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反胃又称“胃反”,“翻胃”,指谷食入胃,停而不化,终至反出的症状。其表现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入一、二时而吐,或积至一昼夜而吐。

 

《内经》尚未有反胃之名,然其在有关呕、吐、哕、膈等病症的论述中,即包括反胃一症。如“饮食入而还出”,“食碎时乃出”(《灵枢•上膈》);“盛满而上逆”(《素问・脉解》)等。《金匮要略》首载“胃反”症名。其后,历代医籍或称反胃,或称翻胃,名异实同。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脾胃虚寒反胃:食入而反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吐出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冷痛,食少便溏,体倦乏力,四肢欠温,少气懒言,面色㿠白,舌淡苔白润,脉象浮涩或虚缓无力。


命门火衰反胃:朝食暮吐,甚则食下一日反出,完谷不化,饮食不下,泛吐清涎,澄沏清冷,形寒畏冷,腰膝冷痛,面浮足肿,腹胀飨泄,阳痿尿频,甚或二便不行,神疲欲寐,面色淡白,舌淡苔滑,脉微细沉迟。


寒饮内停反胃:胃反吐出宿谷及清水痰涎,或泛吐涎沫,脘痞少食,心悸头眩,或喘咳气逆,苔白滑腻,脉象弦滑。


痰气互结反胃反胃吐出饮食痰涎,情志抑郁烦躁喜怒,失眠多梦,胸膈痞满,脘腹胀满呃逆暧气,大便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沉弦。


酒积湿热反胃心中懊憹而热,愠愠欲吐,反胃吐出宿谷酸臭,头重身困,胸脘痞闷,口干而渴,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而腻,脉象滑数或濡数。


瘀血阻滞反胃:食入格阻不化而反出,胸脘刺痛拒按,痛有定处,甚则吐血、便黑,大便结滞不爽,口燥咽干而渴,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阴虚血燥反胃:食下涩滞,久而反出,口干心烦心悸少寐,头晕目眩,腰痠耳鸣,形体羸瘦,肌肤枯燥,骨蒸盗汗,面色无华,大便燥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气阴两虚反胃:食入反出,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心悸自汗,手足如灼,短气倦怠,唇干口燥,舌红无苔,或舌苔花剥,脉象虚细而数。


虫积反胃反胃心烦不宁,时作时止,食则吐犹,甚则发生虫痛厥逆,面有虫斑,舌有大红点,脉乍大乍小。


鉴别分析


脾胃虚寒反胃命门火衰反胃:二者皆属阳虚为患,然前者责之中焦脾胃,后者咎在下焦命门。脾胃虚寒反胃得之以生活调摄失慎,或忧思劳倦,或误行汗下等,损伤脾胃阳气,致使胃中虚冷,运化迟缓,水谷停留不化,宿积盛满,上逆反出。故其辨证要点在于: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以吐出宿谷为快。并兼见脘腹满闷,食少便溏,面色㿠白,体倦乏力,手足不温等症。舌淡苔白润,脉浮涩或虚缓无力,也属中气虚寒之象。治当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用补气健运汤。命门火衰反胃,多由高年阳衰,或久病不复,脾肾阳虚所致。命门真火乃三焦气化之原,故命火衰微,必然以温煦生化作用不及为其病机之主导。釜底无薪,谷入不化,久而反出,甚则食下一昼夜而吐出,吐出物澄沏清冷。阳衰则阴盛,故兼见形寒畏冷,腰膝冷痛,面足浮肿,或飨泄尿频,或二便不行等症。神疲欲寐,脉微细沉迟,舌淡苔滑,亦属阳虚阴盛之征。病责肾阳虚衰,治当补火以生土,温阳以助运,方用六味回阳饮,或金匮肾气丸


脾胃虚寒反胃命门火衰反胃,皆属虚寒之证。然二者相较,前者病较轻浅而责在中阳不振,后者病较深重而在命门火衰。故《景岳全书•反胃》曰:“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责在阴,非补命门以扶脾士之母,则火无以化,终无济也。”


寒饮内停反胃与痰气互结反胃:二者皆以痰饮为患。然前者病起于阳不化水而津留为饮;后者病机在于气郁不行而液凝为痰。寒饮内停,困遏中阳,水谷不运,脘痞少食,胃反而吐出宿谷痰涎;饮邪中阻,冲激上逆,故有头眩、心悸、喘逆等兼症;饮为阴浊之邪,故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治遵《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选用茯苓泽泻汤加减。痰气交阻反胃,病由郁怒难舒,气机郁滞,液凝为痰,痰气搏结,滞塞中道而成。其症吐出宿谷痰涎,胸膈痞满呃逆暧气,大便不爽,其脉沉弦,舌苔白腻或滑为其辨证要点。痰气互结,气郁为本,故临床常表现出情怀舒畅则诸症转轻,忧思恚怒则诸证加重的特点。治当以解郁化痰为法,方选香砂宽中丸。


酒积湿热反胃瘀血留滞反胃:二者皆属实证。酒积湿热反胃,乃由酗酒无度,湿浊内生,蕴郁化热,困遏中焦,浊热熏蒸上逆所致,吐出宿谷酸臭为其主症特点。湿热郁蒸于内,胃失和降,故兼见心中懊憹而热,口干而渴,小便黄赤,胸脘痞满,身困头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湿热为病的重要特征。予清热利湿,解酒和胃为治,宜葛花解酲汤加减。瘀血反胃之本在于瘀阻胸脘,滞塞和降之机,食入不化,反胃吐出,甚则吐血便血瘀血留滞,故胸脘刺痛拒按,且有得暖稍缓,得寒加剧的特点。阴血不营,津不上承,故口咽干燥而渴,或但欲漱水不欲咽;血瘀肠燥,传导不利,故大便干燥而滞涩;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皆瘀血证的重要特征。治以活血化瘀,行气降逆为法,常选用桃核承气汤,韭汁为丸与服。


阴虚血燥反胃与气阴两虚反胃:皆属虚热证,为反胃重证。阴虚血燥反胃,病在下焦肝肾,多由房劳虚竭或恣食烈味,或忧思郁怒而至精血枯涸,谷道不润,食入不化,而致胃反,其主症特点为食下涩滞,久而反出,并兼见头晕目眩,口干心烦心悸少寐,形体羸瘦,肌肤枯槁,大便燥结等阴血虚损、枯槁不荣的症状。阴血亏则热内生,故舌绛少苔,脉细数。临证辨治务在抓住引起阴血枯涸的病因、病机,干涩枯槁的病证特点,予泽枯润槁之治,常用通幽汤。气阴两虚胃反,多由热病之后,或久吐不愈,或误服温热燥烈药物,伤肺胃而耗气阴所致。胃液不足,犹釜中无水,难以熟谷,故令食入而反,食欲不振。气阴两虚,气不化液,故兼唇干口燥,大便干结,短气自汗心悸少寐,舌红少苔或舌苔花剥,脉象虚细而数等症。治以益气养阴,降逆止呕,方用大半夏汤


虫积反胃:虫于人体之中,因寒侵火迫则不安其位,蠢动上扰,胃失和降,食入反出,甚则吐蚘,心烦懊憹,时作时止,甚则发生虫痛而厥。《张氏医通•反胃》曰:“反胃而胸中嘈杂不宁,或作或止,其人懊憹,面上有白点者,作虫积治之。”常选用连梅安蛔汤乌梅丸


反胃呕吐噎膈三症,皆有吐出食物的症状,应予鉴别。反胃多属阳虚有寒,饮食不化,其主症特点为食尚能入而经久反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噎膈多系结气不舒,阴虚血燥,其主症特点在于吞咽困难,饮食难下,随食随吐或食后徐徐吐出。反胃之治可补可温,其治犹易。噎膈之症,其治颇难。呕吐病在上脘,责之胃不受纳;反胃病在下脘,责之脾不磨化。呕吐之症,实证居多,病发急暴,食入则吐。 反胃之症,虚寒为主,病多缠绵。

文献与评述

备急千金要方反胃》:“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出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设言未止者,此为胃反,故尺为之微涩。”

 

扁鹊心书呕吐反胃》 凡饮食失节,冷物伤脾,胃虽纳受而脾不能运,故作吐。……若伤之最重,再兼六欲七情有损者,则饮蓄于中焦,令人朝食暮吐,名曰翻胃,乃脾气太虚,不能健运也。”

 

奇效良方•翻胃门》:“夫反胃者,本乎胃,……多因胃气先逆,饮酒过伤,或积风寒,或因忧思悒怏,或因蓄怒抑郁,宿滞痼癖,积聚冷痰,动扰脾胃,胃弱不能消磨谷食,遂成此证。”

  • 贺季衡 反胃案 赏析(林志宾)
    朱左食入随吐,痰水食物杂出,其味酸。气从上逆,胸次及两胁撑痛,便结不利。切脉沉细而滑,舌苔腐白。此痰浊阻中,肝胃不和,气运有升无降,一派反胃见象,属在高年,防增噎格。姜黄连 代赭石 旋覆花 大白芍(吴...

    求道

    畅读VIP

    76

    0

  • 噎膈反胃案二则(承槐卿)
    一、朝食暮吐,或逾时而吐,俱是顽固不化,《金匮》所谓胃反者此也。胃中无阳,有渐延关格之势,病经半载,阳明之气久已有升无降,非寻常调中止呕可以却疾,议宗大半夏汤意加镇逆一法。潞党参,淡干姜,炙甘草,伏龙...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9

    0

  • 王辉武胃病辨治经验述要(陶红)
    笔者有幸成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于2002~2005年师从王辉武教授,在学习期间,体会到王师“同有多病胃为先”的临证思想。他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尤擅脾胃病治疗,学宗仲景,旁及各家,...

    求道

    畅读VIP

    75

    0

  • 马骏应用对药治疗脾胃病经验
    “对药”是指某两味药总是成双成对出现,如影随形,起着相辅相成或相得益彰的作用。笔者老师马骏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在临床诊治疾病中擅用“对药”,特别是在脾胃病的诊治中,...

    求道

    畅读VIP

    67

    0

  • 牛兴东基于“肝胃同治”治疗脾胃病经验(张瑞芬,任国华,等)
    病因病机     牛兴东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根本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则以郁、瘀、毒为要。脾胃病发病过程虽为复杂,但其病机总纲不离气机失调与瘀血...

    求道

    畅读VIP

    75

    0

  • 李乾构:胃的生理病理与治胃十五法
    胃的生理病理和特点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的上口贲门,即上脘;下口为幽门,即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中脘,三部分合称胃脘。经脉上胃与脾互为表里,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其经为足太阴脾经;胃为阳土,喜润...

    求道

    畅读VIP

    153

    0

  • 李乾构治胃三法
    1. 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胃痛肝胃不和证)主症:胃脘胀痛。次症:痛窜胁背,气怒痛重,胸脘堵闷,嗳气频作,善喜叹息,排便不爽,舌苔薄白,脉象多弦。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二项次症即可诊断为胃痛肝胃不和证。辨...

    求道

    畅读VIP

    135

    0

  • 熊来苏温阳降逆活血化瘀治愈两年反胃案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反胃出之病。本病的病因多由饮食不当,饥饱无常,或嗜食生冷,损及脾阳,或忧愁思虑,有伤脾胃,中焦阳气不振,寒从内生,致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饮食人胃,停留不化,...

    求道

    畅读VIP

    184

    0

  • 大半夏汤治反胃(不完全性幽门梗阻)
    张谷才医案:王某某,男,65岁。1976年5月27日诊。呕吐不食,食则良久吐出,夹有痰饮,大便十余日未行。口干思饮,形体消瘦,已月余。某医院作胃肠钡剂造影,诊为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诊见精神萎靡,言语无力...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241

    0

  • 旋覆代赭汤治噎膈反胃
    喻嘉言医案:治一人膈气,粒食不入,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一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而安。《金匮要略》云: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

    白术

    签约讲师

    445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