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穴法:
第1步:仰卧位;
第2步:沿前正中线向下触摸,找出胸骨体与剑突间行成的凹陷,即胸剑联合;
第3步: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刺灸法
配伍
《甲乙经》:胃胀者,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心下大坚,肓俞、期门及中脘主之;霍乱泄出不自知,先取太溪,后取太仓之原。
《千金方》:中脘、承满,主胁下坚痛;霍乱,若吐下不禁,两手阴阳脉俱数者,灸心蔽骨下三寸,又灸脐下三寸各六七十壮;关上脉细,虚腹满,……针灸三管;中脘、大陵,主目黄、振寒。
《大成》:某……泻痢不止,诸药不效,灸中脘、章门,即饮食;大便泄泻不止,中脘、天枢、中极;翻胃吐食,中脘、脾俞、中魁、三里;霍乱吐泻,中脘、天枢;温疟,中脘、大椎;心下如杯,中脘、百会;喘息不能行,中脘、期门、上廉。
《行针指要歌》: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心痛身寒,难以俯仰,心疝气冲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腹胀不通,寒中伤食,饮食不化,中脘主之。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溢饮胁下坚痛,中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吐泻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奔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唿,泻五吸。
《针灸大成》: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反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饮食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
《针灸聚英》:素注,针一寸二分,灸七壮……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导引之。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循经考穴编》: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求道
畅读VIP

327

0


求道
畅读VIP

490

0

艾宝銮
原创投稿
畅读VIP

610

1

王家祥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686

0

四君人参

735

0

王家祥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1002

0

四君人参
作者授权
畅读VIP

1056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3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