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吴普本草》又称《吴氏本草》,古代中药学著作。共6卷。魏吴普约撰于公元3世纪初期。载药441种。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最为详悉。其说药性,集录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桐君、扁鹊、季氏、《一经》、医和等9家之论,乃魏以前药性研巩纸照究之汇总。
所记药效,注重临床实际,较少神仙方士之说。此书约佚散于北宋。此前的整芝热立类书、本草或垫汗习元有摘引《吴普本草》者(如《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蜀本草》、《嘉?本草》等)。清焦循辑《吴氏本草》(1793年),载药168种,今存稿本。孙星衍等所辑《神农本草经》中,亦收录此书内容,散附于各药条下,且题《本经》为"魏吴普等述"。尚志赠民判钧辑《吴普本草》(1961年),得药200余,仿《本草经集注》分类法,考据详明。
《吴普本草》大约著成于公元三世纪中叶,流行于世达数百年,后代有不少子书引述了它的内容,如南北朝贾思勰的《院乃齐民要术》,唐代官修《艺文类聚》,《唐书·艺文志》乎狱碑还载有该书六卷的书目。直到宋初太宗所修《太平御览》,仍收载较多的条文。自此该书即散佚不存,因而《宋史·艺文志》及《崇文总目》都已见不到本书的书目,可见宋代建国后不久,此书即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