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Bái Sháo

别名

金芍药(《安期生服炼法》),白芍(《药品化》)。

来源及植物形态

白芍药,始见于《本经》,原名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山东等地,河南、湖南、陕西等地也有栽培。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采制

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白芍:取白芍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黄酒10斤)


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


土炒白芍: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芍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取出,筛去土,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伏龙肝细粉2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白芍药)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

②《本草蒙筌》:"(白芍药)酒浸日曝,勿见火。"

性味归经

性味:苦酸,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②《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功能主治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肝血亏虚,可见面白无华,眩晕耳鸣,爪甲不荣等症。白芍味酸入肝,善养血敛阴,故常用治肝血亏虚诸症。又因其性微寒,故以血虚有热者用之为宜。若与熟地黄、当归、川茸同用,则既有补血和血作用,又无寒凉滞涩之虞,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四物汤。此方为补血之要方,治血虚诸症,无论属寒属热,皆可以此加减为治。若于方中加入制首乌、阿胶鹿角胶、黄明胶等养血益精之品,则补血之力更强。


2.妇女肝血不足,冲任亏虚,可致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以及胎前产后诸疾。白芍味酸微寒,通过养血敛阴柔肝,又有良好的调经止痛作用。亦为调经之要药,尤以血虚有热或兼肝旺者用之为宜。若与当归熟地、川茸同用,则组成养血调经的基本方,即前述四物汤。此方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治上述妇女肝血亏虚所致诸症,均可以之加减为用。若兼阳虚有寒者,可将白芍炒用,并加炮姜肉桂艾叶等温经散寒之品;兼热者,可加黄苓、黄连丹皮等清热凉血之品;兼肝郁气滞者,可加柴胡香附、苏梗、青皮等疏肝理气之品;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五灵脂蒲黄等活血化瘀之品;兼气虚者,可加党参、黄黄、人参白术等补气之品;兼肾虚腰痛胎动不安者,可加杜仲、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补肾强腰安胎之品;若属崩漏者,可加阿胶、旱莲草、仙鹤草、乌贼骨等养血止血之品。


3.体虚多汗有盗汗自汗之分。睡则汗出,醒则汗收,谓之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所致,治当滋阴退虚热止汗。白芍酸敛微寒,善养血敛阴而止汗,故可治盗汗,并多与五味子浮小麦柏子仁牡蛎等同用。如不分寤寐,不因劳作,自然汗出谓之自汗,多属阳虚肌表不固所致,常以白芍桂枝生姜大枣龙骨牡蛎等药同用,以助阳实卫、固表止汗,如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另外,以本品与桂枝生姜大枣同用,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桂枝汤,可治风寒表虚汗证;与桂枝附子生姜大枣同用,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桂枝附子汤,治太阳病,发汗太过,汗出不止。


4.热病、久病或误用汗、下,阴血被伤,水不涵木,可致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肌肉眠动,甚则痪疲,以及脉气虚弱等症,治当滋阴养血,柔肝息风。白芍味酸微寒,既善养血敛阴柔肝,又善平抑肝阳,故常常选用,并多与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息风之品同用。若亡阴失水,初见虚风内动,常与干地黄、阿胶、生牡蛎、生鳖甲等药同用,如 《温病条辨•卷二》二甲复脉汤;若手足痕疯,已成真阴大亏,虚风内动之重证,则当以生白芍配鸡子黄、生龟甲、干地黄、阿胶麦冬等滋阴潜阳息风之品同用,如 《温病条辨•卷二》大定风珠


另外,取白芍养血柔肝之功,与黄黄、桂枝生姜大枣等同用,又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如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黄黄桂枝五物汤。


5.肝为刚脏,体阴用阳。阴血亏虚,肝阳上亢,可致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重足飘等症,白芍养血敛阴而平抑肝阳,且性微寒兼清热,故治肝阳上亢证常用,多与生地黄、牛膝代赭石、生牡蛎等滋阴养血平肝潜阳之品同用,如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建瓶汤、镇肝息风汤。若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又兼阴伤,症见高热烦躁、手足抽搐,甚或神昏痉厥者,又常与清热凉肝息风止痉的羚羊角钩藤菊花桑叶,以及滋阴凉血清热的鲜地黄等同用,如 《重订通俗伤寒论》羚羊钩藤汤。


6.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肝血亏虚,肝气不和,筋脉失养,可致胁肋院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白芍既善养血敛阴,又长柔肝止痛,故治上述肝急诸痛,每每用之,并常与缓急止痛的甘草同用,以增强药力,即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芍药甘草汤。临证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芍药配甘草这一基本配伍,或单味白芍直接与它药伍用,如:①用治肝郁血虚而致的胁肋作痛,或妇女乳房胀痛,常以白芍柴胡当归白术甘草等同用,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逍遥散,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止痛之效。②用治院腹挛急作痛。证属中焦虚寒,肝气乘脾所致脱腹冷痛者,常与桂枝饴糖大枣甘草生姜等药同用,有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功,如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小建中汤;证属肝旺脾虚,症见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者,常以炒白芍与炒白术、炒陈皮防风同用,有泻肝补脾调气止痛之能,如 《丹溪心法•卷二》白术芍药散(又名痛泻要方);证属湿热下痢,腹痛里急后重者,常与黄苓、黄连大黄木香甘草等同用,有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止痢之作用,如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芍药汤。③用治四肢拘挛作痛。若治小腿拘挛作痛时发者,单用前述芍药甘草汤即效;因此证多兼风寒,若于方中加入木瓜桂枝鸡血藤当归等益筋血、通脉络、散风寒之品,则可显著提高疗效。若治风寒湿三气痹着日久,气血被伤所致的肢体拘挛疼痛者,又常与独活、秦茏、人参当归甘草等同用,有益气养血,祛风胜湿止痛之作用,如 《校注妇人良方•卷九》三痹汤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5~10g,大剂量15~30g;或入丸、散。

1.《中药炮制学》云:“本品生用敛阴平肝作用较强。”故治肝阳上亢、虚风内动及血虚有热者宜用生白芍

2.《景岳全书•本草正》云:“酒炒微平”。《本草纲目•卷十四•芍药》引朱震亨语日:“芍药,性味酸寒,冬月必酒炒;凡腹痛多是血脉凝涩,亦必酒炒用;……下痢腹痛必炒用;……产后不可用……必不得已,亦酒炒用。”《中药炮制学》云:酒白芍,“善于和中缓急,多用于胁肋疼痛腹痛产后腹痛尤须酒炙。”

3.《药品化义》云:“炒用制去其性。”《中药炮制学》云:“炒白芍药性缓和,善于养血敛阴,多用于肝旺脾虚之证”。

4.《新编中药炮制法》(增订本)云:“白芍经炒炭后,能增强止血作用”。


注意:

1.《本草经集注》云:“反藜芦”,故内服忌与藜芦同用。

2.《本草经疏》云:“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故阳衰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

3.《药品化义》云:“疹子忌之”。故麻疹初期兼有表证,或透发不畅者,不宜用。

各家论述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唐本草》:"益女子血。"

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

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按语备注

白芍赤芍,汉代不分,《本经》通称芍药。南朝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首言有赤、白两种,并指出白者质优,赤白异功。其云:“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但实际应用却赤、白不分,延至隋唐,本草方著中仍只言芍药,而不云赤、白。唐末宋初,陶氏的观点引起了医药学家的重视,赤、白逐步分用。并取得了新的经验,对赤、白芍的功用有了较深的认识,故《开宝重定本草》按云:“别本注云,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方中,多以赤芍药、白芍药之名分书,且祛邪多用赤芍,补虚多用白芍,是赤、白分用的另一写照。公元12世纪中叶,金人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卷三》芍药甘草汤方后注云:“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是对宋金及其以前临床应用芍药的经验和二芍性能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后世影响极大。至此,白芍赤芍分用已成事实。明代,《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及《医学入门•本草》均将赤芍白芍分条记述;《本草蒙筌》虽仍以芍药列条,但条文中已明确指出有赤、白二种,并分述各自的性能及临床应用。使赤、白分用的事实见诸于本草。


又,陶弘景云: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说明古之所用芍药多为野生。至公元11世纪后叶,宋人陈承《本草别说》曰:“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可见宋代已广泛采用栽培芍药入药。今之所用主要以栽培芍药为主,采根后直接晒干者为赤芍药,先用沸水煮透再去皮晒干者为白芍药。二者虽同出一物而性微寒,但赤芍味苦入肝,为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之品,血热血瘀之证用之为佳;白芍味酸苦而入肝脾,为补血敛阴平肝柔肝止痛之品,血虚阴亏、肝旺、肝失柔和挛急作痛等证用之为良,又兼止汗,治自汗盗汗

  • 经方芍药性非“酸” (王山云)
    芍药是一味具有多种功效的临床常用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芍药功效为:“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伤寒论》治疗方剂中芍药的使用频率排在第五位,共计30...

    求道

    畅读VIP

    303

    0

  • 用芍药剂一得
    王道涵随师出诊,学得经方芍药剂,有一些体会。曾给自己的母亲治疗两胁胀痛。由于母亲有长期的便秘史,遂处以大柴胡汤和温胆汤加减。母亲便通,睡眠好转,但两胁胀未见明显好转。于是自己怀疑可能是肝经郁久,挟热挟...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95

    0

  • 李文瑞重剂应用单味药物
    李氏在临诊中,强调辨证论治,适应结合辨病,突出主攻方向,以方小药精,治愈不少疑难病证。重用单味药,如重用柴胡、厚朴、丹皮、连翘、石韦、金樱子、甘草、葶苈子、白芍、附子等药物。   ...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275

    0

  • 从芍药的酸苦之争说起
    芍药为中药中极为常用的一位,但对其味是酸是苦仍无定论,大致上早期文献多认为芍药味苦,从明清以后,有很多医家开始认为它有酸敛之性,从此酸苦之争就连绵不断。有医家认为性可以从理论上强辩,而味是口尝出来的,...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32

    0

  • 真武汤中的芍药起什么作用?(王世民)
    真武汤是温阳利水的经典方剂,其中芍药虽为佐药,除了利小便行水之功外,其柔肝缓急之功亦不能小觑,因为真武汤的主治症有(头眩,身 动,阵阵欲擗地者)。其机理是水寒木热,风木动摇者也,单解释为用以抑制附子刚...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365

    0

  • 麻子仁丸中的芍药起什么作用?(王世民)
    该方中的芍药习惯的解释为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一般说来是指芍药与甘草相配,约定俗成地认为“酸甘化阴”而始能呈现柔肝而缓急定痛,本方中虽无甘草,但有多量的赋型剂蜂蜜,蜂蜜味甘而润,与芍药相伍,同样有酸甘化...

    求道

    畅读VIP

    491

    0

  • 桂枝汤中的白芍究竟起什么作用?(王世民)
    芍药现在有白芍和赤芍之分,这里主要是指白芍而言!桂枝汤中的芍药,《方剂学》中谓(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泻之营阴,意思是取其收敛之性以敛汗; 又说在桂枝汤中桂芍合用是(本方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932

    0

  • 赤芍与白芍,上天派来呵护女性的天使!
    五月,当牡丹花雍容华丽地落幕,菖蒲正欣欣然展开翠绿的叶子时,芍药花便开始从容优雅地绽放。碧绿的叶片之间,大朵大朵的芍药花俏立枝头。安静、婉约、妩媚、暗香浮动。粉红、乳白、淡紫、鹅黄平分春色。这哪里是一...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44

    0

  • 赤芍和白芍
    芍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现代临床上是严格按“赤芍”和“白芍”两个药分用的,甚至在《中药学》教材中,赤芍分在“清热凉血”药中,白芍分在“补血”药中。而在《神农本草经》中是不分赤芍和白芍的,统称“芍药”,...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66

    0

  • 柴胡芍药配伍功效及其应用
    柴胡配白芍为临床常用药对,分析古今临床应用,其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疏表达邪道柴胡为解表要药,《本经》柴胡主“寒热邪气”。《伤寒论注》谓之“治往来寒热第一品药”。《医学术是》云“行表里”,《滇南...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69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