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1.本品消食力量较强,具运脾健胃之功,凡积滞,不论肉积、乳积、谷积及其他积滞咸宜。对证情较轻者,可单用本品炒燥后研末服用。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独用本品治反胃吐食、由于消化不良。用治证情较重的食积不化,常与山楂、麦芽等配伍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泄泻方》以鸡内金配伍温中益气的白术、大枣、干姜制成益脾饼,治脾虚食少,完谷不化而腹泻证。治小儿脾虚疳积,可与健脾益气之白术、山药、茯苓等配伍同用。亦有用本品配合白面作饼烙熟,随时服食,治疗小儿疳疾、形瘦腹大者。
2.本品因有固精止遗之功,常用治遗尿证。如《太平圣惠方•卷七•治肾虚膀胱虚冷小便滑数白浊诸方》鸡肶胵散,以之与桑螵蛸、菟丝子、龙骨、鹿茸共研细为散,治膀胱虚冷、小便滑数及漏精等证。又载菟丝子散方,以之与菟丝子、五味子等捣为粗末,温酒调服,治膀胱及肾虚、小便滑数、白浊等证。治遗精又常配伍莲肉、菟丝子同用。亦有单独用本品治遗精者,如《吉林中草药》以鸡内金六钱,炒焦研末,分六包,早晚各服1包,以热黄酒半盅冲服。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本品微炒研服,疗效比入汤剂好。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生贴。
注意:脾虚无积者慎服。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泄利。
2.《名医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
3.《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并尿血、崩中、带下、肠风、泻痢。
4.《滇南本草》: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
5.《本草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
6.《本草述》:治消瘅。
7.《本经逢原》:治眼目障翳。
8.《本草再新》:化痰,理气,利湿。
9.《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痃癖症瘕,通经闭。
10.《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溃疡。
11.《本草经疏》:肫是鸡之脾,乃消化水谷之所。其气通达大肠、膀胱二经。有热则泄痢遗溺,得微寒之气则热除,而泄痢遗溺自愈矣。烦因热而生,热去故烦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诸疳疮多效。
12.《要药分剂》:小儿疳积病,乃肝脾二经受伤,以致积热为患。鸡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热,入脾而消脾积,故后世以此治疳病也。
13.《医学衷中参西录》: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气化,若有瘀积,气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胀满,用鸡内金为脏器疗法。若再与白术等分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补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壮,益能运化药力以消积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症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又凡虚劳之证,其经络多瘀滞,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以化其经络之瘀滞,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见者,尤为要药。盖以能助归、芍以通经,又能助健补脾胃之药,多进饮食以生血也。


求道
畅读VIP

617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07

0

四君人参

560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76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