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患者面部颜色比常人黄而无华者,称为面色萎黄面色萎黄一般多主虚证和湿证。

 

《素问•五脏生成篇》:“色味当五脏:……黄为脾甘。”《灵枢•五色》篇:“以五色命脏:……黄为脾。”《证治准绳•察色要略》:“黄色属土,主湿,乃足太阴脾经之色。” 临床上面色萎黄应与“发黄”相区分,后者指全身皮肤(面、目、身)及小便发黄,属黄疸;本症仅是面部萎黄无泽,与黄疸不同。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脾气虚面色萎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纳后腹胀,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

脾虚湿困面色萎黄面色萎黄,面浮肢肿,四肢困重,食少腹胀,倦怠乏力,语声多重浊,尿少便溏,舌质淡体胖,或有齿痕,苔白润或腻,脉缓无力。

营虚面色萎黄面色萎黄,唇舌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肢体麻木,妇女经来量少,衍期甚或闭经短气声低,脉细无力。

鉴别分析

脾气虚与脾虚湿困面色萎黄:前者系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不足,肌肤失养所致。后者由于脾虚,水湿停滞所致。二证均表现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乏力便溏等脾虚的表现,但脾虚湿困面色萎黄兼有水湿阻滞,故以面浮肢肿,四肢困重,小便短少为特点。前者则无此症状。脾气虚面色萎黄治宜益气健脾,方选四君子汤加味。脾虚湿困面色萎黄治宜健脾利湿,方选藿朴夏苓汤或胃苓汤化裁。

营虚面色萎黄:本证常由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或七情过伤,营血暗, 耗所引起,所以其面色萎黄伴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脉细无力等血虚肌肤失养之症状,较易鉴别。治宜益气养血,方选当归补血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

黄为脾土之色,面色萎黄是脾虚失运,化源不足,或久病血虚失养的征象。面色萎黄之诊断还应注意色泽,如黄而枯燥无光泽者为胃气败伤,如 《素问•五脏生成篇》:“黄如枳实者死;……黄如蟹腹者生。”《素问•脉要精微论》:“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文献与评述

《证治准绳•察色要略》:“若准头、年寿印堂有黄气明润者,病退而有喜兆也。若枯燥而夭者死。凡病欲愈目眦黄也。”

 

医门法律•望色论》:“盖气黄为中土之色,病人面目显黄色,而不受他色所侵则吉。面目无黄色,而惟受他色所侵则凶。”

 

四诊抉微•望诊》:“脾王中央,属土而色黄。黄为湿、为热、为虚,而有明暗之分。挟热则色鲜明,挟湿则色昏滞……。”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