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要治:在拨筋中的任脉应用思路
趁现在有空来共同学习一下任脉吧!
任脉和督脉,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经常听到的小周天,便是此二脉任脉在前正中线,属阴,此脉与督脉、冲脉都是起于胞宫,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冲脉乃奇经八脉中的一脉,意思是一个源头出来三个经脉,女人,任脉、冲脉、肝经、带脉是很重要滴。
特别是一些妇科方面的问题,冲脉向上一支借的是肾经的循行线,一支走的是任脉,所以女子来月经,只有冲、任脉盛,才能才能正常排泄。
任脉总摄周身阴经,所以又称为阴脉之海。
今天先说任脉,任脉的循行是从下往上运行的,行于腹,过肚脐,上胸,经咽,至唇,入齿。缘手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与督脉连接。也就是我们的前正中线,在人中的部位连接督脉,这是任脉的循行路线。
那么任脉都有什么作用呢?
任脉的作用:
1、它为阴脉之海,有调节阴经气血之作用。
2、起于胞中具有调节女子的月经功能,促进女子生殖的功能,所以,任主胞胎就是由于此而来,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3、任脉运行需藉借督脉之阳气推动方能循行,这样才能阴阳平衡,任督二脉为人体阴阳的总纲领。(任督二脉,一阴一阳平衡人体之总领。)
那么咱们再从现代医学方面来看任脉,看待一个问题应该有多视角的思维。
从肌筋膜来看,任脉为肌筋膜前表链位置分布区,此一线,从下到上,分布的有耻骨联合处的锥状肌,(相当于曲骨穴的附近)向上有腹直肌(此肌横跨肚脐上下)再向上有胸骨筋膜附着于整个胸骨,胸骨筋膜往上到胸锁乳突肌。
当任脉一线的肌筋膜链过于紧张或者受到损伤时,便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问题,出现挛缩、慢性筋伤,最常见的驼背圆肩,骨盆前倾,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产生颈肩腰背疼痛,腹部疼痛等。
当任脉所处的前表链过紧时,胸腹腔空间便会挤压,脏器活动空间也会缩小堆积。
督脉所处的后表链,为了维持平衡也会过度伸展。继而造成一系列心肺症状,(胸闷、心慌、气短)以及肠胃问题。
可见任脉对于内脏肠胃症状调理也至关重要。大家来看任脉上调理胃肠的穴位,上、中、下三脘、建里等穴就能窥之一二。
我们在拨筋时任脉至关重要,那么任脉最主要的调治穴位或者最容易出现筋结的地方是哪里呢?
首先便是元阳升发之处----关元;关,关卡,门户,;元,原始也,本也,單从字义就能多少理解此处之重要性,阴阳元气交关之处。
又是经常听说的下丹田之处,阳气升发从此处来。
关元这个位置的筋结一定得松开,筋结不一定就刚好在肚脐下三寸关元穴的位置,而是在其周边循筋找结,有时是在关元上,有时是关元下,或者偏一点的地方,在肚脐下三寸关元穴的周边要去揣穴,有时指腹敏感的话,会感知此结处有丝丝的凉气向外透。
我刚才已经讲了任脉的作用以及会出现的问题,认真看的话,便能从中学到东西。你看过别人弹吉他或者弹古筝吗?弹拨,这个是复合性手法。之前我写的宫寒文章中也提到过,拨筋,把结打开!寒主收引,阴成形,阳化气。松筋散结,阳气升发,自然寒气就化开了。
继续讲下一个调治点中脘的位置,就是肚脐到剑突下连线的中点,胃不好的,睡觉不好的,这个位置就会出现筋结,胃不和,卧难安嘛!这个也是肌筋膜前表链中的高应力点之一。
然后便是向上最重要的地方喽!
膻中--- 此穴为八会穴之一,气会膻中,膻中位置胸,是宗气会聚之所,所以一切的气病可以从此处着手。
如果看过《武侠》这部影片的话,金城武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有诠释此穴,此处有筋结会造成心慌胸闷,气短。
特别是平时脾气不太好的,爱生闷气的,在此处多数有条索,而且这里的条索会很细像线一样,一根手指头拨这些细条索就痛的受不了,因为此处皮肤比较薄,拨的时候不可用蛮力,有时条索从天突穴处一直能延伸到鸠尾穴的位置。
应该徐徐渐进的拨拨,可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的指腹轻轻拨动,拨动的同时会感知到指腹下面的条索有的会有沙沙的响声,随着逐次的拨按,疼痛感也会随之减轻。左右拨啊~从上往下,弹拨,你得垂直于筋才能拨啊!膻中处的拨筋方法最接近于拨琴弦状。指腹敏感了,才会感知手下筋的变化。
天突处也不可忽视。在拨筋当中需仔细循筋探结,用心感受手下的感觉,做到以松、通为用!
以上就是我在临证中对任脉一线的点点认识,希望同道可以借鉴!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