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血海 Xuèhǎi,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血郄。血,指气血。海,百川皆归之处。本穴在膝上内侧,按之凹深,脾生血,此穴离膝而上,血渐生旺,而腹中饮食所生之血,亦能于此所上下,血生于此地。主治崩经带产,以及男女之血分诸证,犹言治血症之渊海,针灸此穴有引血归脾之效,犹如江河百川入归诸海之意,因名“血海”。

经属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取穴法:

第1步:坐位,屈膝成90度;

第2步:用左手掌心对准右膝盖骨(髌骨)上缘;

第3步: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约成45度斜置,拇指尖下,即为本穴。同样方法取左侧血海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内侧肌(股内侧肌)。有股动、静脉肌支。分布着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大腿前面阔筋膜内纤维组织较外侧薄弱。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阔筋膜,进入股神经支配的股内侧肌。膝上内动脉起于动脉,在股骨内上髁上方紧贴骨内面深进,经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腱与股骨骨面之间至膝关节前面,参加膝关节网。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髌部放散。


灸法艾炷灸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每天早晚用拇指指尖按揉血海穴,每次1~3分钟,可使女人肌肤细腻、红润有光泽。

功能与主治

功能:调经统血,祛风止痒。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股内侧痛,湿疹皮肤瘙痒

配伍

百症赋》: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痃癖兮冲门血海强。


《灵光赋》:气海血海疗五淋。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妇人漏下,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


《针灸大成》: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主妇人漏下恶血,月闭不通,逆气腹胀。


《医宗金鉴》血海治男子肾脏风,两腿疮疡湿痛等症。


类经图翼》:主带下,逆气,腹胀。


类经图翼》: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调,带下,逆气腹胀,先补后泻,又主肾脏风,两腿疮痒湿不可挡。


《胜玉歌》: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


《杂病穴法歌》:五淋血海通男妇。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