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膺十五则医案之集按(熙越)
我之前在《千年难得一遇的医案》引文中曾提及,过去数千年的中华史里,必然有无数未能留名或未能留下作品的优秀医者,吕元膺就属于后者中的其中一员。吕复,字元膺,号沧州,生活在元末明初年间。其医术高超,经史诸...


求道

1

0
吕元膺医案
医案1浙东宪使曲公病。召沧洲翁吕元膺往视。翁察色切脉。则面带阳气。寸口皆长而弦。盖伤寒三阳合病也。以方涉海。为风涛所惊。遂血菀而神慑。血为热所搏。吐血一升许。且胁痛烦渴谵语。适是年岁运。左尺当不应。其...


求道

1

0
舒驰远学术思想析略
晚清江西名医舒驰远,名诏,所著《伤寒集注》受俞嘉言影响颇深,以温阳派著称,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1强调凡病皆以阴阳六经辨证为主体舒驰远学识渊博,是继喻嘉言之后又一温热派大家。他极力倡导凡病皆以阴阳六经辨...


求道

5

0
舒驰远“治痢四纲”初探(左黎黎、王凤兰等)
舒驰远(以下简称舒氏),名诏,号慎斋学人,江西进贤人,生卒年代不详,活动于清代初中期[1]。舒氏学医于喻嘉言的弟子罗子尚,著有《伤寒集注》十卷,后附有《六经定法》《痢门挈纲》等内容。后世如火神派宗师郑...


求道

5

0
程仁甫治郁火闭经案
程仁甫治一妇,年二十余,秋生一子,次年春夏经行二次,既而不月,自以为妊。至六七月,渐渐内热口渴。八月,大热大渴。程未诊视,为用补血安胎之剂,不效。自秋徂冬,连经数医,症渐重。次年二月复诊,六脉沉数,浮...


白术
签约讲师

20

0
熊曼琪:伤寒病初起辨阴阳的要点
【原文】病有發熱恶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恶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数七、陰数六故也。(7)【提要】外感病初起分辨阴阳的要点。【释义】本条列举“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的证候特...


求道

19

0
熊曼琪内外标本结合同治糖尿病足
熊曼琪认为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主要是气阴两虚、血脉瘀塞、肢端失养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热毒为标,以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故强调标本同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既...


求道

22

0
郝万山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抑郁症经验
一、名家识病 郝万山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是心胆阳虚气虚、脑神失养、肝气郁结、神窍痰蒙。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三脏和脑神...


求道

20

0
李赛美经方辨治抑郁症六法
一、名家识病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或易怒喜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


求道

18

0
万友生: 阴火的辨证求本与遣方用药
自李杲创立了阴火说和甘温除热法后,虽历代医家在临床上用之多验,但由于李氏在理论上阐述得不够明确,甚至相互抵触,因而引起后世见解参差,论争未已,如,既指阴火为心火,又说肾火为阴火;既肯定阴火是脾胃元气虚...


求道

19

0
癫狂痫医案
01 【医案一】朱丹溪医案 丹溪治一妇人,有孕六阅月,发痫,手足扬掷(zhì),面紫黑,合眼流涎昏愦(kuì)。每苏,医与镇灵丹五十帖,时作时止,至产后方自愈。其夫疑丹毒发求治,脉...


求道

28

0
江篁南治中风案
1.上元节,这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晚上,皓月高悬,休宁县到处张灯结彩,每十步便有一个花灯架子,夜暮下花灯万盏,人头攒动。街上行人太多,比肩接踵,偶尔经过的马车不得不走走停停,为行人让道。范家老太太...


求道

27

0
气喘医案
01【医案一】朱丹溪医案 朱丹溪治一人,病喘不得卧,肺脉沉而涩。此外有风凉湿气,遏其内热不得舒。以黄芩、陈皮、木通各一钱五分,苏叶、麻黄、桂枝各一钱,生姜、黄连各五分,甘草二分,煎服数帖而愈...


求道

25

0
虚痨医案
01【医案一】虞恒德医案 虞恒德治一人,年三十岁,三月间,房事后乘马渡河,遇深渊沉没,幸马健无事,连湿衣行十五里抵家。次日,憎寒壮热,肢节烦疼,似疟非疟之状。医作虚证治而补气血,月余不效。更...


求道

24

0
暑证医案
01【医案一】 滑伯仁医案 滑伯仁治临安沈君彰,自汗如雨不止,面赤身热,口燥心烦。居楼中,当盛暑,帷幕周密。自云至虚亡阳,服术、附药已数剂。伯仁诊其脉,虚而洪数,视其舌上苔黄,曰:...


求道

25

0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