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气海 Qìhǎi,出《脉经》。别名脖胦(《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季胦(《针灸学》(南京)),丹田《脉经》),下肓(《针灸甲乙经》),肓之原(《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下气海(《针灸学》(南京))。气即元气,海乃深大也,此穴为元气汇聚之处,故名气海

经属

任脉,是肓的原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腹部下,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取穴法:

仰卧位或正坐位。从肚脐起沿下腹部前正中线直下量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主要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胀。膀胱充盈时,不宜向下斜刺过深,以防损伤膀胱。孕妇慎用。


灸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孕妇不可灸。

功能与主治

功能:温阳益气,调经固精。


主治:形体羸瘦,四肢乏力,水谷不化,绕脐腹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泄泻,疝气水肿遗精阳痿,气喘。

配伍

《灵枢•四时气》: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大成》:单蛊胀:气海行间、三里、内庭水分、食关;妇女赤白带下:气海中极白环俞肾俞;产后血块痛:气海三阴交;月经不调:气海中极带脉肾俞三阴交;因产后恶露不止:气海关元;血崩:气海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


《灵光赋》:气海血海疗五淋。


《席弘赋》气海专能治五淋,更针三里随呼吸;水肿水分气海,皮内随针气自消;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又不应时求气海关元同泻效如神。


《行针指要歌》: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夸;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针灸甲乙经》:少腹疝,卧善惊,气海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水泄利,灸气海百壮三报。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冷气上冲,心下气结成块,状如覆杯,小便赤涩,妇人月事不调,带下崩中,因产恶露不止,绕脐疗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可灸百壮。今附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治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悉皆灸之,慎如常法。


《针灸资生经》: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元气所生也。


《针灸大成》:主伤寒,饮水过多,腹胀肿,气喘,心下痛,冷病面赤,脏虚气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肌体羸瘦,四肢力弱,奔豚七疝,小肠膀胱肾余,癥瘕结块,状如覆杯,腹暴胀,按之不下,脐下冷气痛,中恶,脱阳欲死,阴证卵缩,四肢厥冷,大便不通,小便赤,卒心痛,妇人临经行房羸瘦,崩中,赤白带下,月事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绕脐疗痛,闪着腰痛小儿遗尿


《胜玉歌》: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


《医宗金鉴》:一切气疾,阴证痼冷及风寒暑湿水肿,心腹膨胀,胁痛,诸虚癥瘕


《普济方》:针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灸百壮。今附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一切气疾,久不瘥皆灸之。


类经图翼》:昔柳公度曰: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今人既不能不以元气佐喜怒,若能时灸气海使温,亦其次也。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