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Gān Cǎo

别名

美草、蜜甘(《本经》),蜜草、蕗草(《别录》),国老(陶弘景),灵通(《记事珠》),粉草(《群芳谱》),甜草(《中国药植志》),甜根子(《中药志》),棒草(《黑龙江中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甘草,始载于《本经》。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洋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光果甘草(洋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①《雷公炮炙沦》:"凡使甘草,须去头尾尖处,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暴干,细锉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又先炮令内外赤黄用良。"

②《纲目》:"方书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热。"

③《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衍义》:"微凉。"

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

③《本草通玄》:"入脾、胃。"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1.脾胃气虚,可见短气倦怠、四肢无力、食少便溏等症。甘草味甘,入脾胃二经,蜜炙后补脾益气之力更佳,常用治上述脾胃气虚证,并与人参白术茯苓同用,以增强补脾益气之力,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四君子汤


2.心气心血不足,可致脉律不整、心悸怔忡等证。甘草味甘入心经而益气,可治上证。如《本草纲目•卷十二•甘草》载《伤寒类要》单用甘草水煎服,治伤寒心悸脉结代。临床多以蜜炙增强其补益之力,并与人参生地阿胶桂枝等同用,共奏益气复脉、滋阴养血之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炙甘草汤


3.脏躁证,多由心虚和肝郁所致,常见神志失常的多种症状。甘草既益气而养心,又和中缓急,故常以其为主,并配伍养心宁神的小麦和益气养血、缓急安神的大枣为治,即《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甘麦大枣汤。若再加酸枣仁柏子仁、生牡蛎、生龙骨等养心安神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4.甘草入肺能止咳祛痰,味甘又益气润肺,且性平而药力和缓,故可用治咳嗽气喘之证,无论寒热虚实及有痰无痰均宜。如《本草纲目•卷十二•甘草》载《广利方》单用炙甘草为末服,治肺痿久嗽。但多入复方随证配伍它药同用,若证属风寒袭肺者,常配麻黄杏仁生姜同用,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三拗汤;证属风热袭肺者,可配桑叶菊花桔梗杏仁等同用,如《温病条辨•卷一》桑菊饮;证属肺热者,可伍石膏麻黄杏仁同用,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麻杏甘石汤,也可再加黄芩桑白皮前胡瓜蒌等;证属肺寒痰饮者,可伍干姜细辛五味子;证属燥邪犯肺者,可合沙参麦冬阿胶、款冬等。


现代临床常以其与镇咳祛痰的中西药制成多种复方剂型应用,如甘草流浸膏、复方甘草合剂等,治各种原因所致的咳喘。


5.脾虚肝旺,可致脘腹挛急作痛。甘草味甘,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故常与芍药相须为用治上证,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芍药甘草汤。若为中焦虚寒所致者,可以上方辅饴糖,并配桂枝生姜大枣等同用,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小建中汤。若治湿热所致的泻痢腹痛,可在芍药配甘草的基础上,再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黄芩黄连,以及大黄槟榔等,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芍药汤。另,以甘草合芍药、柴胡当归白术等,又治肝郁胁痛,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逍遥散


此外,《珍珠囊》单用本品水煎服,治茎中痛。现代临床以之与乌贼骨、瓦楞子陈皮蜂蜜等同用,治消化性溃疡痛效佳。


6.血虚筋脉失养,可致四肢挛急作痛,尤以下肢多见。亦常取甘草补虚益气、缓急止痛之作用为治,并常与芍药相须为用。或再加益肝舒筋的木瓜鸡血藤等,则疗效更佳。


7.甘草甘平,生用则凉,既善解毒,又能清热,治邪毒蕴结肌肤所致的痈疽疮肿等症,单用外敷内服均效。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治代指肿痛,以甘草煎汤浸渍;《外科精要》治一切痈疽,以甘草熬膏内服;《外科大成•卷四》治丹毒,以甘草煎汁淋洗;《疮疡外用本草•甘草》治皮肤突发红肿或湿疹瘙痒,以甘草浓煎汁,用消毒纱布蘸液湿敷。常入复方应用,以提高疗效。内服治阳证疮痈,症见红肿热痛者,当与银花、连翘地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疗疮之品同用;治属阴证,症见漫肿不溃或紫暗白陷久不收口者,当与熟地肉桂鹿角胶、白芥子等同用,如《外科全生集•卷四》阳和汤。外用多与消肿解毒、祛腐生肌之品同用,如《刘涓子鬼遗方•卷五》甘草膏,以之与铅粉、当归、羊脂、猪脂为膏,外敷治疮肿,或溃后流脓不止、疼痛不已。


此外,《本草纲目•卷十二•甘草》载 《李楼怪症奇方》以甘草煎蜜外涂,治汤火灼伤;《疮疡外用本草》以之与芫花各15g煎汤外洗,治冻疮;等等。


8 .热毒蕴结上攻咽喉,可致咽喉肿痛。甘草解毒清热,治咽喉肿痛每用。若红肿不甚,可单用,或与苦桔梗相须为用,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甘草汤桔梗汤。若为热毒炽盛,咽喉红肿或生脓者,多与桔梗山豆根玄参牛蒡子等清热解毒利咽之品同用,如《张氏医通•卷十二》甘桔汤。


9.甘草的良好解毒作用,还表现在能解食物中毒、农药中毒、药物中毒等。单用,或与绿豆、黑豆、银花等同用皆可。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治食牛肉中毒,以水煮甘草汁饮服;解鸩毒及一切毒药毒,以甘草蜂蜜、粱米粉同用。《本草蒙筌》解食物或砒霜中毒,以甘草与黑豆同煎服。《健康报》(1956年 10月9 日)报道,以其与杏仁同用水煎服,治铅中毒。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甘草12g煎汤,送服滑石粉15g,每日3 次。


10.甘草味甘,还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等作用。如与附子干姜同用,能缓和附子干姜之热性,以防伤阴;与石膏知母同用,能缓和石膏知母之寒性,以防伤胃;与大黄芒硝同用,能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使泻而不速;与党参白术熟地当归等补药同用,能缓和补力,使作用缓慢而持久;与半夏干姜黄连黄芩等热药寒药同用,又能起协调作用。


此外,常以其煎汁作液体辅料,炮制某些饮片,有缓和药性、降低毒性作用。以其制成浸膏,研成细粉,用作制取膏、丸、片剂,除能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外,还有矫味、黏合作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2-6g,调和诸药用量宜小,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于中毒抢救,可用30-60g。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入清泻药中宜生用。

本品生用性偏凉,炙用性偏温,故《本草纲目•卷十二•甘草》云:“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今之临床用甘草仍宜遵循,即清热解毒宜用生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宜用炙甘草。若用于润肺止咳或缓和药性,可据情生用或炙用。


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注意:

1.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呕吐者忌服。

2.长期大量服用本品,可出现浮肿、血压升高、钠潴留、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痉挛麻木、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故不宜大量久服。各种水肿肾病高血压、低血钾、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不宜服。

3.若必须大量久服时,为预防或减轻滞钠排钾、浮肿等副反应,可配适量的泽泻茯苓等利水渗湿药同用,并宜低盐饮食。若在服用期间出现浮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减少用量或递减停用。若出现低血钾症,可予口服补钾。

4.《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云:“甘草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云:“甘草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2.《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3.《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4.《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5.李杲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宜倍用之。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

6.《汤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药用之非和也,皆缓也。小柴胡柴胡黄芩之寒,人参半夏之温,其中用甘草者,则有调和之意。中不满而用甘为之补,中满者用甘为之泄,此升降浮沉也。凤髓丹之甘,缓肾急而生元气,亦甘补之意也。《经》云,以甘补之,以甘泻之,以甘缓之。所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于此可见调和之意。夫五味之用,苦直行而泄,辛横行而散,酸束而收敛,咸止而软坚,甘上行而发。如何《本草》言下气?盖甘之味有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内可外,有和有缓,有补有泄,居中之道尽矣。

7.《本草衍义补遗》:甘草味甘,大缓诸火。下焦药少用,恐大缓不能直达。

8.《本草汇言》: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羸,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阳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又如咽喉肿痛,佐枳实、鼠粘,可以清肺开咽;痰涎咳嗽,共苏子、二陈,可以消痰顺气。佐黄芪防风,能运毒走表,为痘疹气血两虚者,首尾必资之剂。得黄芩白芍药,止下痢腹痛;得金银花、紫花地丁,消一切疔毒;得川黄连,解胎毒于有生之初;得连翘,散悬痈于垂成之际。凡用纯热纯寒之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势,寒热相杂之药,必用甘草以和其性。高元鼎云,实满忌甘草固矣,若中虚五阳不布,以致气逆不下,滞而为满,服甘草七剂即通。

9.《本草通玄》:甘草,甘平之品,独入脾胃,李时珍曰能通入十二经者,非也。稼穑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为中宫补剂。《别录》云,下气治满,甄权云,除腹胀满,盖脾得补则善于健运也。若脾土太过者,误服则转加胀满,故曰脾病人毋多食甘,甘能满中,此为土实者言也。世俗不辨虚实,每见胀满,便禁甘草,何不思之甚耶?6.《本草正》: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助参、芪成气虚之功,人所知也,助熟地疗阴虚之危,谁其晓焉。祛邪热,坚筋骨,健脾胃,长肌肉。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

10.《药品化义》: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主散表邪,消痈肿,利咽痛,解百药毒,除胃积热,去尿管痛,此甘凉除热之力也。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

11.《本草备要》:甘草,胡洽治痰癖,十枣汤甘草;东垣治结核,与海藻同用;丹溪治痨瘵,莲心饮与芫花同行;仲景有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桂枝麻黄葛根、青龙、理中、四逆、调胃、建中、柴胡、白虎等汤,无不重用甘草,赞助成功。即如后人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诸剂,皆倚甘草为君,必须重用,方能建效,此古法也。奈何时师每用甘草不过二三分而止,不知始自何人,相习成风,牢不可破,附记于此,以正其失。

12.《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凡药之散者,外而不内(如麻黄桂枝、青龙、柴胡葛根等汤);攻者,下而不上(如调胃承气、桃仁承气、大黄甘草等汤);温者,燥而不濡(四逆、吴茱萸等汤);清者,冽而不和(白虎、竹叶石膏等汤);杂者,众而不群(诸泻心汤乌梅圆等);毒者,暴而无制(乌梅汤、大黄gu虫丸等),若无甘草调剂其间,遂其往而不返,以为行险侥幸之计,不异于破釜沉舟,可胜而不可不胜,讵诚决胜之道耶?金创之为病,既伤,则患其血出不止,既合,则患其肿壅为脓。今曰金创肿,则金创之肿而未脓,且非不合者也。《千金方》治金创多系血出不止,箭镞不出,故所用多雄黄石灰、草灰等物,不重甘草。惟《金匮要略》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蒴藋细叶、桑东南根,皆用十分,甘草独用十八分,余皆更少,则其取意,正与《本经》脗合矣。甘草所以宜于金创者,盖暴病则心火急疾赴之,当其未合,则迫血妄行。及其既合,则壅结无所泄,于是自肿而脓,自脓而溃,不异于痈疽,其火势郁结,反有甚于痈疽者。故方中虽已有桑皮之续绝合创,王不留行之贯通血络者,率他药以行经脉、贯营卫,又必君之以甘草之甘缓解毒,泻火和中。浅视之,则曰急者制之以缓,其实泄火之功,为不少矣。甘草之用生、用炙,确有不同,大率除邪气、治金创、解毒,皆宜生用。缓中补虚、止渴,宜炙用,消息意会之可矣。

13.《本草正义》: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补土,《本经》所叙皆是也。又甘能缓急,故麻黄之开泄,必得甘草以监之,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走窜者得之而少敛其锋,攻下者得之而不伤于峻,皆缓之作用也。然若病势已亟,利在猛进直追,如承气急下之剂,则又不可加入甘草,以缚贲育之手足,而驱之战阵,庶乎所向克捷,无投不利也。又曰,中满者忌甘,呕家忌甘,酒家亦忌甘,此诸证之不宜甘草,夫人而知之矣;然外感未清,以及湿热痰饮诸证,皆不能进甘腻,误得甘草,便成满闷,甚且入咽即呕,惟其浊腻太甚故耳。又按甘草治疮疡,王海藏始有此说,李氏《纲目》亦曰甘草头主痈肿,张路玉等诸家,皆言甘草节治痈疽肿毒。盖即从解毒一义而申言之。然痈疡之发,多由于湿热内炽,即阴寒之证,亦必寒湿凝滞为患,甘草甘腻皆在所忌。若泥古而投之,多致中满不食,则又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14.《珍珠囊》:"补血,养胃。"

15.《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16.《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17.《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按语备注

中药十八反”中,虽有甘草海藻之说,但历代将二药同用的方剂很多,如《证治准绳•卷五•疡医》昆布散、《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发无定处》通气散坚丸、海藻玉壶汤等。近年临床报道,将二药同用治疗瘿瘤瘰疬、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症有较好疗效,均未见不良反应。有人以生甘草10g,海藻15g水煎自服,亦未见任何不良反应。但动物药理实验结果不一,多数实验证明二药同用不引起毒性相加,无任何毒性反应。而有的实验却得出二药同用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毒性增加,甚至引起实验小鼠死亡的结果。故临床如将二药同用,仍宜谨慎。

  • 黄杰熙甘草一味治血尿(郭博信)
    甘草梢为治血尿的要药,为加深读者的理解,兹举我恩师黄杰熙的一个案例,聊供参考。 那时黄师20来岁时,遇国民党军的一个师长带其10岁的儿子来诊,言其儿患尿血1年多,尿血时小便疼痛难忍,且尿到地...

    求道

    畅读VIP

    63

    0

  • 为甘草平反
    观之当下的中医临床处方,甘草已经沦为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境地,一定程度导致临床疗效下降,是因未能明晰其功效造成的。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甘草很有必要。张仲景经方中用得最多的药便是甘草,黄元御的《长沙药解...

    求道

    畅读VIP

    225

    0

  • 经方中桂枝配伍甘草的量效关系探讨(赖海标)
    桂枝辛温通阳,甘草甘缓益中,二药是仲景用药频次最高的两味药。有人统计,《伤寒论》中用桂枝41次,甘草70次;《金匮要略》中用桂枝48次,甘草76次。二药共用的则有57方。清代著名医家王子接在《绛雪园古...

    求道

    畅读VIP

    219

    0

  • 李文瑞重剂应用单味药物
    李氏在临诊中,强调辨证论治,适应结合辨病,突出主攻方向,以方小药精,治愈不少疑难病证。重用单味药,如重用柴胡、厚朴、丹皮、连翘、石韦、金樱子、甘草、葶苈子、白芍、附子等药物。   ...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275

    0

  • 张志远讲甘草,他不仅是“和事佬”,更是主药
    甘草性味甘温,补中益气,调和诸药,解毒,缓急,有“国老”之称。仲景先师十分欣赏,运用其矫味,冲淡他药大寒、过热、苦涩、辛辣气味,纠偏去弊,防止刺激口腔、食管、胃黏膜,改善服后不舒。老朽取向,第一医心脏...

    求道

    畅读VIP

    263

    0

  • 轻微食物中毒可用绿豆甘草煎汤
    绿豆100克,生甘草60克,加适量水浓煎,取其汤汁频频饮用。此方可治鱼、肉等食物中毒。此为成人剂量,应用时需注意缓缓饮服。小儿用量依年龄递减,六岁减半。轻度的食物中毒,此方完全可以胜任;重度食物中毒,...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81

    0

  • 甘草解毒救急堪任帅才
    中医俗称“慢郎中”,而作为在中医临床中岀镜率最高、有“十方九草”之称的甘草又被戏称“胡椒粉”,无论哪种汤中都可撒上一点调和调和。对此邹澍曾说:“诸方必合甘草者,始能曲当病情也”。其实乃委曲求全之结果。...

    求道

    畅读VIP

    147

    0

  • 甘草在经方表证方剂中的配伍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陶弘景曰:“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

    求道

    畅读VIP

    383

    0

  • 药证新探之:甘草
    甘草是中医处方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中药。我们有理由追问,为什么甘草应用如此广泛呢?结合现代药理学来看,是因为甘草具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抗炎作用。就临床疾病谱来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395

    0

  • 甘草在临床使用中的新评价
    汉代张仲景对甘草的性能体会得比较深刻。在《伤寒论》、《金匮要略》250多首药方中,就有120首方里用甘草。虽说多是针对里急、急痛、挛痛、厥冷、烦躁、冲逆等证而用,即《本草经》所说:“主治烦满短气,伤脏...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203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