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遗书——咳嗽
咳嗽不一,所因不同也。因于风,宜辛凉以散之,前胡、紫苏、防风、葛根之属;因于寒,宜辛温以发之,麻黄、羌活、细辛之属;因于湿,宜燥之,六君子汤,或半夏、桑皮之属,或二陈汤;因于火,宜清润之,麦冬、紫菀、...


求道
畅读VIP

5

0
周慎斋说:痛风
上体风痛,保元、四物汤加凉血疏风药;下体痛,保元、四物加牛膝、木瓜、黄柏,或山药、萆薢、苡仁,去川芎。但痛即有火,上加荆芥、防风、生地、黄芩、半夏、熟地。若麻木不仁属虚,小续命汤加减。晚蚕沙去上焦风热...


求道
畅读VIP

3

0
周慎斋医案赏析——肾之脾胃虚案
一妇患痢甚,诸医皆用清凉解毒,五六日后,汤水不进,口唇痛裂,浑身大热,此肾之脾胃虚也。上身热者,皆中气虚寒,肾气不能上升也,以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加干姜、肉桂各一钱,附子钱半,人参三钱。一服觉喉中痛,少...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

0
周慎斋医案赏析——热极似水案
一少妇,夏月,卒死而气不绝,遍体冷而无汗,六脉俱伏,三日不醒,诊之无脉,无脉即宜死,三日仍不死,此是伏脉,热极似水之症也。用青布湿水盖在身上一时许,身热,连灌水三五碗,反言渴甚,再灌碗许,大汗出而愈,...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3

0
周慎斋医案赏析——脉伏似阴案
一人七月间,清晨昏晕,一日不醒,人皆谓阴症,用附子理中汤、胡椒汤俱不愈。脉沉细带伏,小便二日不解,原有房事,热从虚入,阴气加绝,宜以水救之。用新汲水连饮三碗,不言,至五碗,少睡,又饮五七碗,大汗如雨,...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

0
周慎斋医案赏析——昏睡、中热案
—女人在六月中,昏睡,不言不动,两手脉上盛下沉,此是中热,身凉不欲近衣,凉在皮肤,热在内也。用益元散,冷水调饮四五碗,仍以凉物置胸前,后发战汗而愈。《伤寒论》: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3

0
周慎斋医案赏析——发热、泄泻案
查应希,七月内感风,至八月身热不退、泄泻、喘促、脉大而豁,此肺虚而内有伏水。用五苓散加人参二钱、干姜一钱,一服而痰泻退,仍有余热,再用四君加半夏、柴胡、姜、枣,煎服愈。豁,则中空。身热、脉大而豁,为阳...


白术
签约讲师

3

0
周慎斋《脉法解》补注(王老头)
慎斋脉法流传已久,清陈嘉璴所注《脉法解》也堪称精妙。然其多在脉后缀以方、药,却易使人落入方脉对应之窠臼。夫脉,原以分析病机,进而处方,一脉可主多病,一病可见多脉,非脉与方、药一一对应。故不揣陋鄙,予以...


求道
畅读VIP

3

0
周慎斋秘传脉法
医家秘奥脉法卷(一)凡脉左手血中之气,右手气中之血。(二)左手寸心脉旺,右手尺命门脉亦旺,是心君不主令,而命门相火代之矣,宜六味地黄丸主之。如单左寸旺,为肝盛生心火,生脉散加茯神、远志、酸枣仁。相火上...


求道
畅读VIP

3

0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李具双)
病因有内外,病位有表里,病性有虚实,病状有寒热:天之六气伤人先犯三阳,邪在表;地之五行五味,人之七情忧伤先犯三阴,邪在里。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这是邪犯人体之后正常的表现。病...


求道

8

0
池晓玲:运用合方治疗肝功能异常
何某,女,时年41岁,因“反复肝功能异常9月,乏力2月余”于2012年5月18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2011年8月出现身目尿黄、尿频尿急,外院门诊查肝功:ALT 141U/L,AST 83U...


求道
畅读VIP

5

0
裴永清 论“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体会 综观《伤寒论》中的发黄证,按其病因而分,大体可归纳为四类:即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寒湿发黄。这四类发黄中,除寒湿发黄之外,它们同具有瘀热在里之机和邪...


求道
畅读VIP

13

0
论“汗出不解,非风即湿”(裴永清)
对于外感表湿者,人们多有忽视。外感表湿之人,其人头身重痛,身热不扬,汗出恶寒,胸脘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或浮细等,如果我们在临床中对于外感表湿证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沿循一般外感病的治疗方法,误以辛温发汗...


求道

15

0
裴永清:论太阳主表
外感邪气侵入,始伤肌表,正邪相争在表,是为外感表病。但从六经辨证,这又是太阳病表证。为什么外感表病又称为太阳病呢?就是因为膀胱足太阳主表,为人体之藩篱,故外邪侵入于肌表而首犯太阳,所发的外感表病又叫太...


求道
畅读VIP

16

0
裴永清:学好《伤寒论》的十三法
对于《伤寒论》的研究和应用,始自王叔和。自晋以降,继之者延至唐、宋、明、清及近代各大名家千余。其方法大抵包括整理、校勘、注释、驳谬、解惑、临床验证和发挥、方证研究等。 我吸取前人研究方法之经验,结合自...


求道
畅读VIP

17

0
课程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