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Shān Yɑo

别名

藷藇、署预(《山海经》),薯蓣、山芋(《本经》),诸署、署豫、玉延,修脆、几草(《吴普本草》),藷(《山海经》郭璞传),山藷(《别录》),延草(《兼名苑》),王芋(《杂要诀》)。薯药(《清异录》),淮山药(《饮片新参》),蛇芋(《浙江中药手册》),野山豆(《江苏植药志》),山板术(《广西中药志》),白苕(《四川中药志》),九黄姜、野白薯(《湖南药物志》),扇子薯、佛掌薯(《药材学》),白药子(《杭州药植志》)。

释名

薯蓣,《本草衍义•卷七》云:“上一字犯英庙(即宋英宗赵曙—— 编者注)讳,下一字曰蓣,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为药,今人遂呼为山药。”产于河南省沁阳、博爱、武陟、温县的山药,个大体肥,色白粉多,品质最优,视为道地药材,此地区古属怀庆府,故习称怀山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山药,始载于《本经》,原名薯蓣。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河南省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河北、山西、山东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


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采制

11~12月采挖,切去根头,洗净泥土,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选择粗大的毛山药,用清水浸匀,再加微热,并用棉被盖好,保持湿润闷透,然后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圆柱状,将两头切齐,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


山药:拣去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山药:先将麸皮均匀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山药片100片,用麸皮10斤)。


本草衍义》:"山药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径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一夕干五分,俟全干收之,惟风紧则干速。"



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平,无毒。"

③《药性类明》:"味甘,性凉而润。"

④《药品化义》:"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


归经:入肺、脾、肾经。

《汤液本草》:"手太阴经。"

②《伤寒蕴要》:"入手、足太阴二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

功能主治

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1.脾虚气弱,运化无力,可致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或泄泻等症。山药味甘入脾,既补脾气,又益脾阴,治上述诸症每用。又因其略兼涩性而能缓和腹泻,故尤善治脾虚便溏或泄泻之症。单用大量研末服即可,多入复方以提高疗效。如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六》山芋丸,以之与人参白术同用,治脾虚食少乏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参苓白术散,以之辅人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药,治脾虚或兼湿邪所致的便溏或泄泻。若脾胃虚弱又兼食积者,常与炒麦芽、炒神曲鸡内金等消食导滞之品同用;兼气滞者,又常与枳实陈皮砂仁等行气调中之品同用。兼胃阴不足者,可与麦冬石斛玉竹等滋阴益胃之品同用。


脾虚湿注,可致带下。本品既补气健脾,又兼涩性而益肾,故常以之治妇女带下之症。若治带下赤白者,多与海螵蛸、生龙骨、生牡蛎茜草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清带汤;治脾虚湿热,带下黄稠腥臭者,多与黄柏车前子芡实白果同用,如《傅青主女科•卷上》易黄汤;治脾虚带下又兼肝郁者,多与白术苍术人参柴胡白芍等同用,如《傅青主女科•卷上》完带汤。若兼肾虚不固者,又当与山萸肉、菟丝子沙苑子等补肾固涩之品同用。


2.肺主气,喜润恶燥。肺气、肺阴不足,可致虚劳乏力,咳喘少气,无痰或痰少而黏等症。本品味甘性平入肺,补肺气,益肺阴,故治上述诸症亦可选用。如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资生汤,以之与玄参、于术、鸡内金牛蒡子配伍。热甚加生地,治劳瘵羸弱,食少喘咳,身热脉虚之证;是书珠玉二宝粥,以之与薏苡仁、柿饼霜同用,治脾肺阴损之食少虚热劳嗽。若兼肾虚不纳气者,又常与熟地、山萸肉等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薯蓣纳气汤。


3.消渴一证,多由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所致。山药益气养阴,性平而不燥热,故又为治消渴之佳品。单用大量水煮,喝汤吃药即可。若与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生黄芪、肥知母、生葛根等同用,则可加强药力,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玉液汤;若内热甚者,又当与生石膏、麦门冬、天花粉等同用。


4.山药入肾而益肾阴,又兼涩性,故治肾阴虚所致腰膝痠软、头目眩晕潮热盗汗等症亦常选用,常辅熟地黄、山萸肉,并配伍丹皮泽泻茯苓同用,如《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六味地黄丸


肾虚常导致下元不固,而见遗精早泄、小便频数或遗尿等症。山药益肾又兼固涩,治可选用。但因药力较弱,须与其他补肾固涩下元之药同用,以加强药力。如《证治准绳•类方》金锁玉关丸,以之与芡实莲子肉、莲花蕊等药同用,治遗精白浊,心神不宁;《校注妇人良方•卷八》缩泉丸,以之伍益智仁、乌药同用,治下元虚寒,小便频数或小儿遗尿


此外,《儒门事亲•卷十五》以山药少许,于新瓦上研为泥,涂患处,可治冻伤。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品养阴而兼涩性,能助湿,故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单独用。实热邪实者忌用。

①《本草经集注》:"紫芝为之使,恶甘逆。"

《汤液本草》:"二门冬为之使。"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2.《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

3.《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4.《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

5.《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6.李杲:仲景八味丸用干山药,以其凉而能补也。亦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

7.《医经溯洄集》: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原既有滋,流岂无益。

8.《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第其气轻性缓,非堪专任,故补脾肺必主参、术,补肾水必君茱、地,涩带浊须破故同研,固遗泄仗菟丝相济。诸丸固本丸药,亦宜捣末为糊。总之性味柔弱,但可用力佐使。

9.《药品化义》: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则补阳,以能补中益气,温养肌肉,为肺脾二脏要药。土旺生金,金盛生水,功用相仍,故六味丸中用之治肾虚腰痛,滑精梦遗,虚怯阳痿。但性缓力微,剂宜倍用。

10.《本草求真》: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然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不似黄芪性温能补肺阳,白术苦燥能补脾阳也。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故六味地黄丸用此以佐地黄。然性虽阴而滞不甚,故能渗湿以止泄泻。生捣敷痈疮,消肿硬,亦是补阴退热之意。至云补阳消肿,补气除滞,理虽可通,语涉牵混,似非正说。至入汤剂以治火虚危症,难图近功,必多用之方愈,以其秉性和缓故耳。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宜炒黄用。

11.《本草经读》: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俱是寻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药,故神农另提出久服二字,可见今人每取上品之药,如此物及人参熟地、葳蕤、阿胶菟丝子、沙苑蒺藜之类,合为一方,以治大病,误人无算。盖病不速去,元气日伤,伤极则死。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若大病而需用此药,如五谷为养脾第一品,脾虚之人,强令食谷,即可毕补脾之能事,有是理乎!

12.《本经疏证》:薯蓣,主伤中补虚羸,即补中益气力也。而《本经》复言之何故,此盖当连下句读,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云者,犹云补伤中而致之虚羸,除伤中而受之寒热邪气也。夫虚必有一处为先,他处乃连类及之者。邪之所凑,虽云其气必虚,然亦有阴阳之分,五藏六府之异;薯蓣所主之虚之邪,须审定其由伤中伤气,方得无误。不然伤血及他伤亦能致虚羸、成寒热,又何别焉。《别录》所主补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正与《本经》相印,惟下气、止腰痛、强阴三项为特出。至于头面游风、头风、眼眩,唐以来医家不甚用此味,故无从参其底里,然质之仲景治风气百疾,《本经》除寒热邪气,亦可默会其旨矣。。

13.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

14.《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

15.《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按语备注

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故为培补脾胃性质平和的药物。至于它补肺益肾的作用则较弱,一般只能作为辅助之品。

  • 杜雨茂用药经验8则
    在漫长的医学生涯中,杜师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遣方用药的宝贵经验和思维方法。兹特录于此,仅供同道参考。1、黄 芪黄芪味甘而性温,功擅益气固表而升阳,并有利水消肿,生肌肉而驱毒邪之效。其补气重在补中焦之脾...

    求道

    畅读VIP

    142

    0

  • 健脾强胃建中汤
    尝读《医学衷中参西录》,见有张锡纯所拟资生汤一方,“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在方解中提到:“《易》有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言土德能生万物也。人之脾胃属...

    求道

    畅读VIP

    343

    0

  • 肺病常用对药:牛蒡子配山药
    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具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之功。山药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具益气养阴,补肺脾肾之功。二者相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认为山药可以补肺脾肾之气,多服久...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54

    0

  • 增长气血的捷径——山药薏米芡实粥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好象就没有舒服的地方,病虽不是很危重,但总是牵延不愈,时好时坏,令人烦恼不堪。其实这样的朋友当务之急是要培补您的气血,气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而如何补气血...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96

    0

  • 张锡纯临床妙用山药拾遗
    作者:高洪琦、薛国新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 清末民初的著名医家。张氏从医数十年,注重临床实践,遵古不泥古, 学验俱丰,创新颇多。对药物的认识,临证遣药组方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四君人参

    409

    0

  • 岳美中妙用生水蛭生山药治瘀血成积
    1935年岳美中在故乡执行医业时,曾为那里的一个25岁的女患者,治其少腹瘀血已成癥块症。该女患者结婚5年从未受孕,小腹左侧有一癥块如鸭卵大,经常作痛,行经时尤甚,推之不移动,大便畅通,不似有燥屎。岳美...

    四君人参

    337

    0

  • 山药治疗气虚头眩有佳效
    气虚头眩是指由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损太过等原因导致气弱血亏、清窍失其充养所引发的一类病证,多相当于西医学所谓的脑供血不足性眩晕。临证可见头晕目眩,甚则晕厥,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腹胀便溏,脉沉缓无力,...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43

    0

  • 秘方治瘊子
    今天看到慧然独悟治瘊子的贴子.想到我的治瘊子的秘方.此方之效可以说从没失手.还不痛.一直密藏.今与朋友共享。说起来有20年了.我在大指关节处起了一瘊子,先用液态氮冻掉了,结果又在原处长了起来。用鸦胆子...

    韩振立

    四君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65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