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妊娠足月临产时,胎儿不能顺利娩出者,称为“难产”。历代文献关于难产的论述颇多,《诸病源候论》称之为“产难”;杨子建《十产论》中记有伤产、横产、倒产、偏产、碍产、盘肠产等,均属难产范围。难产有产道异常,产力异常,胎儿、胎位异常等原因,本文只讨论产力异常引起的难产,因产道异常、胎儿及胎位异常引起的难产,均非药物所能解决,须及时手术助产为宜。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气血两虚难产:产时阵痛微弱,宫缩不强,产程过长,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努责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大或细弱。


气滞血瘀难产:临产时腰腹持续胀痛,疼痛剧烈,宫缩无规律,无推力,久产不下,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胸闷脘胀,时欲呕恶,舌紫黯,苔白,脉弦大或紧。


鉴别分析


气血两虚难产:孕妇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临产用力太早,耗气伤津,气血虚弱,冲任不足,胞宫无力运胎,以致难产。其临床特点为:阵痛微弱,努责无力,并兼见气血虚弱之虚证征象,如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治宜补气养血,润胎催产,方用送子丹。


气滞血瘀难产:孕妇素多忧郁,或安逸过度,气血运行不畅;或临产忧惧紧张,气结血滞;或产时感寒,寒凝血滞,气机不利,皆使冲任不畅,胞宫瘀滞,不能运胎外出,以致难产。其临床特点为:腰腹持续胀痛,疼痛剧烈,久产不下,并兼见气滞血瘀之实证征象,如烦躁不安,胸闷脘胀,时欲呕恶等。治宜行气化瘀,滑胎催产,方用催生立应散或陈氏七圣散。

文献与评述

《保产要旨》: “难产之故有八:有因子横子逆而难产者,有因胞水沥干而难产者,有因女子短小或年长遣嫁、交骨不开而难产者,……有因体肥脂厚、平素逸而难产者,有因子壮大而难产者,有因气虚不运而难产者。”

 

《济阴纲目》:“大全云:妇人以血为主,惟气顺则血和,胎安则产顺,今富贵之家,过于安逸以致气滞而胎不转,或为交合,使精血聚于胞中,皆致产难,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稳婆不悟,入手试水,致胞破浆干,儿难转身,亦难生矣。凡产直候痛极,儿逼产门,方可坐草。”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