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上脘 Shàngwǎn,出《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上管;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胃脘(《针灸资生经》)、上纪(《针灸大全》)。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中脘而言,故名上脘

经属

任脉,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取穴法:

仰卧位。取一标有二等分的弹性皮筋,将皮筋的两头与肚脐、胸剑联合部对齐拉紧,从皮筋的中点直上量1横指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上腹部。不能用提插法或粗针,以免造成胃肠穿孔或化脓性腹膜炎。孕妇慎用。针后慎勿饱食。


灸法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孕妇不可灸。


按摩: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引起胃胀、呕吐、打嗝等症状时,用拇指指腹揉按上脘穴3~5分钟,可有效缓解不适。

功能与主治

功能:和胃降逆,化痰宁神。


主治:腹胀,纳呆,胃脘痛,呕吐呃逆黄疸吐血,痰多,痫症。

配伍

《甲乙经》: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千金方》:上管、不容大陵,主呕血;上管、中管,主寒中伤饱,食饮不化。


《大成》:鼓胀,针上脘、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


百症赋》: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眩痛,身热,汗不出,上脘主之。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上脘主之。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五脏膜满胀,心腹胸胁支满胀,则生百病,上脘主之。心下有膈,呕血,上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中热烦,奔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


《针灸大成》: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疗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反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疸,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普济方》:针入八分,先补后泻,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