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头痛在古代医书中,有“真头痛”、“脑痛”之称。如《灵枢•厥病》篇曰:“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云:“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可见此所谓之“真头痛”、“脑痛”,是指头痛之重危症。

 

另有 “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均含头痛的症状,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以出内。”后世多将“头风”、“脑风”视为头痛之一种,《奇效良方•头痛》:“凡邪令人头痛者,其邪一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头痛可在多种急慢性疾患中出现,是临床上极为常见之症状。本条仅讨论以头痛为主之证候。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风寒犯头头痛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或有紧束感,遇风寒尤剧,恶风畏寒,骨节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头头痛头痛而胀,遇热加重,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口渴欲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风湿犯头头痛头痛如裹,阴雨加重,胸闷不舒,脘满纳呆,肢体困重,或有溲少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肝阳上扰头痛头痛而眩,偏于两侧或连巅顶,烦躁易怒,怒则加重,耳鸣失眠,或有胁痛,口干面红,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或细数。


脾气虚头痛:头部空痛,遇劳则甚,身倦无力,食欲不振,气短便溏,舌苔薄白,脉虚无力。


阴血亏虚头痛:隐隐头痛,头晕,心悸少寐,目涩昏花,面色㿠白,唇舌色淡,脉细弱。


瘀血犯头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脉细或细涩。


痰浊犯头头痛头痛昏蒙,眩晕胸闷脘痞,呕恶痰涎,纳呆,舌苔白腻,脉弦滑。


鉴别分析


风寒犯头头痛、风热犯头头痛和风湿犯头头痛:三证皆属外感头痛。外邪之中,以风为最,《兰室秘藏•头痛门》:“风从上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所以外感头痛皆有风邪为患,然风邪往往挟寒、挟热、挟湿,故其病症又各有不同。


风寒犯头头痛:为风寒之邪所致,故于吹风受寒之后发病。太阳主表,其经脉上循巅顶,下行项背;风寒外袭,循经脉上犯,阻遏清阳之气而作头痛,且痛连项背;寒主收引,故痛有紧束之感,“因寒痛者,细急而恶寒战栗。”(《证治汇补•头痛》)寒为阴邪,得温则减,故头痛喜戴帽裹头保暖。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遏,不得宣达,故恶风畏寒。风寒在表,尚未化热则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在表之象。其辨证要点为:形寒身冷,头部紧束作痛,得温则减,遇风寒加重。治宜疏风散寒,方用川芎茶调散


风热犯头头痛:可由风寒不解郁而化热,或由风挟热邪中于阳络。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窍,故令头痛发胀,遇热加重,甚则头痛如裂;热炽于上则面红目赤;风热犯卫,则发热恶风;舌尖红,苔薄黄皆属风热之象。以头胀痛,遇热加重,痛甚如裂为特点。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防风散。若胀痛剧烈,口鼻生疮,证属内热炽盛,应清热泻火,方用黄连上清丸


风湿犯头头痛:为风邪挟湿上犯,湿蒙清窍,故头重如裹,“因湿痛者,头重而天阴转甚。”(《证治汇补•头痛》)阴雨湿重,故头痛加剧。湿性粘腻,阻于胸中则气滞而胸闷,扰于中焦则脘满而纳呆。脾主四肢,湿困脾阳则肢体沉重。湿蕴于内,分泌清浊之功失调,则尿少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皆为湿盛之象。其特点为头重如裹,昏沉疼痛,阴雨痛增。治宜祛风腔湿,方用羌活胜湿汤


外感头痛迁延时日,经久不愈,或素有痰热,又当风乘凉,古人认为外邪自风府入于脑,可成为“头风痛”。其痛时作时止,一触即发,常于将风之前一日发病,及风至其痛反缓。恼怒烦劳亦可引发头痛。发病时头痛剧烈,连及眉梢,目不能开,头不能抬,头皮麻木。宜疏风止痛,内用消风散调茶服,外以透顶散嗅鼻。


肝阳上扰头痛:属于内伤头痛。由于情志不舒,怒气伤肝,肝火上扰;或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清窍被扰而作眩晕头痛,并且怒则加重。足厥阴肝经循胁上达巅顶,且与足少阳胆经表里,胆经经脉循头身两侧,故肝阳头痛连及巅顶或偏两侧,或有耳鸣胁痛。肝之阳亢火旺,耗伤阴液则口干面赤,热扰心神则烦躁易怒、难寐,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阳亢伤阴之象。其特点为头痛眩晕,怒则发病或加重,常兼耳鸣胁痛。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若头痛目赤,口干口苦,尿赤便秘,苔黄,脉弦数,属肝旺火盛,当清泻肝火,以龙胆泻肝汤主治。肝阳头痛,经久不愈,其痛虽不甚剧,但缠绵不已,且现腰膝痠痛,盗汗失眠,舌红脉细,为肝病及肾,水亏火旺,宜滋养肝肾之阴,用杞菊地黄丸治之。


脾气亏虚头痛与阴血亏虚头痛:二者皆属虚证。一为久病或过劳伤及脾气,皆令脾气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因而清窍不利,绵绵作痛,身倦无力,气短懒言,劳则加重;脾气虚不能充于上头则头脑空痛;脾气虚运化无力则食欲不振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无力为脾气亏虚之象。治宜补中益气,方用顺气和中汤。一为失血过多或产后失调,以致阴血不足。血虚不能上荣则头痛隐隐而作晕,面色㿠白;血不养心则心悸少寐;血虚则目涩昏花。舌淡、脉细弱为血虚之象。治宜养血为主,方用补肝养荣汤。但临床上往往气虚血虚并见,法当双补气血,方用八珍汤归脾汤


瘀血犯头头痛与痰湿犯头头痛:二者皆属实证。瘀血头痛多因久痛入络,血滞不行;或有外伤,如 《灵枢•厥病》篇所说:“头痛不可取于前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败血瘀结于脉络,不通则痛。临床特点是:“头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舌有瘀点等。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主之。痰湿头痛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调,痰浊内生,痰浊为阴邪,上蒙清窍则昏沉作痛,阻于胸脘则满闷吐涎。如《证治汇补•头痛》所说:“因痰痛者,昏重而眩晕欲吐。”治宜化痰为主,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头痛一症,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头痛多为新患,其病程较短,兼有表证,痛势较剧而无休止,可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头痛多为久痛,不兼表证,其病程较长,痛势较缓而时作时止,当辨虚实,因证而治。


头为诸阳之会,三阳经脉皆循行头面,厥阴经脉亦上达巅顶,古人常依据头痛部位来判断疾病部位。如太阳头痛,多在头脑后部,下连项背;阳明头痛多在前额,连及眉棱;少阳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及于耳部;厥阴头痛则见于巅顶,可连及目系。还有六经皆有头痛之说,但其证型,不外上述各类,结合兼症、苔脉可以鉴别清楚。

文献与评述

《素问•奇病论》:“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日厥逆。”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济生方•头痛门》:“凡痛者,血气俱虚,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阳经,伏留不去者,名日厥头痛。”

 

《兰室秘藏•头痛门》: “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

 

《临症指南医案•头痛》:“头形象天,必不受浊,今久痛有高突之状,似属客邪蒙蔽精华气血。……思身半以上属阳,而元首更为阳中之阳。大凡阳气先虚,清邪上入,气血瘀痹,其痛流连不息。法当宣通清阳,勿事表散。”

  • 陈士铎头痛验案赏析
    陈士铎是清代名医,所著《石室秘录》等,理法方药完备,“遵古训而不拘其法,师古法而不泥其方,辨证详审,处方灵活,屡出新奇”、“其于阴阳互根之阐释,五行生克之广用,鉴别诊断之明晰,随证遣药之巧妙,堪为临床...

    求道

    30

    0

  • 定时头痛案(高岱云)
    张XX,男,22岁,社员,1975年12月20日来诊。自述右边眉棱骨疼,以内眦侧鼻根凹陷处为甚,随脉搏跳动作疼,定时起止。每黎明时发作,逐渐加剧,早饭后则痛剧难忍,至午时疼止,午后至夜间则如平人,次日...

    求道

    畅读VIP

    17

    0

  • 吴茱萸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月经头痛案(孟繁甦)
    江某,女,37岁,教师,2022年9月23日初诊。主诉:经期头痛20多年,加重2年。现病史:患者自十几岁月经初潮就开始头痛,月经前后头痛明显,近2年头痛加重。头痛发作时以双侧太阳穴为甚,伴有头晕,头痛...

    求道

    68

    0

  • 范德辉:加味葛根桂枝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案
    梁某,女,时年45岁,首诊日期:2019年5月23日。  缘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曾在外院进行小针刀、推拿、正骨等治疗,症状没有缓解,完善头颅MRI、MRA、TCD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2...

    求道

    71

    0

  • 头痛发笑案(易聘海)
    张永详之妻黎某,患头痛发笑,历时三秋。或数小时一发,或一日一发,以后,或半月,或一月,或两月一发。发无定期,每感寒则易于发作,见热又稍缓解,先晕胀,渐次疼痛,甚至笑不可抑,待数小时,痛缓笑减,不药而止...

    求道

    82

    0

  • 罗仁:益气养血安神法治疗头痛案
    刘某,女,时年20岁,2019年8月8日初诊。  现病史:半月余前出现头痛不适,呈隐痛,伴疲惫乏力,面色少华,眠差。  【首诊证候】  主诉:头痛半个月。  刻下见:头痛隐痛,疲惫乏力,面色少华,眠差...

    求道

    66

    0

  • 岳美中医案五则及简析
    1、玉屏风散治疗表虚自汗证何某某,男性,39岁。于1973年4月9日来诊。其证系甲状腺肿瘤摘除后,身体较弱,为疏风活血消瘀之剂予之。4月19日复诊,自诉服前药几剂后,又服抗甲状腺西药,服后汗出不止,且...

    四君人参

    171

    1

  • 王烈泉:自拟头痛散治疗瘀血型头痛案
    刘某,女,时年47岁,2016年10月3初诊。  发病过程:左侧头痛反复发作3年,近3月发作次数明显增加,每天发作3-5次不等,发作时阵发性剧痛,面肌抽搐,流泪和流涎,每次疼痛持续数小时。经医院诊断治...

    求道

    111

    0

  • 程祖培医案:头痛
    刘某某,男,42岁,汽车司机。主诉:头痛已1年多,时轻时重,最近头痛增剧,痛时觉头部空虚不能动,动则痛甚,并影响吃饭睡眠。大便时溏,小便多。曾经西医检查诊为神经性头痛,治疗无效,转中医治疗,服药时疼痛...

    求道

    88

    0

  • 化湿浊疏经脉法治愈顽固性头痛一例(任应秋)
    赵某,女,42岁。初诊∶1974年7月4日。主诉及病史∶6年前偶因情志失畅而发头痛,疼痛虽在前额,但整个头部发胀发紧,如同紧箍一般,甚而导致牙疼、胁痛,咽干而不欲饮,眼花缭乱阵发,烦躁易怒。上述诸症,...

    求道

    77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