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晕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移时方苏为特征的一种症状;醒后无失语、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内经》中的“薄厥”以及后世的“郁冒”、 “气厥”、 “血厥”、 “痰厥”、 “食厥”、“暑厥”、“酒厥”、“昏厥”、“昏晕”、“昏仆”等皆属晕厥范畴。

 

晕厥与“神昏”不同,后者为持久而不易复苏的神志昏乱。晕厥与“眩晕”有别,眩晕是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但无神志不清。痫证之昏仆,虽然移时逐渐苏醒,但发则四肢抽搐,口眼相引,口吐涎沫,与晕厥不同,应予区分。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气虚晕厥:突然昏仆,面色㿠白,怠惰乏力,气息微弱,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弱。

血虚晕厥:突然晕厥,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无华,心悸多梦失眠,头晕眼花,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脉细数无力。

血气上逆晕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双手握固,呼吸气粗,面赤唇紫,舌红或紫暗,脉沉弦。

阴虚肝旺晕厥: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急躁易怒,眩仆不语,面红目赤,四肢颤抖,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痰浊上蒙晕厥头重昏蒙,嗜睡困乏,突然晕仆,不知人事,喉有痰鸣,鼾声如锯,呕吐涎沫,四肢厥冷,苔白腻,脉弦滑。

暑邪中人晕厥:卒然昏倒,气喘不语,身热肢厥,冷汗不止,面色潮红或苍白,牙关微紧或口开,舌红而干,脉洪数或虚数而大。

鉴别分析

气虚晕厥与血虚晕厥:均为虚证,但一为气虚,一为血虚。气虚晕厥,每因元气亏耗,致使阳气消乏,宗气下陷,脾气不升,则突然昏仆;血虚晕厥,则由大崩大吐,或产后、外伤失血过多,以致气随血脱,神机不运。气虚晕厥,多诱发于烦劳过度(劳则气耗),或悲恐之时(悲则气消恐则气下);血虚晕厥,则多见于突然站立或坐起,或失血之后。气属阳,阳气虚弱,失于温煦,则四肢厥冷;不能卫外,则自汗出;宗气下陷,则呼吸微弱,短气不足以吸,或气息将停,醒后语声低怯;气不帅血,血脉凝涩,则面唇青紫;故四肢厥逆,汗出粘冷,气短息微,面唇青紫等症,是气虚晕厥的主要表现。血属阴,阴血不足,血不上承,则面色苍白,唇淡无华,是血虚晕厥的主要见症。二者舌脉亦不相同。气虚晕厥,治在补气回阳,方用回阳救急汤;血虚晕厥,治当益气敛阴,补养气血,方用生脉散人参养荣汤加减。

血气上逆晕厥与阴虚肝旺晕厥: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血气上逆晕厥,每因恼怒伤肝,气机逆乱,血随气升,并走于上,扰乱神明。 《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荒于上,使人薄厥。”阴虚肝旺晕厥,则由谋虑太过,忧郁不决。暗耗肝阴,或肾阴素亏,不能养肝,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晕厥。前者是情志过极,气逆血升,属于实证;后者为阴虚阳亢,属于本虚标实。血气上逆晕厥,病人体质壮实,发病急骤,突然昏仆。见有牙关紧闭,胸满气急,四肢厥冷,面赤唇紫等表现。苏醒后往往哭笑无常,且情志改变之时,反复发作。而阴虚肝旺晕厥,病人体虚羸弱,平素头胀耳鸣,两目干涩,面颊潮红,盗汗遗精,每逢情绪激扰而诱发晕厥。二证之舌与脉亦不相同。血气上逆晕厥,舌红或紫暗,脉沉弦;阴虚肝旺晕厥舌光无苔,脉弦细数。血气上逆晕厥,治在疏肝降逆,活血通瘀,方用通瘀煎合逍遥散;阴虚肝旺晕厥,治宜育阴潜阳,补益肝肾,方用知柏地黄丸

痰浊上蒙晕厥与暑邪中人晕厥:二者均为实证,但病因病机及表现各不相同。痰浊上蒙晕厥,是由于痰湿素盛,复因恼怒,气逆痰壅,清窍被蒙。暑邪中人晕厥,则因暑邪内袭,热郁气逆,闭塞清窍,扰乱神明。痰浊上蒙晕厥,发病前多有先兆症状,如头晕目眩,如坐舟车,动则眩晕更剧,或恶心呕吐头重如裹,继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间痰鸣,呼吸气粗,口角流涎,后渐苏醒,晕厥一般不重,但易反复。而暑邪中人晕厥,多在炎热酷暑之日,或高温作业之时,突然晕厥。病人牙关紧闭,身热面赤,甚则谑妄,脉洪数。若内闭外脱,还可见有面色苍白,冷汗不止,四肢厥逆,撒手口开,脉虚数大。痰浊上蒙晕厥,治宜行气豁痰,方用导痰汤。暑邪中人晕厥,治宜辛凉开窍,方用紫雪丹;内闭外脱者,当应脱闭兼治,方用生脉散白虎汤加减。

晕厥一症,虽然见于多种证候,但总的来说,不外乎虚实二证。实证者,大凡气盛有余,气逆上冲,血随气升,或气逆挟痰,或暑邪郁冒,致使清窍闭塞,发生晕厥虚证者,多因气血不足,清阳不展,血不上承,精明失养所致。实证则形体壮实,气壅息粗,口噤握拳,脉沉实或沉伏。虚证则体虚羸弱,目陷无光,面白息微,汗出肢冷,舌淡,脉微或细数无力。《证治汇补•厥症》:“厥而口噤牙闭者,实厥也。厥而口张自汗者,虚厥也。”实证晕厥,治宜祛邪醒神开窍;虚证晕厥,治在补养气血以挽厥逆。

文献与评述

《医贯•主客辨疑》:“有人平居无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寤。此由出汗过多,血少气并于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日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宜白薇汤仓公散。”

 

《景岳全书•厥逆》:"酒厥之证,即经所云热厥之属也。……轻者犹自知人,重者卒而运倒,忽然昏愦,或躁烦,或不语,或痰涎如涌,或气喘发热,或咳嗽,或吐血。但察其大便干燥,脉实喜冷者,此湿热上壅之证,宜以抽薪饮之类,疾降其火。”

 

《证治汇补•厥症》:“蚘厥者,其人素有食蚘在胃,又犯寒伤胃,或饥不得食,蚘求食而上攻,或外感证不应发汗而妄发其汗,以致胃气虚寒,虫上入膈,舌干口燥,漱水不咽,烦躁昏乱,手足厥冷,不醒人事,甚至吐蜕,宜理中安蚘汤。”

 

《景岳全书 •厥逆》:“色厥之证有二,一曰暴脱,一曰动血也。凡色厥之暴脱者,必以其人本虚,偶因奇遇而悉力勉为者有之,或因相慕日久而纵竭情欲者亦有之,故于事后则气随精去而暴脱不返,宜急掐人中,……随速用独参汤灌之,或灸气海数十壮,以复阳气,庶可挽回。”

 

《石室秘录》:“人有小解之时,忽然昏眩而倒者,亦阴阳之气脱也。”

  • 益气温阳、行气活血法治疗厥证一例(唐蜀华)
    赵某,男,68岁,退休干部。初诊:2001年3月14日。主诉及病史:患者无诱因突然晕倒6~7次,每次均持续3~5秒,能自行缓解,发时不伴抽搐、口吐白沫,醒后无任何后遗症。就诊时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肠...

    求道

    畅读VIP

    55

    0

  • 加味三拗汤治疗咳嗽晕厥一例(黄文政)
    穆某,男,62岁,医药局党委书记。初诊∶1995年5月15日。主诉及病史∶咳嗽晕厥1个月,缘于4月中旬偶感风寒,发热恶寒咳嗽,服银翘解毒片3天寒热退,而咳嗽不减,每天多次发作,开始喉头奇痒干涩,继则呛...

    求道

    畅读VIP

    51

    0

  • 补气养阴、化瘀豁痰法治愈血厥(心脑综合征)一例(李兴培)
    兰某,男,34岁,四川籍,已婚。初诊:1977年1月26日。主诉及病史:胸骨后持续性疼痛近8个月,心前区阵发性疼痛2月余。经检拟诊为:①梅毒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兼闭锁不全);②主动脉瘤;③心绞痛。于1...

    求道

    畅读VIP

    54

    0

  •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

    0

  • 腹痛晕厥案(陈实)
    程X,女,42岁,工人,1980年8月28日初诊。患晕厥十余年,每次发作,先感少腹剧痛、恶心、急欲大便(便成稀薄状,无特殊气味),旋即大汗淋漓、耳鸣目眩,以致昏厥,约数分钟始苏。往年约3~4月发作一次...

    求道

    畅读VIP

    170

    0

  • 夜间排尿晕厥案(杨恒杰)
    张XX,男,44岁,1980年3月5日初诊。夜间小便时突然晕厥不省人事,移时自动苏醒,反复发作已有十余年。近来发作频繁,每夜小便时即感头晕,继之昏不识人,少时自醒,神志复常。白天小便时不发生晕厥。据家...

    求道

    畅读VIP

    194

    0

  • 排尿晕厥案(马利杰)
    王XX,男,28岁。平素喜肥甘,身体健壮,近3月来,多次在排尿时突感头目眩晕,意识丧失,随之跌倒,约2~3分钟,醒后如常人,自觉头晕,汗出淋漓。近半月来,发作频繁。曾去医院诊治,查血、屎常规,血压及心...

    求道

    畅读VIP

    156

    0

  • 闻雷昏厥案(《奇症汇》)
    杨起简便方云:一小儿七岁,闻雷即昏倒,不知人事。此气怯也。以人参、当归、麦冬各二两,五味子五钱,水一斗,煎汁五升,再水一斗,煎滓取汁二升,烧成膏,每服三大匙,白汤化下,服尽一斤,自后闻雷自若矣。[编者...

    求道

    畅读VIP

    193

    0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验举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仲景为治疗伤寒误下,病入少阳,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而设,《伤寒论》107条原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余侍诊山西...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13

    0

  • 从郁论治的临床启示
    郁证的文献追踪郁字有积、滞、蕴结之含义,是导致疾病的一种潜在因素。然由郁为病,立论渊久,早在《内经》即有描述,虽无郁证病名,但以五行生克之理提出五气之郁,而郁之致病皆与情志有关,并又先责于肝,如《灵枢...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46

    0

  • 四逆汤临床应用
    组成:炙甘草二两(6g),干姜一两半(6g),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四逆汤常用于少阴病,虚寒下痢,心...

    茯苓

    畅读VIP

    1094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