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朱丹溪心理治疗医案两则

求道

浏览:13

时间:2025-09-01

以喜胜忧治忧伤肺


《丹溪治法心要·卷五》记载朱丹溪治疗陈状元之弟,因忧病和咳唾血,逢喜而瘥一案。


“一人因忧患病,咳吐血,面黎黑色,药之十日不效。谓其兄陈状元曰:此病得之失志而伤肾,必用喜解,乃可愈。即求一足衣食地处之,于是大喜,即时色退,不药而愈。


所以言治病必求其本,虽药得其所病之气宜,苟不得其致病之情,则方终不效也。”


肺主气,主宣发和肃降,忧使气闭塞不通,导致气机不畅,气滞郁结,出现咳喘甚或咳血呕吐、食欲下降等忧伤肺

之证,而喜则具有和气达志,疏通营卫的作用。


该例丹溪运用情志相胜之以喜胜忧、以火克金的方法,通过改变病人生活环境,使病人心情喜悦的情志治疗方法治疗,终获痊愈。若不查清病因之根本,用药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


以怒胜思治思伤脾


《丹溪心法·丹溪翁传》载一女子因思夫而病不食,丹溪巧妙应用以情胜情的情志治法加以治疗,以怒胜思,以喜解思,终使顽病告愈。


书中云:“一女子,病不食,面北卧者且半载。医告术穷,翁诊之:肝脉弦出左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气结于脾故耳。叩之,则许嫁,夫入广且五年。


翁谓其父曰:是病惟怒或解。盖怒之气击而属木,故能冲其土之结,今第触之使怒耳。父以为不然。


翁入而掌其面者三,责以不当有外思,女子号泣大怒,恕已进食。翁复潜谓其父曰:思气虽解,然必得喜,则庶不再结。乃诈以夫有书,旦夕且归,后三月,夫果归,而病不作”。


脾主运化,在志为思,若思虑过度,导致气机郁结,伤损脾胃,即可表现为头晕目眩、怔忡心悸、不思饮食、失眠多梦等。


此例为思伤脾而不食,丹溪先以言触之,后掌其面者三使其怒,肝木能克脾土,令脾气得以升发,继以喜告慰,解其思虑原委,病即霍然。

关联词条:

  • # 朱丹溪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此文源自 山东中医药大学 高巧林 于雷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