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保胎要则(李翰卿 )
    流产的发生,主要是气血虚损,冲任不固,不能维系而坠。气虚提摄无力,血虚则灌溉不周,不能摄血养胎,造成流产。故补气血为保胎之治疗大法,再根据情况,予以止血、镇痛、解郁等,以达到标本兼顾,否则,只顾一面,...

    求道

    1

    0

  • 肝郁血虚证——逍遥散加味(李翰卿)
    【组成】 生白芍9~30g,当归6~15g,生白术6~9g,云茯苓3~9g,薄荷1.5~3g,甘草3~4.5g,柴胡1.5~4.5g。【用法】 煨姜引。用水煎服,或做成水丸用开水或姜水送服。【功效主治...

    求道

    1

    0

  • 李翰卿:肾炎的治疗方法
    肾炎的治法按病、症、方、药的体系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种:      1.宣肺发表法         病:...

    求道

    3

    0

  • 李翰卿:但愿人皆寿,何妨我独劳
    一、年少聪颖,人誉童医李翰卿先生于1892年出生于山西省灵丘县上沙坡村一个普通的家庭,幼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人友善,诚实有礼。其舅父张玉玺兼通儒医,为当地有名的秀才和名医,李翰卿在读私塾之余,常到...

    求道

    1

    0

  • 李翰卿:带下病的治疗经验
    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子宫阴道疾患。其形成如《医宗金鉴》所云:“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中五色分,青肝黄脾白主肺,衃血黑肾赤属心。”可见带下病与冲任带脉劳伤、胞宫感受风寒湿热邪气及脏腑气血偏盛偏...

    求道

    1

    0

  • 李翰卿应用大黄的经验(朱进忠)
    一、攻下通便应用大黄治疗各种兼有便秘的证时,应该充分注意:1.大黄的寒、燥、泻三个作用。即是说大黄对实热、湿热的便秘比较适宜。2.大黄的质量和加工方法:西大黄(西军)泻下通便和泻火的作用比较强,川军(...

    求道

    2

    0

  • 李翰卿:中医治病的关键是什么?(王象礼)
    1、明析夹杂,比例用药李翰卿认为,疑难疾病即慢性、危重、难治性疾病,难治在虚实寒热证夹杂。如寒中夹热、热中带寒、虚中夹实、实中带虚,还有上焦热而下焦寒、此脏实而彼脏虚等,都需要特别注意。他常说,一般慢...

    求道

    3

    0

  • 李翰卿·湿痰咳嗽治疗七法
    湿痰咳嗽是咳嗽病的一种常见证候。多因饮食生冷过度,伤及脾阳,或素体脾肾阳虚,复感寒湿之邪,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失宣降,发为痰湿咳嗽。证候表现以咳嗽、痰多而稀且易排出、胸闷、苔腻、脉滑、饮...

    求道

    4

    0

  • 李翰卿:18种癌症治疗全法
    癌症主方不变,对癌瘤副方灵活随证。癌症,即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李老认为,虽然人类至今仍未找到彻底攻克癌症的方法和药物,但对于各种癌症,如何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延...

    求道

    畅读VIP

    1

    0

  • 李翰卿运用附子经验
    李翰卿,已故著名老中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学资精深,治学严谨,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在中医研究工作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翰卿治病,用药非常精练,循规蹈矩,严于法度,从不用...

    求道

    3

    0

  • 胡希恕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胡希恕,又名胡禧绪,汉族,189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本文整理胡老辨治部分妇科疾病经验,...

    求道

    2

    0

  • 怀胎致痿案(张鹳一)
    郭XX,女,30岁。患者三年前初次妊娠两月时,即感周身疼痛,渐而两腿痿细不能履步,分娩后症减,不数日乳汁大下后病又加重,辗转多处治疗始愈。分娩二胎后病又如前,1980年9月2日来我处诊治,症见两腿肌肉...

    求道

    畅读VIP

    2

    0

  • 子瘫案(刘代庚)
    赵XX,女,28岁,农民,1976年9月20日初诊。患者五年来怀孕3次,每于妊娠两个月左右,便出现左侧肢体瘫痪,伴恶心、呕吐等。前两次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数剂而愈,无任何后遗症。此次发病已半月余,...

    求道

    畅读VIP

    2

    0

  • 绿带案(刘时尹)
    毛XX,女,35岁,工人,1981年8月15日初诊。既往患有阴道炎病史。近一年来,带多色绿,质粘稠,有秽气,时有阴痒(未查见滴虫),面色晦暗,胁肋胀满,胃脘隐痛,纳食欠馨,时有呕吐涎沫,口苦嗳气,溲黄...

    求道

    畅读VIP

    1

    0

  • 董建华:从通降论治呕吐七法
    一、清热通腑,和胃降逆法:适用于胃中积热所致的呕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  皆属于热。”“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胃为阳腑,宜降宜通。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食...

    求道

    3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