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 郭贞卿先生语录
    郭贞卿(1892~1983),四川威远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博济生”医学世家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父学医,年未及笄即能代父诊疾,被乡里视为奇女子。郭先生有四优越:一是世代业医,有丰富的学术积累;二是早慧...

    求道

    31

    0

  • 郭贞卿:留一份邪气以愈病强体
    我早年跟随父亲抄方时,每见其治病大势控制后,便把重点转移到体质方面,除治疗外更是谆谆嘱咐生活中琐碎注意事宜,对此不仅不理解且不以为然。多年后自己有过几场病的切身体验,便渐渐自觉关注起生活琐碎事情与治病...

    求道

    34

    0

  • 唐太宗病痢不愈 张宝藏献方升官
    张宝藏在贞观年间担任金吾长史(为从六品官职),有次因为休假回栎阳(长安附近的县),在路上遇到有少年们打猎,将打到的野味直接野炊吃起来。宝藏靠着棵树叹息说:“我今年七十岁了,却从没这么快意地大块吃肉大碗...

    求道

    64

    0

  • 【夏至】阳之极,一阴生
    从万物运行规律的本源出发,以“易经十二消息卦气图”为背景,从二十四节气的缘起开始,遵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清晰对应人生不同阶段的生命节点,关照我们如何顺应天地宇宙运行的大道,提...

    求道

    32

    0

  • 王日休《劝医》
    进士王日休①《劝医》云: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以结人缘,以积己福,冥冥中自有佑之者。若乘人之急,切意求财,用心不仁...

    求道

    126

    0

  • 《龙舒净土文》劝医者(王日休)
    【原文】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以结人缘,以积己福,冥冥中自有祐之者。若乘人之急,切意求财,用心不仁,冥冥中自有祸之...

    求道

    35

    0

  • 孙思邈:疏通月经治眼疾
    唐朝皇妃术才人患有眼疾,众医不能疗治,或用寒药,或用补药,反而使脏腑愈加不和。皇上召孙思邈诊治,孙曰:“臣非眼科专家,乞求不要完全责于臣。”皇上降旨曰,有功无过。孙乃诊之,肝脉弦滑,认为不是积热,乃是...

    求道

    33

    0

  • 中华先医丨姚僧坦
    姚僧坦,字法卫,《周书》卷四七、《北史》卷九〇有传。《周书》作姚僧垣,载之尤详。近世中华书局刊行二十四史,乃据《周书》以校改诸书,故今世多称姚僧垣。唐初姚思廉著《陈书》,撰父传,言及其祖,历代传本皆作...

    求道

    52

    0

  • 《四川名医传》 黄济川
    黄济川,生于1861年,四川内江县人。他出身于贫苦家庭,少年时代除帮助家里干些农活外,断断续续读过几年私塾,16岁开始学木匠,后以做木工为生。黄济川27岁时,痔疮发展严重,穿孔7处,起居不便,四外就医...

    求道

    124

    0

  • 柴瑞霭:我的学医之路
    鉴于成长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和特定家庭,我学习中医的路径,应该说是经历了四种教育形式:一是家学的熏陶,二是师承教育,三是大学院校的教育,四是自学。这四种形式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我觉得家庭的影响、家学...

    求道

    89

    0

  • 柴瑞霁丨柴氏医家,医传四世,在山西有“南柴”之誉
    柴瑞霁,字晴初,男,生于1955年,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人,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原任山西省运城地区卫生学校校长,山西省运...

    求道

    76

    0

  • 张有章与《伤寒借治论》(郭华 杨秀敏)
    郭华 杨秀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摘要:民国医家张有章,字文希,为湖北广济人。张氏曾做过税官,亦曾做过医官,1919年张氏奉职来到北京工作,在京师融会中西医学讲习所主讲《伤寒论》。其著作...

    求道

    75

    0

  • 何元长:生死一言
    【原文】何元長①為人狀貌修偉,赤髭須,兩目閃閃如電,而性和易近人。病者自遠方來診,其脈即危不治,必婉言以慰之。俟其出,則私告其從者而反其幣⑤,曰:“彼自遠來,生死視我一言,質言之,是趣之死也。”窶人來...

    求道

    87

    0

  • 一颗赤诚心,深耕五十载——记中药鉴定专家孙宝惠教授
    高大的身躯,满头白发,一腔热血,这是弟子们对孙宝惠的普遍印象。孙宝惠,主任中药师,从事中药鉴定工作50余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中医学院客座教授。“高兴是一时,惆怅是一生。”...

    求道

    84

    1

  • “用针如神,医技似仙”是吾师的真实写照——诸云龙教授半个世纪的传奇故事
    吾师诸云龙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三批、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香港国际丹溪学术研讨会常务理事,河...

    求道

    117

    0

  •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