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吐血,是指胃、食道出血,经口吐出,多挟有食物残渣。

 

《素问》和《灵枢》中称呕血。《金匮》中称吐血。明代《医学入门》又分“成盆无声者,曰吐;成碗有声者,曰呕”,这种区分,并无实际意义。后世有的医家将咳血混称为吐血,更为不妥。因为吐血(呕血)者,血来自于胃或食道;咳血者,则血来自于肺或气管。吐血系血随呕吐物而出,出血量常较多,所谓“成盆”、“成碗”,且有胃气上逆呕吐表现;而咳血,则血常随痰而出,痰与血混,并有肺气上逆的咳嗽表现。咳与吐概念不同,可以鉴别。不可因血皆从口出,而予混同。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胃实吐血:突然吐血,量多色鲜红或紫红,夹有食物残渣,吐前多伴有烦热口渴,自觉胃脘有热上冲,或胃脘疼痛,或胸脘痞闷,胃中嘈杂吞酸,或于酒食后诱发,大便秘结或解而不畅,色黑如漆,小便色赤,唇红口臭,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肝火犯胃吐血吐血兼见心烦胸闷胁痛善怒口苦口酸,多恶梦,或见唇青,或频作呃逆,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胃脘血瘀吐血吐血其色紫黑有瘀块,伴胃脘刺痛,痛处固定,拒按,面色黯黑,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舌有紫斑,脉弦涩。


阴虚火旺吐血吐血反复不已,色红量多,多伴有五心烦热,口干欲饮,乏力消瘦,面赤心烦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见细数。


心脾不足吐血吐血缠绵不已,血色淡而不鲜,胃脘隐痛喜按,面色萎黄,气短神怯,四肢无力,惊悸少寐,饮食无味,时有大便色黑,或腹胀便溏,唇淡,舌质淡、少苔,脉沉细或细涩。


肾阳吐血吐血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血色黯淡,伴见面白息微,四肢厥冷,畏寒欲寐,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而滑,脉沉微而迟或缓。甚则面赤如妆,喘促躁烦,但六脉细数,四肢厥逆。


鉴别分析


胃实吐血肝火犯胃吐血:皆属实热证,病机为“热迫血行”,正如《济生方》所说:“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但病因不同,前者多因平素嗜酒,或恣食辛辣煎炸肥厚之品,热蓄于胃,酒热戕胃,助火动血;或外伤暑热,扰于营血,皆可导致积热成火而迫血妄行。后者多由郁怒伤肝,肝气横逆,郁而化火,灼伤胃络;或素有胃热,复加肝郁,肝经郁火助长胃热之势,迫血妄行,均可导致吐血。《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即指此证。两证的主要鉴别点是:前者,阳明实火症状(烦渴引饮、口臭便秘、脉滑数等)突出;后者,以肝胆实火(口苦口酸、脉弦数)和肝气横逆(胸闷胁痛、唇青、呃逆有声)为特征。治则,前者清泄胃热、凉血止血,以三黄泻心汤合四生丸为主方;后者以清肝凉血、镇肝降逆为主,方用张锡纯泻肝降胃汤。


阴虚火旺吐血胃实吐血肝火吐血:三者吐血病机均为热迫血行,但一为虚火,一为实火,虚实证候不同。虚证多病程长,具有反复不已的特点;而实证多为突发势急,病程短。虚证亦多由实证吐血反复发作不已而来,或因劳欲伤肾,酒色过度,损伤精血,致阴虚火动,虚火上浮,冲气上逆,血随虚火冲气而妄行,发生吐血。恰如《明医杂著》所云:“人之一身,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况节欲者少,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火旺则阴愈消,……吐血等症作矣”。阴虚火旺吐血,多有肾阴不足的临床特征,如:潮热盗汗腰痠,耳鸣,梦遗,舌质红无苔,尺脉不足等。尤以舌苔、脉象、病程为鉴别要点。治疗时,胃火肝火为实火,可用寒凉直折,而阴虚火旺吐血,为无根之虚火,不可直折,应以滋水降火为法,方选六味地黄汤加阿胶、童便。清降不可过用寒凉,应兼顾其阴分,常选玄参麦冬、藕汁、白茅根、生侧柏叶汁、羚羊角之属,虽清降而不损阴。且本证治疗时,当注意季节变化对人体阳气升动的影响,《王旭高医案吐血案》云:“节届春分,阳气勃勃升动,血证际此,稍平复盛,良以身中之肝阳,应天时之阳气上升无制,故又忽然大吐,急当休养其阴,兼以清降,所恐火愈降而阴愈伤耳。”


心脾不足吐血与脾肾阳吐血:前者多因思虑过度伤脾;或劳倦不寐损伤心脾;或因呕吐不止,胃气大伤。脾主统血,脾气虚则不能统摄血液,心主血脉,心气虚则主血无权,因而发生吐血。后者则多因前者病情迁延不愈积渐而来;或因素体阳虚,或色欲劳倦过度之人,损伤脾肾之阳,阳虚则不能摄血,故可发生吐血。脾气虚不能统血之吐血与脾肾阳虚之吐血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鉴别之处是:前者以气虚为主要见症,如气短神怯,肢倦便溏等,而后者除具前者表现外,又兼见阳虚之象,如畏寒,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脉迟等。若阳衰至极,阴寒内盛,格阳于上,则可出现头面红赤,喘促躁烦,六脉细微等格阳虚火证。前者治以归脾统血、益睥气为主,可用归脾汤;后者治当温补脾肾,固阳摄血,常用黄土汤加减。


胃脘血瘀吐血:此同胃热炽盛,肝火犯胃之吐血,皆为实证吐血,但血瘀吐血无热象。血瘀吐血可见口渴,正如《血证论瘀血》篇所说:“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此种瘀血之渴,并非因热津伤,而是瘀血阻络津不上承,亦不比胃热炽盛之口渴引饮,而是“但欲漱水不欲咽”。血瘀吐血发生之因,多由跌扑挫脑,内脏出血,血不能随经运行,阻滞经脉损伤之处,常使吐血。《血证论吐血》篇说:“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气机”,气机壅塞遂生气逆,故瘀血随上逆之气妄奔外溢,而发生吐血;或实热证(胃热、肝火等)吐血,过用寒凉,造成血凝,瘀阻络道;或气虚血瘀,阳虚血寒,皆可形成血瘀。血瘀吐血的临床特点是:血色紫挟有瘀块,多伴胃脘刺疼,疼处固定、拒按,面色黯晦,舌多见紫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止血降逆为主,方用化瘀止血汤。


吐血一症,胃实吐血肝火犯胃吐血,血色鲜红或紫红,与阴虚火旺吐血之血色无大区别,辨别要点:前者病程短,多突发暴作,而后者病程长,反复发作不已,结合临床其它兼症表现,足资鉴别。脾虚吐血与阳虚吐血,血色淡而不鲜,临床表现又与实热证迥然不同,不难鉴别。脾虚吐血,血色淡;阳虚吐血,血色黯淡,亦可区分。血瘀吐血,血色紫黑有瘀血块,不同于各种出血。

文献与评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

 

《灵枢•玉版》:“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逆也”。

  • 《李翁医记》:呕血
    庚戌(清乾隆五十五年,即1790年)冬十月蔈(末尾),余病呕血,夜呕数升,呕已而咳。或曰阴虚所为,服琼玉膏,咳益甚。余极骇,血已而咳者,多不治也。访翁,翁曰:病在湿,舒其阳则愈。咳果已。当是时,犹未信...

    求道

    畅读VIP

    35

    0

  • 疏肝清热、健脾盐肾法治愈臌胀呕血(龚志贤)
    曲某,男,47岁。初诊∶1960 年6月。主诉及病史∶患者于1960 年 3 月经北京某医院检查为食管静脉曲张,肝功异常,确诊为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1960 年 6 月由龚老诊治。诊查∶患者 10 ...

    求道

    畅读VIP

    202

    0

  • 经行吐血案。(李孔定)
    蒋XX,女,29岁。患者20岁结婚,病前曾孕二胎,均足月顺产。1974年10月值经之期,因洗衣过劳,觉胸膈有物梗阻,心烦,旋吐鲜血约20毫升。自此月经不潮,间20余日或40余日必吐血一次,每次约20~...

    求道

    畅读VIP

    104

    0

  • 阳虚吐血案(温存厚)
    友人王其仁,年甫强仕[四十岁代称],体素健壮,因患吐血之症,服滋阴清热之品,旋愈旋发,绵延两年之久,人渐虚羸,向余求治。诊其六脉沉细兼迟,此乃真阳不足,血失运化,蓄积于胃,是以作吐。不知曾服凉药否?渠...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14

    0

  • 刘蔚楚批按清代名医徐灵胎医案三(陈星谕)
    原文:平望镇张瑞五,素有血症。徐托其办事,乡城往返,因劳瘁而病大发,遂别回镇。时徐始修合琼玉膏,未试也,赠以数两而别,自此未再通音问。他年镇有延徐者,出前方,问何人所写,则曰张瑞五。问何在?曰现在馆桥...

    求道

    畅读VIP

    357

    0

  • 李东垣治虚人吐血案
    戊申年(1248年)。有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在七月中旬患脾胃虚弱的病,呼吸短促,身形憔悴。处以人参芍药汤治疗。人参芍药汤麦门冬二分(0.6g) 当归身 人参各三分(0.9g) 炙甘草 白芍药 黄芪各一钱...

    白术

    签约讲师

    特约撰稿

    畅读VIP

    301

    0

  • 叶天士活用“吐血三要”
    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中,提出了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专列“吐血”一节,记录医案199例,数量之多居所有疾病...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208

    0

  • 从自治吐血一症谈大黄黄连泻心汤
    诊余闲谈中经常听人说到“医不自治”这句话,言者信誓旦旦,听者无不点头称是。我却不以为然,常出反调,遭人讥笑。我的理论是即然能治好别人的病,就应该能治好自己的病,人家是人,已亦是人嘛;自己治不了自己的病...

    茯苓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99

    0

  • 中医辨治呕血五法
    呕血或呕咖啡色胃内容物提示胃或食道出血,多伴有柏油样便。可见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药物、酒精和应激)、消化道肿瘤等多种疾病。血常规、肝功能、病肝系列、腹部B...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50

    0

  • 读旧案悟新意(王金亮)
    蜗居家中,翻阅藏书,忽一册家父门诊记录跃入眼帘。乃细品读,几则医案理法方药很有新意,逐记录之,以图自勉。【吐血案】    刘某,女,32岁。近2日吐血频频,色鲜...

    求道

    畅读VIP

    184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