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血海穴的体会
血海是脾经的穴位,在髌骨内上方2寸处,主治甚广,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荨麻疹、湿疹、贫血、下肢风湿等。有的书上说,该穴为脾血归聚之处,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
我在临床上主要用此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体会到该穴有祛风湿、活血、止痛、消肿的作用。以此穴为主,配合风池、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外关、阳溪、合谷治疗上肢的风湿性关节疼痛,效果较好。以此穴为主,配合髀关、风市、阴市、足三里、阳陵泉、昆仑治疗下肢风湿性关节痛也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此穴尤其对降血沉有明显的作用,这点虽没有做过大量的系统的观察,但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也有对比,有些病人,血沉较快,40~60mm/h,甚至90mm/h,关节疼痛难忍,选用一些常用穴位治疗,病人关节疼痛有时可减轻些,但疗效不巩固,化验血沉始终不降,经我重点选用血海一穴,并配合常用穴进行针治,在1~2个月内,很多病人的血沉都有明显的下降,或降至正常,所以对血海穴有降血沉这一作用,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又血海穴处肌肉较为丰满,故也经常在此穴处应用火针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针后患者感到关节疼痛减轻,运动灵活。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李洁力,摘自《燕山医话》,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