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 (洗) 半升,麦门冬 (去心) 一升,人参二两,甘草 (炙) 二两,粳米半升。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蔡柏:竹叶石膏汤治疗呃逆案
陈某,男,时年18岁。2017年1月9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为大一学生,平素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经常通宵熬夜玩游戏,适逢准备期末考试,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复习。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呃声洪亮...


求道
畅读VIP

427

0
冯五金竹叶石膏汤治疗慢性胃炎案
朱某,男,57岁,农民,反酸、烧心10年余,加重1周于2014年8月27日来诊。病案号:11562。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烧心,反酸,自觉有上顶感,尤以进食后明显,且频频打嗝,有食欲,但因进食后...


求道
畅读VIP

550

0
经方治疗晨起腹泻一例(赖海标)
患者:陈XX,男,30岁,2019-10-24首诊。病史:近一月来左腹隐痛,晨起腹泻,泻后痛减,平素汗多,口渴喜冷饮,气短乏力,胃纳可。舌红少苔,脉细数。既往史:有双肾结石史多年,曾先后两次行左侧经皮...

求道
畅读VIP

570

0
张志远谈竹叶石膏汤划裁应用(小郎中按)
民国时代伤寒论名家刘寿南,精组方配伍,虽师承医圣学说,却富个人见解,对大论所言温病无有相应方剂感到诧异,认为给予葛根芩连汤、白虎汤都不适宜。从发热而渴不恶寒研究,说明因体温升高津液已亏,须养阴退烧,壮...


求道
畅读VIP

652

0
王伯章:竹叶石膏汤加减治外感后低热不退案
林某,男性,时年32岁。 患者1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发热(体温39.2℃),咳嗽,流涕,服用中西药后症状减轻,高热、咳嗽、流涕消失。但不久又出现低热,至今已20多天,低热以下午为甚,热时头痛、汗出、口干...


求道
畅读VIP

644

0
竹叶石膏汤近案例
2016年6月18日晚上,杨,男,30岁,室内设计工程市,在长沙工作,我的侄子,从长沙打电话来说,他感冒一个星期了,在当地医院输了一个星期液未愈,要我给他开的中药方。刻证,发热体温约38度,头晕,想吐...

杨春肽中医诊所石头15211540698
原创投稿
畅读VIP

653

0
经方应用——竹叶石膏汤
本方主治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见伤寒热病解后,身体虚弱消瘦,短气不足以息,干呕欲吐,或伴口渴、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虚数等。方用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人参、炙草益气生津,麦冬、粳米,半夏和胃降逆。...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752

0
张步桃:竹叶石膏汤解读
【出处】《伤寒论·瘥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篇》第360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组成】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甘草二两灸、粳米半斤、人参二两。概说本方...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42

0
竹叶石膏汤浅议
竹叶石膏汤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该书是祖国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全书共载方一百一十三首,均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故其方被后世尊称为“诸方之祖”。竹叶石膏汤是该书中治疗余热未尽,气津两...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30

0
竹叶石膏汤证
原文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语译:伤寒热病初愈,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身体虚弱消瘦,少气乏力,干呕欲吐,口渴心烦的,用竹叶石膏汤治疗。解词:虚羸——指虚弱消瘦。提要:病后余...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39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