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Hǎi Piāo Shāo

别名

乌鲗骨(《素问》),乌贼鱼骨(《本经》),墨鱼盖(《中药志》)。

来源及植物形态

海螵蛸,又名乌贼骨,始载于《本经》,原名乌贼鱼骨。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产于辽宁、江苏、浙江等地沿海。


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采制

收集从乌鲗鱼中剥下之内壳;或于4~8月间,捞取漂浮在海边的乌鲗内壳,漂净,晒干。


海螵蛸: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


海螵蛸:将海螵蛸块,用文火炒至黄色为度。


海螵蛸海螵蛸放般罐内,煅至焦黑色,取出放凉。

性味归经

性味:咸,微温。

①《本经》:"味咸,微温。"

②《吴普本草》:"冷。"

③《别录》:"无毒。"

④《药性论》:"有小毒。"


归经:入肝、肾经。

①《纲目》:"厥阴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1.气虚血脱的崩漏下血、肺胃出血,或创伤出血,均可以本品收敛止血。如治外伤出血,单用本品研末外敷有效。以本品与淀粉制成胶性海绵,用于拔牙及鼻部手术止血,效果好,且无不良反应。治肺胃出血,与白及、生大黄配伍,研末服,既可增强止血作用,又能消除乌贼骨引起便秘的副作用。治崩漏下血,与生黄芪山茱萸五倍子茜草等同用,有补气摄血、收敛止血功效。如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固冲汤


2.因体虚而遗精、带下,用本品能止带固精。《校注妇人良方•卷一》白芷散,即以本品与白芷血余炭同用,治妇女赤白带下。配伍山茱萸沙苑子菟丝子等益肾固精药,可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精。


3.因胃酸过多而胃痛吐酸水者,用乌贼骨能制胃酸以消除疼痛。单用有效。与贝母同用能增加止痛效果,如验方乌贝散。


4.湿疮湿疹及溃疡多脓者,用本品外敷能收湿敛疮,单用有效。治疗下肢溃疡,用高镒酸钾溶液洗净疮面后,敷以乌贼骨粉,能使疮面渗出液减少,肉芽生长,结痂而愈。治湿疮湿疹,可与黄柏青黛冰片等研末外敷。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5~3g。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本品性微温,能伤阴助热,故阴虚多热者不宜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白敛、白及。"

②《蜀本草》:"恶附子。"

③《本草经巯》:"血病乡热者勿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2.《别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一作"丈夫阴中肿痛》),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3.《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4.《唐本草》:"疗人目中翳。"

5.《食疗本草》:"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今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

6.《本草拾遗》:"主妇人血瘕,杀小虫。"

7.《日华子本草》:"疗血崩。"

8.《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脓及耳聋。"

9.《纲目》:"乌鲗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厥阴本病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肝,肝主血,故诸血病皆治之。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讨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鲗骨一蔖茹,……所以利肠中及肝伤也。观此,则其入厥阴血分无疑矣。"

10.《本草经疏》:"乌贼鱼骨,味咸,气微温无毒,入足厥阴、少阴经。厥阴为藏血之脏,女人以血为主,虚则漏下赤白,或经汁血闭,寒热癥瘕;少阴为藏精之脏,主隐曲之地,虚而有湿,则阴蚀肿痛,虚而寒客之则阴中寒肿;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孕;咸温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则诸证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者,盖肝属木主惊,惊人肝胆,则营气不和,故腹痛环脐也。入肝胆,舒营气,故亦主之。温而燥湿,故又主疮多脓汁也。"

11.《要药分剂》:"通经络,去寒湿。"

12.《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有效。"

按语备注

海螵蛸又名乌贼骨,它与桑螵蛸虽同称为螵蛸,且都有收涩作用,但海螵蛸具有止血、制酸的特长,也能固精止带,然无补益作用;而桑螵蛸则以固精缩尿为特长,具有益肾的功效。乌贼骨功专收涩,多服久服,常有引起大便秘结的现象。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