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Dà Jǐ

别名

下马仙(《纲目》)

释名

《本草纲目•卷十七•大戟》:“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今俚人呼为下马仙,言利人甚速也。”

来源及植物形态

大戟,始载于《本经》。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主产于江苏。


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采制

大戟: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


大戟:取大戟段或片,加醋浸拌,置锅内用文火煮至醋尽,再炒至微干,取出,晒干。(大戟100斤,用醋30~60斤)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大戟于槐砧上细锉,与海芋叶拌蒸,从巳至申,去芋叶,晒干用之。"

②《纲目》:"凡采得大戟以浆水煮软,去骨晒干用。海芋叶麻而有毒,恐不可用也。"

③《本草通玄》:"大戟用枣同煮软,去骨,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甘,大寒,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大毒。"


归经:入肺、脾、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肾、肝。"

②《本草通玄》:"入肝、膀胱。"

③《得配本草》:"入三阴,足太阳经。"

功能主治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痈肿;瘰疬


1.大戟逐水作用,类似甘遂而力稍逊,亦适用于身面浮肿,大腹水肿及胸胁停饮等症。《活法机要》治水肿腹大,用大戟大枣同煮,去大戟不用,食枣。《圣济总录•卷八十》大戟散,以其配干姜;《本草纲目•卷十七•大戟》简便方以其配木香,皆为治水之方。再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十枣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五•攻阵》引刘河间方舟车丸等,均大戟甘遂芫花等逐水药同用。目前临床亦有用单味大戟煎服或研末吞服,治疗肝硬化腹水


2.大戟有消肿散结之功,可治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内服或外敷均可。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汤剂,1.5~3g ;散剂,0.5~1g。醋制以减低毒性。


外用:适量,研末或熬膏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

1.大戟等逐水药,药力峻猛,宜于腹水实证。凡病程较短,正气尚未过度消耗,饮食未减,而腹胀殊甚,腹水持续增长,尿少便秘脉象有力者,可暂用攻逐,以缓其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程。但必须衰其大半而止,切不可过剂,以免伤败元气,而致出现昏迷、出血之变。

2 . 腹水证不宜连续攻下。为了避免损伤正气,可运用补脾扶正药物交替服用。

3 .大戟对消化道有较强的刺激性,服后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用枣汤送服或研末装胶囊吞服,可减轻反应。

4 . 对于正气虚弱,饮食甚少,脉象细弱,或有出血倾向,或曾并发过上消化道出血,有溃疡病、严重心脏病及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孕妇均忌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2.《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3.《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


4.《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


5.《纲目》:大戟,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地绵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韧如绵,甚峻利,能伤人,弱者服之,或至吐血,不可不知。.....控涎丹,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涎、为涕、为癖。大戟能泄脏腑之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


6.《本草经疏》:大戟,苦寒下泄,故能逐诸有余之水。苦辛甘寒,故散颈腋痈肿。又:大戟,阴寒善走而下泄,洁古谓其损真气,故凡水肿不由于受湿停水,而由于脾虚,土坚则水清,土虚则水泛滥,实脾则能制水,此必然之数也。今不补脾而复用疏泄追逐之药,是重虚其虚也,宜详辨而深戒之。惟留饮、伏饮停滞中焦及元气壮实人患水湿,乃可一暂施耳。


7.《本经逢原》:大戟,性禀阴毒,峻利首推,苦寒下走肾阴,辛散上泻肺气,兼横行经脉,故《本经》专治十二水,腹满急痛等证,皆浊阴填塞所致,然惟暴胀为宜,云中风者,是指风水肤胀而言,否则传写之误耳。


8.张寿颐大戟,《本经》谓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盖谓十二经之水湿积聚,以致外肿内满,而为急痛耳。然苟非体充邪实者、亦不可概投。'中风皮肤疼痛'六字,当作一句读,盖指风湿热之袭于肌腠者,则辛能疏散,而苦寒又专泄降,是以治之,非泛言外受之风寒,石顽谓指风水肤胀,亦颇有理。吐逆,是指水饮停于上焦,而不能下泄以致上逆者,此以辛苦泄破,通达下降,是以主之。《别录》主颈腋痈肿,皆痰饮凝络之症治。头痛,亦指饮邪凝聚,水气上凌者而言。发汗,则驱除水湿之溢于肤腠者耳。利大小便,固通泄攻破之专职矣。


9.《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10.《医学启源》:"泻肺。"


11.《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12.《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13.《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1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按语备注

历代《本草》所载大戟,品种亦不止一种,但大多数是大戟大戟属植物。如《蜀本草》中所述的大戟,《本草图经》的"滁州大戟"、"并州大戟"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大戟"所述的形态都和大戟大戟近似。此外,《本草图经》中的"河中府大戟",似为豆科植物;《纲目》所称的"北方绵大戟",似即今之绵大戟(参见"狼毒"条);至于茜草科的红芽大戟,《本草》中未见收载,但为目前大戟药材中使用最广的一种。过去两者常相混用。考古代本草记载和方书中所用者均为大戟科的京大戟,红大戟近代才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已将这两种药物分别收载。


大戟的功效用途,与京大戟相似,但泻水力与毒性较轻。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