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Bīnɡ Piàn

别名

合成龙脑、梅片、艾粉、结片。

释名

据《本草纲目•卷三十四•龙脑香》云:“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今名梅花冰片,简称片脑、脑子、梅片。

来源及植物形态

冰片,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龙脑。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主产于印尼的苏门答腊等地。


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采制

原为龙脑香的天然结晶或树干经蒸储冷却而得的结晶。现多用松节油、樟脑等,经化学方法制成,称 “机制冰片”或 “合成龙脑。”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凉。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

②《海药本草》:"味苦辛,微温,无毒。"

张元素:"热。"

④《本经逢原》:"辛苦,温,有毒。"


归经:入心、肺经。

①《纲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功能主治

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1.冰片,功似麝香而性凉力弱,具开窍醒神之效,故可用于神昏痉厥诸证,如风痰闭阻、暑热卒厥、高热神昏惊抽等。证属热闭者,常与牛黄麝香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至宝丹、《温病条辨•卷一》安宫牛黄丸等。证属寒闭者,常与苏合香麝香安息香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苏合香丸。此外,亦可用于小儿惊风及癫痫抽搐等证。


2.本品善清热止痛,《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兰州方)牛黄上清丸,即以之配牛黄黄连菊花等,治头目、咽喉、口舌等处的热毒疮肿。本品对皮肤与黏膜的刺激性不大,外用亦可。治咽喉肿痛、音哑及齿龈肿痛等,常与硼砂、玄明粉、朱砂等同用为末,吹或涂患处,如《外科正宗•卷四》冰硼散;治鹅口疮,可与雄黄硼砂甘草同用为末,搽擦患处,如《疡医大全•卷十四》四宝丹。


3.风火上攻可致目赤肿痛,睛生云翳等症。本品善清热止痛,可单用本品点眼即可。入复方则疗效更佳,市售多种眼药中常有冰片,如《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八宝眼药散等。


此外,尚可用于耳、鼻及皮肤等处的疮疡肿毒等。对于疮毒,不论肿痛或溃烂均可应用,故许多外用的清热解毒、消肿生肌方中均有本品,常与牛黄珍珠等配伍,如《疡医大全•卷九》八宝丹。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0.03 ~0.1g,入丸散,不入煎剂。


外用:适量,研末干掺或调敷。


注意:本品芳香辛散,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

本草经疏》:"凡中风非外来之风邪,乃因气血虚而病者忌之;小儿吐泻后成惊者为慢脾风,切不可服,急惊属实热可用,慢惊属虚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属肝肾虚者不宜入点药。"

各家论述

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

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

张元素:"治大肠脱。"

李杲:"治骨痛。"

王好古:"散心盛有热。"

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

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按语备注

冰片麝香均芳香走窜而善开窍醒神,临证常相须为用。论开窍之功冰片不及麝香。此外,冰片以清热止痛见长,而麝香则以活血止痛见长。至于口齿、咽喉、耳目之外用,则冰片为良。人工冰片的质量较天然冰片为差,多用于疮疡等外科疾患。


另有艾片,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状植物艾纳香的鲜叶提炼而成,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在部分地区也代冰片用,其功亦长于活血消肿止痛。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