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病名。
①多指温热病之泛称。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症见身热、头痛、呕吐等,但《经》多以“病温”为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于伤津化燥伤津的特点。当按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法辨证论治。分别选用(或合用)解表、疏卫、清气、凉营、凉血、和解、育阴生津、通下、开窍、息风、回阳固脱、通下等法。温热病大致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温、冬温、秋燥、温毒、伏气温病、温疟、晚发。详见有关各条。
②指广义伤寒中的一种。《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参见有关条目。
③指夏至以前发病之温热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为后世“伏气温病”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见伏气温病条。
钟玉池
陈某,男,4岁。初诊∶1976年6月5日。主诉及病史∶高热10天,伴咳嗽、口渴,尿黄短。近几天夜间热甚,无汗出。诊查∶体温39℃,左眼结膜充血,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Ⅲ°,两肺呼吸音增粗,唇红。...


求道
畅读VIP

34

0
彭建中:温病学说,亦治内科杂病
能有这样一个论坛和大家在一起探讨有关温病的学术问题,我很高兴。我要谈的题目是“温病学理论在慢性肾病临床辨治中的应用”。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原因有两点:第一,我的老师赵绍琴教授是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我跟...


求道

159

0
周耀庭温病医案举例
医案1 邪在卫分。叶天士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吴鞠通曰:“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陈某,男,9岁。患儿因发热半天于02年7月14日来诊。近2~3天以来鼻流清涕,来诊前一天晚间开始发热,体温...


求道
畅读VIP

139

0
周耀庭治温毒经验总结
周耀庭教授具有50年临床经验,30年温病学教学经历,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擅用中医温病学理论治疗小儿热病,疗效卓著。周老对温毒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运用古方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温毒,...


求道
畅读VIP

157

0
何书田治温热案
右 34岁。证自十一日始,寒热如疟,每晚必至,渐致神思昏乱,连次发厥。现在心志稍清,而耳不聪听,懒言目瞪,舌苔黄而带黑,脉象弦大不摄。此温邪由少阳而转入厥少二阴矣,势颇棘手,且在怀妊之体,尤可俱也。旦...


求道
畅读VIP

175

0
贺季衡风温案赏析
吴男 风温五日,壮热少汗,咳嗽痰鸣,痰色或红或黑,左胁痛,谵妄神迷,少腹拒按,脉滑数,右部不楚,舌苔腻黄,表里同病,有化燥生风之虑。 麻黄 八分(后入)大杏仁三钱 净连翘 三钱 ...


求道
畅读VIP

413

0
芩连增液汤治愈风温证二例(龚去非)
1.刘某,男,21岁。初诊∶1967年12月3日。主诉及病史∶发烧、咳嗽、喘气10天。10天前,因患右肺中下部大叶性肺炎,住某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要求中医治疗。询悉患者整天发烧,午后及夜间尤甚,剧烈...


求道
畅读VIP

777

0
益气育阴潜阳法治愈温病危证一例(何炎燊)
李某,男,59岁。初诊∶1962年7月5日。主诉及病史∶患者乃饮食业职工,素有咳嗽宿疾,4年来常苦目痛,视力减退。1962年6月21日起病,初时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经中西医治疗多日,高热持续不退,胸...


求道
畅读VIP

392

0
该条短评为VIP内容,请开通VIP后查看...
四君人参
畅读VIP

9

0
中山名老中医阮杏泉: 冬温证危候治验
欧英容,女性,4岁,住斗门县白蕉公社白石大队。患儿于1961年1月10日发病,头痛无汗,鼻干气燥,继则恶寒高热嗜睡,曾在白蕉医院门诊治疗,于1月17日晚八时来我院急诊,患儿已呈昏迷状态,头左右摇摆不停...


求道
畅读VIP

595

0
冬温证危候治验(中山老中医 阮杏泉)
欧英容,女性,4岁,住斗门县白蕉公社白石大队。患儿于一九六一年一月十日发病,头痛无汗,鼻干气燥,继则恶寒发高热嗜睡,曾在白蕉医院门诊治疗,于一月十七日下午八时复来院急诊,患儿已呈昏迷状态,头左右摇摆不...


求道
畅读VIP

466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