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相关条文
金匮(1条):
【16.15】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各家论述
《金匮玉函经二注》:
欲崇土以求类,莫如黄土,黄者,土之正色,更以火烧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母燥而不湿,血就温化,则所积者消,所溢者止;阿胶益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类;地黄补血,取其象类;甘草、白术养血补胃和平,取其味类;甘草缓附子之热,使不潜上。是方之药,不惟治远血而已,亦可治久吐血,胃虚脉迟细者,增减用之。盖胃之阳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诸经脉,散血积也;脾之阴不理者,非黄芩之苦,不能坚其阴以固其血之走也;黄芩又制黄土、附子之热,不令其过,故以二药为使。
《金匮要略论注》:
以附子温肾之阳,又恐过燥,阿胶、地黄壮阴为佐;白术健脾土之气,土得水气则生物,故以黄、芩、甘草清热;而以经火之黄土与脾为类者引之入脾,使脾得暖气,如冬时地中之阳气而为发生之本。
《金匮要略心典》:
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阴,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血证论》:
方用灶土、草、术健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阳;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而阿胶、熟地又滋其既虚之血。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


求道
畅读VIP

419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68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92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829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92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85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10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61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00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98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