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拘挛是指手足拘紧挛急,屈伸不利,不能伸直的症状,系筋脉病症。又称为拘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筋挛(《素问•示从容论》)、挛节(《素问•逆调论》),《伤寒论》有“四肢拘急”。多因失血过多,内热伤阴,大汗耗津,或因痿、痹、中风后期引起,血液枯燥,筋失所养所致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为湿热久居引起,即是本症。临床可分为寒湿袭筋、湿热伤筋、营血亏损、热盛阴亏、亡阳液脱、肝肾亏损等证辨治。拘挛多属于肝,以肝主筋,血不养筋,筋膜干则收缩拘挛。但心主血脉,肾主精,精血同源,故本症亦与心血不足、肾精亏损有关。

拘挛与强直、抽搐震颤不同。强直为肌肉坚硬,伸直而不能屈曲;抽搐为四肢伸缩相引;震颤为四肢震颤抖动,临床应加以区别。

小儿手足拳挛,最早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拳挛,是指新生儿出现手或脚的拳缩不展、拘挛畸形,可用理筋手法。中风引起的一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拘挛,除用药治疗之外,目前主要用针灸治疗,可见以下相关内容。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寒湿袭筋
1.临床表现:四肢拘挛,不能屈伸,常见下肢多于上肢。兼或畏寒,骨节酸楚。舌苔薄白而腻,脉弦紧。
2.病因病机:寒湿侵入筋脉,则筋脉拘急收引。
3.治法:散寒湿,舒筋脉。
4.方剂薏苡仁汤(《千金方》)加减。
药物:肉桂5〜10g,附子5〜10g,干姜5〜10g,白芍15〜30g,甘草10g,薏苡仁30g,牛膝15g,酸枣仁15g。
方义:肉桂附子干姜辛温散寒,白芍酸枣仁甘草柔肝舒筋,薏苡仁化湿通利,牛膝活血舒筋。
加减:若仅见上肢挛急,可去牛膝,酌加姜黄羌活以利上肢筋脉。湿甚加苍术白术萆薢祛湿。若症情改善不速,可加木瓜、吴萸、紫苏,即合木瓜汤(《直指方》)用以温寒舒筋。
5.变通法:表证明显者,可用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加减,药用桂枝白芍附子薏苡仁甘草生姜大枣等,以解肌发表为主。

(二)湿热伤筋
1.临床表现:四肢拘挛,难以屈伸。兼有吐泻腹中绞痛,头痛发热,口渴,心烦舌苔黄腻或黄糙,脉象濡数。
2.病因病机湿热内阻,或饮食不慎,脾胃受伤,而致上吐下泻,津液消烁,筋脉失养。
3.治法:清热化湿,舒筋活络。
4.方剂蚕矢汤《霍乱论》)加减。
药物:蚕砂10g,木瓜10g,薏苡仁30g,大豆卷10g,黄连6〜10g,法半夏10g,黄芩10g,山栀10g,通草10g。
方义:蚕砂祛风除湿,木瓜舒筋活络,黄连黄芩栀子苦寒泄热,薏苡仁渗湿舒筋,大豆卷清热利湿,通草清热利水,半夏和胃。
加减:湿热伤筋而血虚,加忍冬藤鸡血藤白芍等,不宜专予清化。
5.变通法:如津液耗损严重,湿热渐减,宜用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清热生津,缓急舒筋,药用竹叶石膏麦冬半夏党参木瓜白芍甘草等。

(三)营血亏损
1.临床表现:四肢拘挛,兼有面色少华,眩晕,神疲乏力。舌质淡,脉弦细少力。
2.病因病机:肝藏血而主筋,失血过甚,或脾虚生化无源,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滋养。
3.治法:养血舒筋。
4.方剂四物汤(《局方》)加减。
药物:生熟地10g,芍药15g,当归10〜15g,川芎6g,木瓜10g,山茱萸10g,甘草10g。 
方义:当归、地黄养血,川芎活血,芍药、甘草敛阴缓急,木瓜山茱萸补肝舒筋。
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益气,血虚加鸡血藤、制首乌养血,如见湿邪者加萆薢薏苡仁除湿治痹,湿热者加苍术黄柏清利湿热
5.变通法:如气血两虚,筋脉拘挛较剧,眩晕,面色、指甲苍白,可用木瓜散(《证治准绳》)加减,补益气血、润养筋脉,药用木瓜五加皮党参桑寄生酸枣仁当归柏子仁黄芪甘草

(四)热盛阴亏
1.临床表现:热病后期,仍有低热,四肢拘挛,手足蠕动,头晕目眩,两颧潮红。舌绛苔少,脉细数。
2.病因病机:热甚阴伤,津亏液耗,筋脉失于滋养而四肢拘挛,手足蠕动。
3.治法:滋阴清热,舒筋缓急。
药物:阿胶10g(佯冲),白芍15〜30g,生地15〜30g,牡蛎15〜30g,鸡子黄1个(佯冲),甘草10g,茯神15〜30g。 
方义:生地阿胶滋阴养血,茯神养心安神,牡蛎、鸡子黄育阴潜阳,白芍甘草舒筋缓急。
加减:汗多者加五味子、小麦敛汗,头晕目眩者加龟甲牛膝育阴潜阳。
5.变通法:可用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减。

(五)亡阳液脱
1.临床表现:四肢厥冷而拘挛呕吐泻利,漏汗不止,形寒。舌淡苔白,脉沉微细。
2.病因病机:因呕吐、泻利、漏汗不止导致亡阳液脱,亡阳则筋失温煦,液脱则脉失濡养,故筋脉收引,四肢拘挛
3.治法:回阳救逆。
4.方剂四逆汤人参(《伤寒论》)加减。
药物:淡附子10g,干姜10g,人参10g,甘草10g。 
方义:淡附子回阳救逆,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益气固脱,甘草调中和胃。
加减:四肢拘急加山萸肉、白芍养阴血,以阴中求阳。
5.变通法:可用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加减。

(六)肝肾虚亏
1.临床表现:痿证、中风后期,拘挛瘫痪。或痹证后期,四肢疼痛,关节拘挛,影响活动屈伸不利。伴见眩晕失眠,面色潮红,盗汗心烦,腰膝酸软,劳倦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或见弦、数。
2.病因病机:肝主筋,肾主骨。病久则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故筋脉收引,四肢拘挛,无以活动屈伸甚而瘫痪
3.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填精。
4.方剂地黄饮子(《宣明论方》)合金刚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
药物:熟地10〜15g,山萸肉10〜15g,山药10〜15g,麦冬10〜15g,牛膝15〜20g,巴戟天10g,杜仲10〜15g,肉苁蓉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石斛10~15g,当归15g,白芍15g,远志6〜10g,菖蒲6〜10g。
方义:熟地、萸肉、山药补肾滋阴,当归白芍熟地养肝和血,巴戟天杜仲肉苁蓉菟丝子牛膝温润助阳,枸杞子、石斛麦冬养阴润燥,远志、菖蒲安神通窍。
加减:兼见湿象,去熟地、苁蓉、枸杞子、石斛等阴柔之品,以免呆滞,加薏苡仁木瓜萆薢、苍白术除湿。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益气,血虚者加鸡血藤、首乌养血。风寒痹痛者,加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散寒。见肝阳上亢眩晕,加天麻钩藤平肝;见肾精不足之腰膝酸软,加川断、桑寄生补筋壮骨,甚者加鹿角龟甲补填精髓。
5.变通法:肾阳虚损,风寒所侵,自足至膝皆如从水而出,拘挛瘫痪四肢疼痛,可用安肾丸《张氏医通》卷十四方)加减,补肾壮阳,温散寒邪。药用肉桂川乌蒺藜萆薢山药茯苓石斛补骨脂白术、肉族蓉等。

【针灸治疗】(适于中风偏瘫痪后遗症)

(一) 毫针
取穴:因优势痉挛造成的腕、指屈曲难伸,取患侧大陵神门内关、臂中(经外奇穴)等痉挛优势侧穴位,手指痉挛可取合谷穴透后溪。对因优势痉挛造成的肘挛难伸,可取患侧尺泽天泉等痉挛优势侧穴位。因伸肌优势痉挛造成的下肢僵直不能屈膝者,分别取伏兔风市血海等痉挛优势侧穴位。腓肠肌痉挛取承山委中等痉挛优势侧穴位,足内翻取三阴交照海
方法:以毫针深刺,得气后反复快速提插、捻转,获取深部组织强针感,至优势痉挛被即刻缓解为度,术中不留针
疗程:每日1〜2次,30次为1疗程。

(二)皮肤针
取穴:痉挛劣势侧皮肤。
方法:以皮肤针中度叩刺痉挛劣势侧皮肤,至叩刺侧相应肌肉收缩为度,可产生相应侧肌肉的收缩,使痉挛劣势侧肌张力增强,对抗了对侧的优势痉挛,形成伸、屈肌张力新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主动运动。如以皮肤针中度叩刺上肢肘以上后面的皮肤(痉挛劣势侧),每次治疗叩刺20下,每叩刺一下均可见相应肱三头肌收缩,对抗了肱二头肌的优势痉挛,当被动伸展肘关节时阻力减小,并使肘关节出现一定程度治疗前不具有的伸展功能。又如采用如上针法叩刺大腿后面的皮肤(痉挛劣势侧),可见相应侧肌纤维收缩,结果被动屈膝时阻力减小,且主动屈膝力量有所增强,这对提高步行质量有重要意义。
疗程:每日1〜2次,30次为1疗程。

文献与评述

拘挛一症的鉴别,首先在于区分外感或内伤。外感风寒、温热、寒湿、湿热皆可致病;而内伤则多因阴血不足,或阳气衰微,或肝肾亏损引起,应从病因及临床证候详加辨别。古时所载以吐利、热病所致者为多,目前临床则以中风偏瘫后遗症引起者为多,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者亦复不少,故在治疗时必须注意。中风偏瘫后遗症引起的拘急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表现为肌群的肌张力增高、协调异常的特定模式。当中风偏瘫明显的痉挛出现时约在发病后3周,痉挛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多由于误治、失治等原因使痉挛状态被永久地固定下来,直接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小儿手脚拳挛患者,其营养发育、肢体的肌肉力量、皮肤色泽等情况均可正常。再者,多数患儿出生时为有经验的助产医生发觉,也有在出生1至2月中被家属发现。为小儿在胎受寒,寒凝舒脉,气血不达,四肢失于温养所导致。所以,温经逐寒,舒展筋脉,畅达气血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 孙申田治肌张力障碍验案两则
    导读:本案为孙申田老师的学生撰写,因其屡见孙申田以头针为主,治疗肌张力障碍,屡收奇效,所以希望分享出来,以飨同道。全国名中医孙申田医技精湛,治学严谨,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

    求道

    畅读VIP

    466

    0

  • 后溪申脉临床应用的经验(何树槐)
    经络联系后溪属于手太阳经,与手少阴经相表里,通于督脉,及伴随经脉分布的经筋。后溪通过经络联系的部位主要有:肩胛部、颈项部、耳部、眼部。联系的器官有:心系、小肠、胃、肺、脑等。申脉属于足太阳经,与足少阴...

    求道

    畅读VIP

    1648

    0

  • 鸡爪风治验
    鸡爪风是以筋脉挛急、手指抽掣强直犹如鸡爪、不能持物,重则手抖身摇、举动艰难为特征之疾患。余常以当归四逆汤加减而获效。如农妇梁姓,手指抽掣强直如鸡爪、时发时止,已逾3年,每年发作数次。四肢发凉口曾用钙剂...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838

    0

  • 酸枣仁汤治肢颤幻听(肝豆状核变性精神障碍)
    丁德正医案:尚某某,女,23岁,未婚。1981年1月5。日诊。患肝豆状核变性已七年,头部与右侧肢体皆震颤,手足强直拘挛,并发精神障碍,性情急躁,虚烦不眠,幻听颇重。自谓为人所嘲讽与辱骂,惶惧焦虑,坐卧...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758

    0

  • 四逆汤治霍乱
    老中医医案:陈某,50岁,住大西门。陡然腹痛,吐泻大作。其子业医,投以藿香正气散,入口即吐,又进丁香、砂仁、柿蒂之属,亦无效。至黄昏时,四肢厥逆,两脚拘急,冷汗淋漓,气息低微,人事昏沉,病热危急,举家...

    白术

    签约讲师

    639

    0

  • 熊继柏教授运用补肝汤治疗疑难病症举隅
    补肝汤出自《医宗金鉴》,此方有别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及《千金翼方》中提到的补肝汤。《金鉴》有歌诀云:“补肝汤治肝虚损,筋缓不能自收持,目暗盳盳无所见,四物酸枣草瓜宜。”组方为四物汤加甘草、木瓜、枣仁...

    四君人参

    1180

    0

  • 中风五指拘挛立效
    关于中风类病人,某不才不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汗颜之余,发奋图之。一点经验心得,分享于有缘之士。  腕骨,对于五指拘挛的患者。行针刺,泻法。当时或者留针二十分钟。可以达到五指张开程度,只是只能缓解。不能...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90

    0

  •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颤证
    王某某,男,58岁,2013年11月20日初诊:诉“四肢颤动1年”。患者1年前感冒风寒后,出现发热、恶寒、无汗、震颤等症状,经治疗后寒热消退,但四肢拘挛震颤症状至今未愈,且以下肢为甚;病情时轻时重,反...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97

    0

  • 偏方一味治晨僵 赛过“老中医”
    人至老年,气血亏虚,常有一些怪病出现,此时就算辨证论治,效果也不见得好,反倒是一些民间偏方,有时却有神奇的效果。  本人二伯母,去年十月初,自觉每天起床之时,手足挛急、僵硬不舒,尤以手部为甚,必须经...

    林盛进

    认证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975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