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两胁为足厥阴、足少阳经循行所过,故胁肋疼痛多与肝胆疾患有关。《灵枢•五邪》篇曰:“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称“胁下痛”,《丹台玉案》称“季肋痛”,《杂病广要》称“胠胁肋痛”,皆属胁痛范畴。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邪入少阳胁痛胁痛,往来塞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耳聋,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滑,脉弦。


痰饮内阻胁痛悬饮,胸肋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苔白,脉沉弦或沉滑。


肝郁气滞胁痛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疼痛每随情志的变化而增减,胸闷不舒,善太息,脘腹胀痛,饮食减少,舌苔薄,脉象弦。


瘀血阻络胁痛胁痛如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胁肋下或有积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肝胆湿热胁痛:胁肋胀痛,口苦心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黄疸,小溲黄,舌苔黄腻,脉弦滑。


肝阴虚胁痛:胁肋隐痛,其痛悠悠不休,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目眩晕,或两目昏花,视物不清,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鉴别分析


邪入少阳胁痛痰饮内阻胁痛:两证一为表证,一为里证。邪犯少阳胁痛,其发病原因有二:一为风寒之邪直犯少阳经,二为由太阳传入少阳所致。少阳经脉布于两胁,寒邪外袭,少阳经气不利,邪居半表半里。《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其辨证要点为胁痛、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痰饮内阻胁痛,多因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或为饮食劳伤,而使肺失通调,脾运转输无权,肾的蒸化失司,三者互为影响,水饮稽留,流注胁间,气机升降失调,故胸胁疼痛。《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胁痛悬饮的主要症状之一。其辨证要点有胸胁痛,气短息促,咳唾、转侧、呼吸时胁痛加重。邪入少阳胁痛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加减。痰饮内阻胁痛治宜攻逐水饮,方选葶苈大枣泻肺汤香附旋覆花汤,身体壮实者可用十枣汤


肝郁气滞胁痛瘀血阻络胁痛:二证皆为实证,一为气郁,一为血瘀。肝郁气滞胁痛,因情志不舒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失职,而致肝气郁结。《证治汇补•胁痛》曰:“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气机郁结阻于胁络,则胁肋胀痛,其疼痛随情志的变化而有所增减。而瘀血阻络胁痛,多因平素有肝气不舒或肝气郁结,病久入络,血流不畅,则瘀血停着。《临证指南医案胁痛》篇曰:“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胁络痹阻,则胸胁刺痛,固定不移。所以,二证可以从病之在气在血,疼痛性质,部位作为临床的鉴别要点。肝气郁滞胁痛以胀痛为主,疼痛游走不定,倏聚倏散,或见胸闷善太息,情怀抑郁不舒等肝气郁结的症状;血瘀阻络胁痛,多为刺痛,痛有定处,或见积块,舌质紫黯有瘀斑等瘀血的症状。气滞与血瘀可以同时并存,《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亦可以先后出现,也可有所侧重,如果胀过于痛,多偏气郁,如痛过于胀,多属血瘀。肝气郁滞胁痛治疗以疏肝理气散结为主,宜柴胡疏肝散加减,胁痛甚者加青皮、白芥子、郁金瘀血阻络胁痛,治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方选膈下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肝胆湿热胁痛与肝阴虚胁痛:一为实热证,一为阴虚证。肝胆湿热胁痛,多因湿热外侵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则生内湿,湿从热化,侵及肝胆,使肝胆失去疏泄条达之功,而引起胁痛《杂病源流犀烛》:“胠胁肋痛,肝经病也,盖肝与胆二经之脉,布胁肋,肝火盛,木气实,故流于胠胁肋间而作痛。”而肝阴虚胁痛,或因肝郁化火伤阴,或由肾阴不足波及肝阴,或因血虚不能养肝,肝阴不足,肝络失于濡养则导致胁肋隐隐作痛。《景岳全书•胁痛》篇曰:“内伤虚损,胁肋疼痛者,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辨证要点:肝胆湿热胁痛,临床多见胁痛剧烈,胸闷纳呆,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肝阴虚胁痛为胁肋隐痛,其痛悠悠不休,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或见有阴虚内热,或阴虚阳亢(口干咽燥、面部烘热、颧红、心中烦热、头眩耳鸣、视物昏花等)的症状。肝胆湿热胁痛治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龙胆泻肝汤。肝阴虚胁痛以养阴柔肝法,宜用一贯煎为主方。


胁痛一症,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证有虚实之辨,病位有气血之别。病变虽在肝胆,病机主要责之气、血两端。如《景岳全书•胁痛》云:“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或倏聚而倏散;若食积痰饮皆属有形之证,第详察其所因,自可辨识。”治疗时根据“通则不痛”的原则,祛除病邪,调畅气血,则自能取效。

文献与评述

《景岳全书•胁痛》:“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然而心肺脾胃肾与膀胱亦皆有胁痛之病,此非诸经皆有此证,但以邪在诸经,气逆不解,必以次相传,延及少阳厥阴,乃致胁肋疼痛。故凡以焦劳忧虑而致胁痛者,此心肺之所传也;以饮食劳倦而致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传也;以色欲内伤,水道壅闭而致胁痛者,此肾与膀胱之所传也。传至本经则无非肝胆之病矣。”

 

《证治汇补•胁痛》:“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风冷外侵,跌仆伤形,叫呼伤气,或痰积流注,或瘀血相搏,皆能为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杂证胁痛,皆属厥阴肝经,以肝脉布于胁肋,故仲景旋覆花汤、河间金铃子散,及先生辛温通络、甘缓理虚、温柔通补、辛泄宣瘀等法,皆治肝著胁痛之剂,可谓曲尽病情,诸法毕备矣。然其症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不可概论,苟能因此扩充,再加详审,则临证自有据矣。”

  • 刘志明:治疗肝胆病经验
    经验方1  【组成】柴胡9g,半夏9g,黄芩9g,太子参12g,白芍12g,连翘12g,栀子9g,茵陈9g,藿香9g,枳壳9g,白术12g,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各9g,甘草9g。  【功效】调和肝脾...

    求道

    畅读VIP

    21

    0

  • 项彦章治胁痛案
    里(邻里、故里)钟姓者一男子,病胁痛,众医以为痈也,投诸香姜桂之属益甚。翁诊其脉告曰:“此肾邪病,法当先温利而后竭之”,投神保丸下黑溲痛止,即令更服神芎丸。或疑其太过,翁曰:“向用神保丸,以肾邪透膜,...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6

    0

  • 武连仲教授针刺止痛十二法
    1 调神止痛法1.1 机理①神与感觉的关系,即对全身感觉调节的作用。神为人体最高统帅,主宰全身,职司运动、感觉等各种功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作出反应,即神和志的关系,故神与痛直接相关。②痛与心的关系...

    求道

    畅读VIP

    98

    0

  • 池晓玲:治疗肝硬化反复胁痛伴重度失眠症案
    周某,男,时年43岁,患者因“肝区疼痛症状反复发作6月余,伴失眠、焦虑进行性加重”于2022年1月27日到我院肝病专科门诊就诊。  【发病过程】  2014年4月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当时无不适未系统...

    求道

    畅读VIP

    60

    0

  • 疏肝理气法为主治愈胁痛两例
    例一 李某,男,63 岁。初诊∶1985年11月 19日。主诉及病史∶近半年来,胸胁肩背作痛,走窜不定,时作时休;胃脘胀满,嗳气颇多,自觉有气上冲。1985 年 7 月份曾在解放军某医院作上消化道造影...

    求道

    畅读VIP

    113

    0

  • 胁痛案(米子良)
    赵某,女,55岁。2011年3月14日初诊。患慢性胆囊炎病史十余年,近几个月纳差,胸胁疼痛加重,伴眠差,多梦,背部不适甚则疼痛。症见胸胁疼痛胀满,恶心纳呆,口干不欲饮,自觉手足肿胀,四肢关节疼痛,大便...

    求道

    畅读VIP

    117

    0

  • 自制双解散治愈胁痛一例(任应秋)
    曹某,男,29岁。初诊∶1974年9月11日。主诉及病史∶;2年前曾得肝炎,屡经治疗,肝区仍然隐痛。上月在某医院检查,谷丙转氨酶224单位,麝浊12单位,麝絮(十十十),肝肋下7.2cm。仍诊断为慢性...

    求道

    畅读VIP

    188

    0

  • 任应秋治疗疼痛经验
    1、头痛 头为清阳之府,清阳之气一受到外感或内伤的干扰,便会发生头痛。故治疗头痛,首先应辨其为外感与内伤,外感是属于风、寒、暑、湿、燥、火某种病邪?内伤是属于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何种病变?...

    求道

    畅读VIP

    263

    0

  • 经方治疗反复右胁下牵拉痛2年(曾建峰)
    患者:黄XX,男,39岁,2019-12-26首诊。主诉:反复右胁下牵拉痛2年现病史:2年来右胁下牵拉痛反复发作,有时可放射至右侧肩部,伴肠鸣,矢气多,平时恶风寒。曾做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体查:舌淡...

    求道

    畅读VIP

    191

    0

  • 略谈透穴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玉龙歌》的注解中,介绍了14种“一针两穴世间稀”的治法,是该歌诀中最宝贵的部分,大凡读过《玉龙歌》的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在临床上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针透两穴”,就是把针剌...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9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