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杂病源》一卷,清·徐大椿著。本书共收载论文包括阴阳、命门、君火相火、六要、表证、里证、寒热、寒热真假、虚实、治法、气味等十一篇。其中除治法、气味两篇不涉及病因病机和辨证外,其余九篇在对有关杂病病源的认识、病机的分析及辨证的关键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对读者很有启发和借监作用。在对生理功能方面亦有阐发,如论命门,指出命门为元气之根。又曰:命门有生气,即阳和不息之机也,无生则无命矣!于此可悟赵养葵治慢性杂病常以六味、八味加减调治的机理所在。其论君火相火一文,有:情欲之火,邪气也;君相之火,正气也。正气之蓄,即为元气;邪火之动,则伤正气,是为元气之贼。此论较之东垣所谓“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的论说,在概念上要清楚得多。在辨证方面,其论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证,均能从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与体征等,来辨别其真假,可谓剖析毫微,使假象无可遁形。又如论虚实提出了“虚实之要,莫逃乎脉”的论点。凡此等等,议论精辟,堪为临床者的金科玉律。唯此书中亦有可商榷者。如在《命门》与《治法》两文中所论及的对“甘温能除大热”的认识,则与东垣所论的病机与治法不符。读者对此,可进一步加以研讨。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