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缘皮肤结缔组织增生或肛管皮下静脉曲张破裂形成的隆起物。男女老幼皆可为患。故有“十人九痔”之说,其中以青壮年占大多数。根据发病部位不同,痔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


中医对本病早有认识,古人说。痔者峙也”,在古代,痔为突出之意,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者,皆曰痔,不特生于肛门边,如鼻痔、眼痔、牙痔等。但现在痔即指肛门痔。

病因

内痔


痔生于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内痔。内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与西医病名相同。内痔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其主要临床表现有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


多因脏腑本虚,静脉壁薄弱,兼因久坐,负重远行,或长期便秘,或泻痢日久,或临厕久蹲努责,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之晶,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风燥湿热下迫,气血瘀滞不行,阻于魄门,结而不散,筋脉横解面生痔。或因气血亏虚,摄纳无力,气虚下陷,则痔核脱出。


外痔


外痔是指发生于齿线以下的肛管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破裂,或肛门皮肤因反复炎症刺激增生而成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肛门坠胀、疼痛、异物感。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不同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结缔组织外痔。


结缔组织外痔


是指肛门缘皮肤(皱襞)发生结缔组织增生、肥大。包括哨兵痔和赘皮外痔。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异物感。


肛门裂伤。邪毒外侵,或大便努责、产育努力,以致气血瘀滞,加之外邪入侵,日久不散,则肌肤增生形成赘皮。


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是由痔外静脉破裂,血溢脉外,瘀于皮下,凝结成块所致。其特点是肛门边缘突然剧烈疼痛,并有暗紫色肿块。


内有血热,或本有静脉外痔,加之便时努挣,或负重远行,以致肛门痔外静脉破裂,血溢脉外,瘀于皮下,凝结成块。


混合痔


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混合痔兼有中外痔的双重表现。


多因Ⅱ、Ⅲ期内痔未及时治疗,反复脱出,复因妊娠分娩,负重远行,以致筋脉横解,气血瘀滞不散,导致本病发生。

症状

内痔

多发于成年人。初发常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症状,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多在排便时滴血或射血。出血呈间歇性,每因饮酒、过劳、便秘或腹泻时使便血复发和加重。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肛查时见齿线上粘膜呈半球状隆起,色鲜红、暗红或灰白。随着痔核增大,在排便时或咳嗽时可脱出肛外,若不及时回纳,可形成内痔嵌顿,并有分泌物溢出,肛门坠胀;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期:


1期:痔核较小,如黄豆或蚕豆大,色鲜红,质柔软,不脱出肛外,大便带血或滴血。


Ⅱ期:痔核较大.形似红枣,色暗红,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大便滴血较多或射血一线如箭。


Ⅲ期:痔核更大,如鸡蛋或更大,色灰白,大便时或行走时脱出肛外,不能自行还纳,一般不出血,一旦出血则呈喷射状,痔核脱出后如不尽快还纳,则易嵌顿而绞窄肿胀、糜烂坏死。


结缔组织外痔

肛门边缘生皮赘,逐渐增大,质地柔软,一般不痛,无出血,仅觉肛门异物感,当染毒肿胀时才觉疼痛。发生于截石位6、12点处的外痔常由肛裂引起。发生于3、7、11点处的外痔,多伴内痔。


血栓性外痔

好发于夏季,多发生在肛缘截石位3、9点处,起病时肛门部突然剧烈疼痛,肛缘皮下可见紫暗圆形肿块,触痛明显,分界清楚,待3—5天后疼痛缓解,有时小血块可自行吸收。


混合痔

大便时滴血或射血,出血量较多,便时肛门有肿物脱出,如果合并染毒则嵌顿肿痛,不能还纳,肛门有异物感,肛查可见混合痔多生于肛门截石位3、7、11点处。内、外痔在同一时位跨越齿线连成一个整体,内痔部分如成人拇指头或更大,色紫暗或灰白。

治疗

内痔


一、内治法


适用于工期、Ⅱ期内痔,或痔核嵌顿继发感染,或年老体弱的内痔患者,或兼有其他慢性病,不宜手术者。


(一)风伤肠络

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而出,血色鲜红;或伴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分析:风热下迫,灼伤肠络,或热积肠道,耗伤津液,以致便结,擦伤痔核血络,热迫血妄行,则见便血,血色鲜红;风性善行,则下血或呈喷射状;口渴、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


(二)湿热下注

便血色鲜,量较多,痔核脱出嵌顿,肿胀疼痛,或糜烂坏死;口干不欲饮,口苦,小便黄;苔黄腻,脉潘数。

辨证分析:湿热下迫大肠,迫血妄行,则大便下血;湿热蕴结,经络阻塞,气血瘀滞,则痔核肿物脱出;湿性重浊,则肿胀疼痛;热胜肉腐,则糜烂坏死;口干欲饮、口苦、小便黄、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方药:止痛如神汤加减。


(三)脾虚气陷

肛门坠胀,痔核脱出,需用手托还,大便带血,色鲜红或淡红,病程日久;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

辨证分析:身体素弱,脾虚气亏,不能统血,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则大便带血;脾虚下陷,则肛门坠胀,痔核脱出肛外;脾虚运化失常,则纳少便溏;脾虚则气血无以荣养肌肤,故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弱为脾气亏虚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二、外治法


(一)熏洗法

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脱出时,将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湿敷。具有收敛止痛消肿等作用,常用五倍子汤、苦参汤等。


(二)敷药法

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手术后换药,将药膏或药散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或收敛止血或生肌收口等作用。常用药物有马应龙痔疮膏。桃花散、生肌玉红膏等。


(三)塞药法

适用于各期内痔,将药物制成栓剂,塞入肛内,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如化痔栓。


结缔组织外痔


一、内治法

一般不需内治,当外痔染毒肿痛时,可用清热利湿之法,方用止痛如神汤或五神汤加减。


二、外治法

(一)可用苦参汤煎水清洗以防感染。

(二)外痔肿痛时用痔疮膏或黄连膏外涂。


血栓性外痔


一、内治法

血热瘀阻

肛缘肿物突起,疼痛剧烈,肛缘圆形紫暗肿块,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

辨证分析:血分有热,加之便时努挣或负重远行,气血瘀滞,血热妄行,脉络破裂,血溢脉外,瘀于皮下则见肛缘肿物,颜色紫暗;血分有热,则口干欲饮;血热内燥,则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主热,脉弦主痛。

治法: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


二、外治法

先用苦参汤煎水熏洗肛门,再外涂痔疮膏,每天1次。


混合痔

参照内痔和外痔。

结语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形成的静脉团,或痔外静脉破裂或肛缘皮肤因炎症增生所形成的肿物。痔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齿线上直肠末端粘膜下的痔内静脉扩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好发于齿线上3、7、11点处。其临床特点: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内痔分三期,应与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直肠癌相鉴别。风伤肠络证,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方用凉血地黄汤;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止血,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脾虚气陷证,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注射疗法与结扎疗法是内痔的重要治法。


外痔是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的痔外静脉丛扩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肛缘皮肤因炎症增生而形成的肿物。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和血栓外痔。其临床特点为:肛门异物感及肛门坠胀、疼痛。静脉外痔多发生在3、7、11点处,结缔组织外痔好发于6、12点处,血栓外痔好发于3、9点处。手术是彻底治疗外痔的根本方法。


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和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混合痔兼有内痔、外痔的双重表现。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方法。

  • 痔疮出血案
    陈某,男,2023年10月26日初诊。痔疮出血,大便不成形,经常放屁,小便黄赤,口苦,晨起眼屎极多,舌质红,此为典型乙字汤证,方用乙字汤原方:柴胡15克,黄芩12克,升麻9克,当归18克,甘草12克,...

    林盛进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54

    0

  • 痔疮出血案
    陈某,男,2023年11月29日初诊。前曾患痔疮找我治疗,方用乙字汤而愈。近来痔疮出血复发,自用前方无效,遂再来求诊。现舌微红有齿痕、黄苔,询知腹部不舒,且无口苦症状,改用当归升麻鳖甲汤加减,方用:升...

    林盛进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84

    0

  • 熊老师讲痔疮针灸治疗
    熊老师:这个痔疮啊,在我们中医里面也分成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按辨证论治的情况分成风热肠燥证和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和脾虚气陷证。所以这个痔疮需要辨证才来用。风热肠燥证,一般他的主证是大便带血滴血和喷射...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72

    0

  • 内外痔医案
    群友“风中的云”提供:痔疮内治是没有痛苦也是最省钱的方法,且治愈后很少复发。刘萍,女,内外痔疮,大便时内痔脱出,疼痛剧烈,本欲手术治疗,无奈听人说痔疮手术特别疼痛,正好她一个朋友痔疮手术后复发,一年做...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6

    0

  • 痔疮出血
    陈某,男,前数日因痔疮出血找本村医生输液,初有效,继则失效,遂来求诊。现痔疮出血,大便偏硬,舌淡有薄苔。方用乙字汤原方:柴胡15克,黄芩12克,升麻9克,当归18克,甘草12克,大黄9克(后下),三剂...

    林盛进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107

    0

  • 浅谈应用通调汤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体会(谢灼联)
    中医对痔瘘一病,选择性采用结扎、挂线等法,疗效是肯定的。但有不少患者难免在术后出现暂时性尿潴留,此为肛肠术后的常见现象。如处理得当,可减轻病者痛苦,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中药,经多年筛选验证,拟出“通...

    求道

    畅读VIP

    122

    0

  • 痔痛案(温存厚)
    友人虞仲卿,与余比邻,于秋初患痔,肿痛异常,医用泻火润燥之剂,服之不效,连更数医,均谓肠胃热毒下注肛门,用通利之品,其痛尤甚,身卧床褥,号呼彻夜。余闻而怜之,问其症系热毒,何以泻火全不应效,究竟病从何...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99

    0

  • 陈民藩:肛肠疾病治疗应内外并重
    陈民藩在50多年肛肠科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肛肠疾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在环状痔、嵌顿痔和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复杂性高位肛门直肠瘘、肛肠病术后并发症、...

    求道

    畅读VIP

    269

    0

  • 陈民藩:清草饮
    【组成】夏枯草15g,鬼针草15g,苎(zhù)麻根15g,白芷10g,甘草6g,黄连3g,黄柏9g,枳壳9g,丹皮10g,瓜蒌仁15g。【功效】清热泻火,解毒祛瘀,凉血利湿。【主治】外内痔发炎,肛周...

    求道

    畅读VIP

    425

    0

  • 经方方证运用体悟
    熊兴江 何庆勇 汤艳莉 指导:王阶经方,原意为经验之方,经典之方,后专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因其疗效卓著历史悠久,并经临床不断重复验证,故被尊为“群方之主”。经方的特点是用药少而精,药物配伍...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83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