏可用治胃火齿痛,配黄芩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可用治头面丹毒

  • 宝书说药:升麻
    升麻清热解毒之功甚巨,不独升阳举陷也。治疗胃有积热,上下牙痛,牵引头脑,满面发热,或口气热臭,牙龈肿烂,口舌干燥,脉大而数者,余常用《兰室秘藏》的清胃散。方用:当归身6克,黄连5克,生地12克,牡丹皮...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87

    0

  • 给身体动力:家有升麻
    在中药学里,要使人体之气上升,必用一味中药,这味药叫做升麻,作为药材用的是它的根茎。气上升,则内脏不下垂人体上为清,下为浊,上为阳,下为阴。所谓清阳之气,就是一种往上并且应该居上之气。这股气应该有一定...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27

    0

  • 升麻治口疮对药二则
    升麻配人中白升麻甘辛微寒,性升,为升散郁热之要药。《本草正义》载“升麻宣发肌肉腠理之阳明,而升举脾胃之郁结……升麻能发散阳明肌腠之风邪,透表发汗,其力颇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而阴虚热自内发者不可妄试...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84

    0

  • 颜德馨:升麻探幽
    升麻气甘苦,性微寒,功能升阳解毒。四时之令,春夏之气温而升浮,则万物发生,秋冬之气寒而降沉,则万物肃杀。人肖天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之气贵乎顺,若气道不宣,升降失司,则疾病丛生,余临床常用升麻以调...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08

    0

  • 颜德馨擅用升麻治杂证
    升麻气甘味苦,性微寒,功擅升阳解毒。颜德馨教授在临床中常用升麻调畅气机,治疗多种疑难病证。颜老认为,升麻的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密切关系,9克以下升举阳气,15克以上则清热解毒,现将颜老经验整理如下。升清泄...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97

    0

  • 升麻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癣
    用升麻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癣,系甘肃省杨作檩老中医的经验,笔者临证每多用之,皆取良效。组成:升麻15g,金银花30g,连翘30g。方法:轻症,每日1剂,水煎2次,含漱及内服各半。重症,每日2剂,水煎2次...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63

    0

  • 郑长松:消乳痈多投升麻皂刺
    乳痈是乳房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化脓,常伴恶寒发热,乳泌不畅。治疗应清热解毒,疏通乳络为主。如《锦囊秘录》中说。“速下乳汁,导其壅塞,则病可愈。”余父治疗乳痈,常加入大量升麻、皂刺。《本草汇言》谓:“...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36

    0

  • 对《温病条辨》中禁用升麻、柴胡的看法
    《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一书中禁用升麻、柴胡的条文计有五处,后世医家受《条辨》中禁用升麻、柴胡条文思想的束缚,在临床上治温病多不敢大胆使用。为此,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1、《条辨》中禁用升麻...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93

    0

  • 葛根配升麻 透疹解毒
    出疹性热病,是因感染、过敏、中毒等因素所致的发热与皮肤出疹同时或先后出现的一类急性热病。本组疾病好发于儿童,最常见的有水痘、麻疹等。中医辨证多属热毒瘀于肌肤,治宜透疹解表、清热解毒。笔者在临床上每当遇...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55

    0

  • 升麻治疗子宫脱垂
    升麻气味甘苦平,微寒无毒,去皮色青,形如鸡骨者良。在临床应用上始见于《伤寒论》,至金元时期,李东垣对于升麻的使用范围之广,疗效之妙,给后世医家治疗虚劳内伤、中气下陷诸证树立了典范,其代表方剂就是补中益...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705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