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昏迷,是指神志模糊,不省人事,甚至昏睡不醒,呼之不应的症状。又称为 “神昏”、“昏冒”、“昏蒙”、“昏愦”、“昏不识人”。《素问》称 “暴不知人、“不知与人言”等。

昏迷常见于外感热病重证,内伤杂病的中风、厥证等。久病重病,精气耗竭,亦可出现神昏,病属危候。其病变主要在心,心主神明,病邪蒙蔽心窍,上扰神明以及阴虚阳脱,心神耗散,皆可使神明失用而致神昏。

昏迷应与嗜睡相鉴别:神昏是神志模糊,不省人事,呼之不应;而嗜睡神志清醒 ,唯精神困顿不振,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

昏迷亦不同于“晕厥”,前者人事不省,时间较长,不易迅速复苏;后者突然昏倒,神识昏迷,时间较短,移时逐渐苏醒。“尸厥”、“大厥”和 “煎厥”的神识不清,常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状如昏死,经久不能苏醒为特点,故亦属神昏范畴。 “气厥”、“血厥”、“痰厥”、“食厥”的神志改变多为一时之神识不清,故归属 “晕厥”。

妇女 “热入血室”、“子痫”以及 “小儿惊风”所致之神昏,将在有关条中介绍。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热陷心包神昏: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目赤唇焦,舌强语謇,发疹发斑,四肢厥冷,溲赤便结,舌质红绛,脉洪而数。

腑热熏蒸神昏:神志不清,谵言妄语,循衣摸床,高热或日晡潮热,面红目赤,腹部胀满,按之坚硬,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小溲黄赤,舌苔老黄,焦燥起刺,脉洪大或沉伏有力。

热毒攻心神昏:壮热昏谵,头面红肿,咽肿喉烂,衄血便血,斑疹紫黑,疮疡或丹毒漫延,流注四窜,舌绛苔焦黄或生芒刺,脉滑而数或六脉沉细而数。

暑邪上冒神昏:猝然昏仆,身热肢厥,面色潮红,或见面垢,气粗如喘,冷汗不止,小便短赤,脉虚数而大。

湿热蒙蔽神昏:身热不扬,口苦粘腻,渴不欲饮,面目发黄,四肢困重,胸腹痞闷,下痢赤白,渐致神识昏沉,时明时昧,或昏迷不醒,舌红苔黄垢腻,脉濡细或滑数。

热盛动风神昏:高热抽搐,神识昏迷,灼热肢厥,角弓反张,颈项强直,两目上翻,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脉弦数。

阴虚风动神昏:时有头晕眼花,肢体麻木震颤,进而突然昏倒,言语謇涩,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风痰内闭神昏: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震颤抽搐,口角流涎,喉中痰鸣,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舌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乘心神昏:神识不清,谵言妄语,狂躁不安,舌謇短缩,身体灼热,少腹硬满,面唇爪甲青紫,大便色黑易解,小溲尚清,舌质紫黯,脉沉涩。

阴竭阳脱神昏:昏糊不醒,汗多肢温,呼吸短促,逐渐转为面色苍白,气短息微,汗出粘冷,四肢厥逆,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微欲绝,或虚细无根。

内闭外脱神昏:神志昏乱,身热蒸手,呼吸气粗,鼾声大作,目闭口开,撒手遗尿,汗出面白,四肢厥冷,舌红或淡红,脉沉伏,或虚数无力。

鉴别分析

热陷心包神昏:此证主要由温热之邪燔灼营血,内传心包所致。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其中尤以“逆传心包”者表现为著。根据病邪所在部位,其神昏又有“热在营分”和 “热在血分”之异。临床应加以区别:①热入营分,使营阴受损,故出现身热夜甚,斑疹隐隐,舌绛无苔,脉象细数等症状。热入血分神昏,除有邪在营分的症状外,尚有吐血、衄血、尿血、蓄血以及发疹发斑,其斑色紫,形如点状等表现。②舌为心之苗,热入血分,火热炽盛,热灼津液,聚生痰浊,痰火阻于心窍,则舌强语謇;邪热闭遏于内,阳气不能外达,则四肢厥冷,而热在营分,多无这些表现。③神昏程度二者亦有差别,热在营分,仅为营热上扰,故神昏不重,或有时神志尚清。热在血分,神昏较重。热在营分,治以清营泻热,醒神开窍,方用清营汤,送服紫雪丹等。热在血分,治以凉血解毒,清心醒神,用犀角地黄汤,送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腑热熏蒸神昏与热陷心包神昏:二者均为实证、热证,故均有实热证的一般表现,如身热面赤,烦躁多言,唇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但病因病机各异。腑热熏蒸神昏,为热邪入里已深,与积滞相结,而成阳明腑实,燥热之气挟浊气上冲,熏蒸于上,扰及神明。热陷心包神昏,乃由温邪内陷,神明被蒙。腑热熏蒸神昏,多发于午后,或以午后为重;神昏与便秘密切相关,便秘之时,胃肠为燥实阻滞,腑气不通,浊毒之气上蒸,扰及神明,故便秘越重,神昏越重。而热陷心包神昏,则是昼轻夜重。虽然亦可出现便秘,但不是构成神昏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温热之邪)。此外,热陷心包神昏,有发疹发斑,舌质红绛或紫绛。而腑热熏蒸神昏,则见阳明实热之征,苔必老黄。治当苦寒夺下,泻热通便,可选用大、小承气汤。只要腑热已清,肠燥自去,邪不上冲,神乃自宁。

热毒攻心神昏与暑邪上冒神昏:病因病机及表现均不相同。热毒攻心神昏,为火毒时疫之邪,内陷走黄,扰营败血,传入心包,神机不运。其神昏程度较深,并见有毒壅上焦,毒燔气血,流注四肢,余毒伤阴等种种表现,多见于大头瘟、发颐、疔疮走黄等病。而暑邪上冒神昏,仅见于夏热炎暑,由于暑邪内袭,耗气伤津,气津暴脱,乱其神明。除神昏外,并兼见身热面垢,气粗如喘,冷汗不止,四肢厥逆,脉虚大而数等症。热毒攻心神昏,治在清解气分热毒,醒神开窍,可用大剂清热解毒之品,方用犀角地黄汤或清温败毒饮,送服安宫牛黄丸。余毒伤阴者,肾精被耗,元神失养,则应滋养阴液,用加减复脉汤随证化裁。暑邪上冒神昏,治以辛凉开窍,方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

湿热蒙蔽神昏与风痰内闭神昏:两证均属实证,皆为实邪闭窍而致神昏,但病因有别。前者为湿热之邪郁阻气分不解,酿蒸痰浊,蒙蔽心窍而成;后者以风痰为患,恙由素体痰盛,又感风邪,或阳偏亢而生内风,风阳挟痰,内扰心窍,出现神昏。湿热蒙蔽神昏,常时清时昧,呈蒙胧状态,且伴身热不扬,肢体困顿,漫赤目黄如橘子色,或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舌苔黄腻湿热症状;风痰内闭神昏,兼见肢体震颤抽搐半身不遂、口吐白沫等风气内动的症状。因此,二证从病机特点,临床表现上容易鉴别。湿热蒙蔽神昏,治宜清热化湿,豁痰开窍,方选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等;风痰内闭神昏,治宜平肝熄风,涤痰开窍,方选涤痰汤天麻钩藤饮等。

热盛动风神昏与阴虚风动神昏:皆属内风,但一为实热证,一为本虚标实证。热盛动风神昏,伴有明显高热,痉厥,角弓反张,面红目赤等症。其病机为:热邪太甚,燔灼肝经,扰及神明。而阴虚风动神昏,则以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等气血逆乱,经络阻滞的症状为主。其病机为:肝肾阴虚,虚阳妄动,上冲巅顶,扰乱神识。热盛动风神昏,治在清热熄风,醒神开窍,方用羚角钩藤汤配以紫雪丹。阴虚风动神昏,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方选大定风珠汤,或天麻钩藤饮

瘀血乘心神昏:辨证要点在于除有神昏之外,必有瘀血的见症,诸如口唇爪甲青紫,少腹硬满,大便色黑,小便清长,舌质紫暗,有瘀点;有些病例,在神昏阶段尚难判定是由瘀血所致,但当黑便自下,下后神志渐清,方才证实神昏乃血结瘀阻所致。本证多为热入营血,血热互结,瘀阻于心;或产时感受邪毒,邪血相搏,瘀血不解,血瘀气逆,迫乱神明;或死血留于心孔,神机失灵。瘀热阻窍,热入血室,真心痛的神昏,均属此类。瘀热阻窍,则见谵言妄语,身体灼热;热入血室,则常常寒热如疟,经血紫黑有块;真心痛,则见心痛暴作,面青气冷。凡此种种,临证时要详加鉴别。治疗方面,当以通瘀开窍为主,酌情选用犀地清络饮、血府逐瘀汤,产后瘀血冲心,可用桃仁承气汤加减。

阴竭阳脱神昏与内闭外脱神昏:一为虚证,一为虚实夹杂证。阴竭阳脱神昏,多由失血过多,致使气随血脱;或泻下频频,脾气衰败竭绝;或大汗之后,津气内竭。内闭外脱神昏,则因邪气过盛,内蒙清窍,同时正气耗散,神不守舍。阴竭阳脱神昏,开始多有手足温暖,汗热而咸,渴欲饮冷,呼吸气粗,舌红而干,脉数无力等亡阴证,继之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气短息微,脉微欲绝等亡阳证。至于亡阳导致亡阴者,一般较为少见。内闭外脱神昏,脱闭并见,除有邪热,痰浊,瘀血为患之象(身热,痰鸣,大便色黑等)外,尚有亡阴亡阳之证,可资鉴别。阴竭阳脱神昏,当回阳固脱,益气敛阴,随证选用参附汤四逆汤生脉散。内闭外脱神昏,则宜脱闭兼施,若闭证为主,则开闭为先,并兼扶正;脱证为重,则急当固脱,并要注意祛邪。临证之时,当应识别主从,辨证论治

神昏一症,虽然病机复杂,表现多端,但既已昏迷之后,不外乎分辨其属于“闭证”和 “脱证”。闭证是以神昏时牙关紧闭,肢强拳握,面赤气粗,痰涎壅盛等为其特点。《类证治裁》曰:“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为闭证。”脱证是以目合口开,手撒遗尿,鼻鼾息微,汗出肢冷等为主要表现。《杂病源流犀烛》:“脱绝者何,经曰:口开者心绝,手撒者脾绝,眼合者肝绝,遗尿者肾绝,声如鼾者肺绝,皆由虚极而阳脱也。”闭证必须开闭通关;脱证则要回阳固脱。两者大相径庭,不应混同。

文献与评述

《证治要诀•湿辨中伤》:“风寒暑湿,皆能中人,惟湿气积久,留滞关节。故能中,非如风寒暑湿之有暴中也。中湿之证,关节痛重,浮肿喘满,腹胀烦闷,昏不知人,宜白术酒。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状类中湿,名日破伤,宜白术酒。”

 

症因脉治•瘴疟》:“瘴疟之症,症发之时,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喑,此瘴毒疟疾之症也。瘴疟之因,山岚溪涧之间,湿毒蒸酿之处,瘴气入人脏腑,血聚上焦,败血淤于心窍,毒涎聚于肝脾,则瘴毒疟疾之症作矣。”

 

《杂病源流犀烛•寒病源流》:“寒厥暴亡,亦积寒病也,与中寒异,盖中寒之寒,非尽积久。随中随发寒厥之寒,乃由久伏寒邪于内,而复有新寒以触之,遂厥而暴亡。故其症状,虽皆口噤四肢强直,昏不知人,而其原,实一为即发之病,一为久而触发之病。”

 

温热论》:“夏月热久入血,最多蓄血一证,谵妄神昏,看法以小便清长,大便必黑为是。”

  • 清热化湿、解毒开窍法治愈肝昏迷一例(谭日强)
    王某,男,28 岁。初诊∶1959年2月 5 日。主诉及病史;曾因"肺结核"住某疗养院疗养,肺病灶已近钙化,1959年2月5日,其妻来舍,具述患者于元月28日突然畏冷发烧,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

    求道

    畅读VIP

    74

    0

  • 续命汤治疗持续高热、意识障碍一案(孟繁甦)
    患者男,54岁,因“过劳并误服过量精神病药物后出现意识变差、血压低”收入重症医学科。经治疗后,呼吸循环稳定,转出至普通病房。患者于2019.4.-2019.5.持续高热,最高体温40.2℃,呈浅昏迷状...

    求道

    畅读VIP

    198

    0

  • 民国名医刘蔚楚经典医案之八:肝燥风动昏晕案(赖海标)
    原文:妇科新产肝燥风动昏晕案鲍侣舫翁之次媳,年二十,居广东香山县。病起于新产三朝,头痛烦渴,肝燥上升,风邪煽动,昏鹜綦危。鲍侣舫翁余友也,其次媳新产头痛,旋则昏眩,手足瘈疭,面深红如嘴,脉浮弦,重按鼓...

    求道

    畅读VIP

    446

    0

  • 王新陆运用枳实栀子豉汤治疗高热神昏
    王新陆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笔者侍诊左右,现举老师...

    求道

    畅读VIP

    313

    0

  • 陈伯坛治疗不省人事二则(赖海标)
    陈伯坛医案:案一:夜半昏迷男子吴某,年四十许,每于睡至夜半,忽然昏迷不知人事,一、二时后渐苏醒,如是者屡见,医者皆不知为何病,先君诊之,脉弦大,断曰: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求道

    畅读VIP

    273

    0

  • 谢海洲治疗厥证案
    患者姓名: 李某 男 61岁就诊时间:2004年7月5日 主诉: 昏迷3月现病史: 表情呆滞,呼之不应,言语不能,鼻饲饮食,双下肢偶有不自主活动,二便失禁,低烧T37.5~38.2度;舌暗淡苔白,右脉...

    求道

    畅读VIP

    207

    0

  • 大柴胡汤一剂治愈12天反复高热
    山东妪,80余,近日买菜受热汗出得病,病发昏迷入院,呕吐,右侧头部痛,反复发热,大汗出湿透全身,大渴引饮,每日大小便4-5次,输液12天,输液时短暂控制,每天下午4点左右又开始发热。有糖尿病史,初时西...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12

    1

  • 王玉生治疗高烧昏迷抽搐案
    山东省德州市名中医王玉生临床治疗急症有良好疗效,笔者跟师期间整理其早年治疗高烧昏迷抽搐案一则如下。张某某,男,4岁。1972年8月28日初诊,家住山东省夏津县雷集公社冯堂村。患者不明原因5天前突发高烧...

    茯苓

    畅读VIP

    221

    0

  • 己椒苈黄丸治昏迷(肺性脑病、呼吸性酸中毒)
    唐祖宣医案:马某某,男,44岁,于1976年6月16日诊治。有肺心病史十余年,近半年来咳逆喘促,时呈昏迷状态,西医诊断为呼吸性酸中毒,静脉注射葡萄糖,碳酸氢钠等,症状缓解片刻,旋即恢复原状。证见:面色...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264

    0

  • 赤丸治风痰内动
    石季竹医案:石某某,男,4岁。患结核性脑膜炎而入院治疗。请石季竹老师中医会诊:患儿昏迷不醒,痰声漉漉,双目斜视,四肢厥冷,时而抽搐。苔白微腻,指纹青黯。乃属痰浊蒙闭心包,肝风内动。宜《金匮》赤丸方损益...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321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