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取穴法:
第1步:仰卧位或正坐位;
第2步:确定耻骨联合:沿下腹部前正中线垂直向下推,可触及一骨头,此骨头即为耻骨联合;
第3步:将脐中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连线平分为5等分;
第4步:该连线的上1/5与下4/5交点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配伍
相关论述
《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其治在脐下一寸。
《针灸甲乙经》:奔豚上腹膜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阴交主之。水胀,水气行皮中,阴交主之。阴疝引睾,阴交主之。舌纵涎下,烦闷,阴谷主之。女子手脚拘挛,腹满,疝,月水不通,乳余疾,绝子,阴痒,阴交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疗痛,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挛,腹满,女子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可灸一百壮止。
《针灸大成》:主气痛如刀绞,腹膜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疝痛,阴汗湿痒,腰膝拘挛,脐下热,鬼击,鼻出血,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绝子,阴痒,奔豚上腹,小儿陷囟。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