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本症首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谓之“自汗出”。《三因方》载为:“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本症只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及“绝汗”均另立条。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营卫不和自汗:汗出恶风,周身痠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


风湿伤表自汗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肢体重着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滑。


热炽阳明自汗自汗频出,汗量较多,高热面赤,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暑伤气阴自汗自汗频繁,汗量较多,烦渴引饮,胸隔痞闷,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无力。


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色㿠白,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阳虚自汗自汗,动则加重,形寒肢冷,纳少腹胀,喜热饮,大便溏薄,面色萎黄或淡白,舌淡苔白,脉象虚弱。


鉴别分析


营卫不和自汗:由于素体表虚卫气不固,腠理失密;再因营阴不足,易感风邪,致使阴阳失调,开阖失司,故汗出后恶风明显,周身痠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风湿伤表自汗:多见感冒挟湿以及痹证等。正如《类证治裁•汗症》指出:“若夫风湿相搏,时自汗出,恶风自汗”。由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或素体虚弱,复感风湿外邪,肌表受损,导致腠理时开时阖,所以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脉浮缓;风湿痹阻经络,经隧失于通畅,则出现肢体重着麻木,脉濡滑;湿邪易致三焦失畅,膀胱不利而小便短少;舌苔薄白,为风湿侵袭肌表而无热象。治宜祛风胜湿,益气固表,方选防己黄芪汤加减。


热炽阳明自汗与暑伤气阴自汗:二者皆为热证自汗病机也有类似之处,但发病的季节,所感之邪不同。前者为伤寒邪传阳明之症,发病不拘于夏季;后者为伤暑气阴亏耗之症,发生于夏季。热炽阳明自汗的辨证要点是:大汗出而热仍不解,兼有高热烦渴、脉洪大有力等症,治疗宜清热泻火,白虎汤之类;暑伤气阴自汗的辨证要点是:既有暑热 (发热汗出)之征,又有气阴不足(口渴舌红,脉虽洪而无力)的症状,治宜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


气虚自汗与阳虚自汗:皆为虚证自汗,但病因病机也不一样。气虚自汗,主要责之心肺。因心主汗液,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由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因而自汗常作。辨证要点为:自汗,稍动即出,平时不耐风寒,极易感冒,时时畏寒,气短气促,倦怠懒言,面色㿠白,脉缓滑无力。治宜补气,固表止汗,方选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加减治疗。阳虚自汗,主要责之脾肾。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在外,阴之使也。”若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敛阴,则自汗出。其辨证要点是:除自汗外,尚有形寒肢冷,纳呆便溏,腰膝痠软等脾肾阳虚的见症。治疗宜温阳敛阴,方选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配以煨龙牡、五味子等收涩敛阴之品。


自汗一症,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均可出现,正如《伤寒明理论》指出:“自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因此,自汗在临床上,首先要辨明外感时病与内伤杂病的不同性质。前者多属实证,后者多属虚证,但以虚证为多见,也有虚实挟杂之证,应辨别标本,权衡主次,辨证论治

文献与评述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故阴虚阳必凑,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阴阳偏胜所致也。”

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


《张氏医通•杂门》:”自汗虽由卫气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泄,而实关乎藏府蒸发使然,心之阳不能卫外而为固,则自汗出”。

  • 杨以阶先生治疗小儿盗汗的临床经验
    01【例一】阴虚盗汗曹X,女,5岁。1970年9月24日初诊。入夏以来,夜寐盗汗;今虽初秋凉爽,盗汗依然。面色黄萎,肌肉不盈,纳食较差,口渴喜饮,微有咳嗽。脉搏细浮,舌红苔白。气阴不足,内营不藏,蒸液...

    求道

    畅读VIP

    298

    0

  • 桂枝加龙牡汤治疗汗证医案一则(张利钰)
    高某,女,39岁。患者因“反复汗出2月”于2023年2月11日至门诊就诊。患者反复汗出2月,汗出如注,日夜明显,伴有潮热,偶发心悸,不能入睡,肢软乏力,恶寒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关尺弱。西医诊断:多汗...

    求道

    畅读VIP

    260

    0

  • 陈粹吾治自汗案
    周xx,男,39岁,1964年4月1日初诊。体质丰腴脆弱,步履蹒跚,稍活动即自汗淋漓,少气不足以息,时而心烦懊恼亦汗出涔涔。近日来夜寐欠佳,纳食欠馨,精疲力乏,自汗益甚。脉微数,沉取无力,舌质淡,苔薄...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57

    0

  • 王进东:气虚不固汗频流,营卫不和病难休
    戴某,女,时年35岁,于2023年04月25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平素易疲惫、气短,近期因工作压力及睡眠不足,出现频繁自汗、盗汗现象,尤其在夜间睡眠时更为明显。汗出后常有心悸、气短等症状,影...

    求道

    畅读VIP

    293

    0

  • 曾绍裘治顽固性汗证经验(曾松吟)
    曾绍裘,字传效,湖南新邵县人,1921年12月16日生于中医世家,卒于2002年12月20日。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湖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湘雅医院客座教...

    求道

    畅读VIP

    430

    0

  • 培育气阴、调和营卫、滋肾通关法治疗心脏联合瓣膜置换术一例(唐蜀华)
    耿某,女,61岁,退休教师。初诊:2001年6月8日。主诉及病史: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心功能Ⅳ级,2000 年12月行心脏联合瓣膜置换术,术后心衰症状消失,一般状况尚可,...

    求道

    畅读VIP

    436

    0

  • 新加升降散治疗产后汗出案(邓文婷 孟繁甦)
    王某,女,38岁,2023年4月21日初诊。主诉:产后汗出2个半月。症见:产后2月余,逐渐出现凌晨三点大汗,滴水样,可以枕头湿透,胸口以上汗出明显,有潮热感,伴心悸不适,20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每晚2...

    求道

    畅读VIP

    478

    0

  • 温卫阳固腠理法治治愈卫阳不振一例(谭日强)
    徐某,女,28岁。主诉及病史∶1978 年 8 月,因头痛服去痛片后,继而出现白细胞减少,头晕无力,食欲不振,稍有劳则汗出恶风,容易感冒,睡眠及二便尚可。经保健室给服西药(药名不详)未效,后又住院服西...

    求道

    畅读VIP

    416

    0

  • 崔应麟:治内科杂病验案两则
    内科杂病是指正邪矛盾复杂,迁延难愈的一类病症,具有病邪根深蒂固、病种繁简不一、病情复杂多变、正虚不抗邪等临床特征。自汗案燕某,女,时年36岁,2020年2月6日初诊。诉产后多汗1年。患者于1年前二胎产...

    求道

    畅读VIP

    982

    0

  • 调卫汤治湿胜表虚自汗症案(王庆其)
    张某,女,42岁,患者平素少气懒言,蜷卧乏力,感受风寒后继出现四肢关节酸痛,下肢凉、怕冷,迁延不愈,反复1年,经针灸、口服消炎止痛药效果不明显,经常头昏、失眠、自汗、怕风,舌淡红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

    求道

    畅读VIP

    69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