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Zhī Zi

别名

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黄鸡子(《广西中药志》),黄荑子(《闽东本草》),黄栀子(《江苏药材志》)。

释名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卮子》:“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

来源及植物形态

栀子,始载于《本经》。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 


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采制

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


山栀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


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


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雷公炮炙论》:"凡使栀子,先去皮须了,取人,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赤金末用。"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苦酸,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小肠、胃、膀胱六经。"

③《药品化义》:"入肺、胃、肝、胆、三焦、胞络六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1.用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诸症。热扰心神则烦,热邪郁于肺、胃及三焦亦可致烦,栀子能清泄心、肺、胃、三焦之火热而除烦,可与柴胡香附川芎等伍用。《丹溪心法•卷三》越鞠丸治六郁,方中用栀子即在清热邪。栀子与豆豉合用,可宣泄郁热,解郁除烦而治热蕴胸膈,心中懊憹,此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栀子豉汤肝郁烦热,亦可配伍柴胡白芍丹皮等应用,如《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丹栀逍遥散。如用于热毒炽盛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痈肿疮毒等症,则宜与黄连大黄连翘等伍用,如《疫疹一得•卷下》清瘟败毒饮、《外台秘要•卷一》引崔氏方黄连解毒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用栀子捣和油涂搽,治火疮初发。


2.栀子亦善清热利湿,使火邪屈曲下行,是治疗湿热黄疸及热淋小便短赤的常用药。治黄疸(包括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常与茵陈大黄黄柏等伍用,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治热淋则多配伍滑石萹蓄车前子等,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八正散


3.借本品清热凉血作用以止血,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尿血、血淋、吐血、衄血等热证出血,此时常与小蓟、茅根、黄芩等同用,如《重订严氏济生方•小便门》小蓟饮子治血淋、尿血,《十药神书》十灰散治血热吐衄。生栀子研末,用水、酒、醋或蛋清调敷外用,有散瘀消肿止痛及祛除瘀热之功,主治扭挫伤及外伤肿痛,尤宜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是民间常用的“吊筋药”。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栀子长于清热泻火,姜汁拌炒治烦呕,焦栀子栀子炭常用于止血,栀子

(用种子)功善清心除烦,栀子皮(用果皮)兼清表热。


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②《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2.《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3.《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4.《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5.《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6.《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8.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9.《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10.《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11.《本草衍义》:"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治之。虚故不用大黄,有寒毒故也。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又治心经留热,小便亦涩,用去皮山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钱服,无不利也。"

12.《丹溪心法》:"山栀子仁,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入所不知。亦治痞块中火邪。""大凡心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寒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曰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备言之矣,着欲行温散温利,宁无助火添病耶!古方中多以山栀子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病安。"

13.《汤液本草》:"或用栀子利小便,实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气清而化,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气化而出也。栀子豉汤烦躁,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躁者,懊憹不得眠也。"

14.《本草经疏》:"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面赤酒疱齄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其主赤白癞疮疡者,即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之谓。疗目赤热痛,及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者,总除心、肺二经之火热也。此药味苦气寒,泻一切有余之火,故能主如上诸证。""栀子禀至苦大寒之气,苦寒损胃而伤血,凡脾胃虚弱者忌之,血虚发热者忌之。性能泻有余之火,心肺无邪热者不宜用;小便不通,由于膀胱虚无气以化,而非热结小肠者不宜用;疮疡因气血虚,不能收敛,则为久冷败疮,非温暖补益之剂则不愈,此所谓既溃之后,一毫寒药不可用是也。世人又以治诸血证,不知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瘀血凝结于中,则反致寒热,或发热劳嗽,饮食减少,为难疗之病,凡治吐血法,当以顺气为先,盖血随气而行,气降则火降,火降则血自归经。不求其止而止矣。此治疗之要法,不可违也。"

15.《本草正》:"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陈湿热疸黄,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朴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同元胡破热滞瘀血腹痛。"

16.《本草通玄》:"仲景多用栀子茵陈,取其利小便而蠲湿热也。古方治心痛,每用栀子,此为火气上逆,不得下降者设也。(若)泥丹溪之说,不分寒热,通用栀子,属寒者何以堪之。"

17.《本草崇原》:"言栀子生用则吐,炒黑则不吐,且以栀子豉汤为吐剂,愚每用生栀子栀子豉汤,并未曾吐。"

18.《得配本草》:"山栀,得滑石治血淋溺闭,得良姜治寒热腹痛,得柏皮治身热发黄,配连翘治心经留热(心热则赤淋),佐柴胡白芍治肝胆郁火,使生地丹皮治吐衄不止。""上焦、中焦连壳,下焦去壳,洗去黄浆炒用,泻火生用,止血炒黑,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胃血蒲黄炒。""山栀、丹皮白芍龙胆,皆泻肝家之火,其中却自有别,盖肝喜散,遏之则劲,宜用栀子以清其气,气清火亦清,肝得辛为补,丹皮之辛,从其性以醒之,是即为补,肝受补,气展而火亦平,肝气过散,宜白芍制之,平其性即所以泻其火,使之不得自逞,火盛肝气必实,龙胆苦以泄其气,寒以制其火,故非实,胆草不用,如不审其究竟而混投之,是伐其生生之气,即使火气悉除,而人已惫矣。"

19.《本草思辨录》:"栀子,其治在心、肝、胃者多,在肺者少。苦寒涤热,而所涤为瘀郁之热,非浮散之热,亦非坚结之热。能解郁不能攻坚,亦不能平逆,故阳明之腹满有燥屎,肺病之表热咳逆,皆非其所司。独取其秉肃降之气以敷条达之用,善治心烦黄疸耳。心烦懊憹或结痛,黄疸或寒热不食或腹满便赤,皆郁也。心烦心下濡者为虚,胸中室者为实。实与虚皆汗吐下后余邪留踞,皆宜吐去其邪。栀子解郁而性终下行,何以能吐?协以香豉,则一升一降,邪不任受则吐。黄疸之瘀热在表,其本在胃,栀子入胃涤热下行,更以走表利便之茵陈辅之,则瘀消热解而疸以愈。然则栀子于肺无与乎?仲圣云: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肺与大肠表里,服栀子则益其大肠之寒,此可为秉金气之一证。至治肝则古方不可胜举,总不离乎解郁火。凡肝郁则火生,胆火外扬,肝火内伏,栀子解郁火,故不治胆而治肝,古方如泻青丸、凉肝汤、越鞠丸、加味逍遥散之用栀子皆是。凉膈散栀子,以治心也。泻黄散栀子,以治胃也。而泻白散不遴入,则以肺中气热而不涉血者,栀子不与也。《本经》主胃中热气,朱丹溪谓最清胃脘之血,究栀子之治,气血皆有而血分为多,然不能逐瘀血丹皮桃仁分功;其解血中之郁热,只在上中焦而不在下焦;亦不入足太阳与手、足少阳;不入足太阳,故不利小便。茵陈蒿汤所以必先煮茵陈,许学士之治酒齄鼻,朱丹溪之治热厥心痛,《集简方》之敷折伤肿痛,皆属血中郁热。其余之治,悉可类推。"

20.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按语备注

1.栀子,一名山栀,轻清上行,能泻肺火,去肌表热,在外感热病、表里有热之际,能起双解的作用;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泄三焦火,凉血清心热,可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故山栀既能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至于泄热利湿,可用治黄疸,也是它的特长。


2.栀子用于止血时,常炒焦或炒炭用。但对火热亢盛血热妄行之出血证,仍宜用生品。栀子不仅是良药,其花洁白清香,也是赏心悦目的观赏植物,并能吸收有害气体而净化空气。


3.过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山栀皮去肌表热、山栀仁清心热的用法,现在已予简化,均用整个栀子,不再分栀皮、栀仁。

  • 龟板和生地、栀子和竹茹用药体会
    潘医生:韩老师,您平常使用龟板和生地,这二者功效上可有啥体会?还有栀子和竹茹的功效体会。韩立老师:龟板和生地都能滋阴,龟板可以治下肢痿软,生地不行。生地可以凉血,可以充血管里面阴液之不足。不只鳖甲能散...

    四君人参

    作者授权

    畅读VIP

    72

    0

  • 宝书说药:栀子
    栀子乃清热解毒之良药也,与豆豉相伍,善于清心除烦,如栀子豉汤;与黄连、黄柏相伍,善于泻火解毒,如黄连解毒汤;与茵陈、大黄相伍,善于利湿退黄,如茵陈蒿汤;与白茅根、三七相伍善于凉血止血;与银花、连翘相伍...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23

    0

  • 一味栀子治愈食道息肉
    我喜欢吃糯米黏糕,而且不管吃什么速度都很快,是急性子。在宴会上或者和朋友一起吃饭,我搁下筷子时,再看周围的人,一般刚刚吃一半。鉴于这种情况,我努力让自己慢慢吃饭,可是这种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因...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54

    0

  • 栀子粉疗急性挫扭伤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佳效。   ...

    求道

    畅读VIP

    176

    0

  • 一味良药栀子
    中药之花有两种最香,一种是金银花,另外一种则是栀子花。明朝沈周在《栀子花诗》里描述:“雪魂冰花凉气清”,是说它花开似雪,且吐清凉之气,卓尔不群。提到栀子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青春情怀。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栀...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74

    0

  • 泻火除烦话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植物,入药的是栀子的成熟果实,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秋冬采收,生用、炒焦或炒炭用。中医认为,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栀子主...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09

    0

  • 外敷栀子治挫伤
    秋高气爽之时,外出游玩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扭伤、挫伤也成为此时的常见急症。若是轻度的扭挫伤,只是皮肤肿胀青紫、局部疼痛、表皮未溃,可以自己在家处理。在中药店购买10 克生栀子,并研成粉末。每次取若干(...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33

    0

  • 栀子炮制不同功用有别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头晕、湿热黄疸、血痢尿血、尿赤涩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病症。入煎剂常用量9~15克。生...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15

    0

  • 栀子治病验方
    中医认为,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烦热、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现代研究证实,栀子含栀子素、栀子甙、去羟栀子...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72

    0

  • 《本经》:发微释栀子
    清热解郁 凉血化瘀 栀子“气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本经》)五内邪气之重者,火毒炽盛,常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栀子可配伍黄连、连翘、黄芩、生地等凉血...

    茯苓

    畅读VIP

    205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