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Shān Dòu Gēn

别名

山大豆根、黄结(《经验方》),苦豆根(《中药材手册》)。

释名

《本草纲目•卷十八•山豆根》引颂曰:“其蔓如大豆,因以为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山豆根,始载于《开宝本草》。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以及广东、江西、贵州等地。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

采制

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

③《本草正》:"味大苦,大寒。"


归经:《要药分剂》:"入心,肺、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本品能清热解毒及利咽喉、散结肿。①是治热毒蕴结而致咽喉肿痛的要药,轻者可单用煎服,并含漱;重者可配玄参射干板蓝根等,以增强疗效,或与连翘桔梗牛蒡子等伍用,如《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清凉散。②痈肿疮毒,可与金银花连翘黄连等配伍。亦用于喉癌肺癌等。③古方亦有用治湿热黄疸者,现已不甚常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9~15g;或磨汁。


外用:含漱或捣敷。


注意: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

②《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

③《得配本草》:"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3. 陶弘景:疗毒肿。

4.《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5.《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6.《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7.《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8.《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

9.《本草衍义补遗》:射干,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便毒,此足厥阴湿气,因疲劳而发,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食前服,利三、两行效。又治喉痛,切一片,噙之效。

10.《本草经疏》:射干,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别录》、甄极、《日华子》、寇宗奭、洁古(诸家所)主,皆此意也。丹溪主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悉取其泄热散结之力耳。射干虽能降手少阳、厥阴相火,泄热散结消肿痛,然无益阴之性,故《别录》云久服令人虚。

11.《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

12.《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13.《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按语备注

1.山豆根苦降泄热,主要用于咽喉红肿热痛属于实火肺热者。


2.如剂量过大,易致呕吐,如用至一两,能引起中毒而发生呕吐、腹泻、胸闷心悸


3.山豆根的来源尚有多种:

防己科缠绕性藤本植物蝙蝠葛的根茎,主销华北,东北各省;上海地区亦曾经用过。

豆科木蓝属的多种植物如多花木蓝,及宜昌木蓝等的根,在江苏、湖北、河南、山西等应用较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