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文:治慢性胃病 补虚通滞 以润为降
滞损交夹是慢性胃病具有共性的核心病机。故治疗理虚滋胃补脾气;开痞除满调气机。沈舒文治胃病养阴重于补气,胃病虽脾与胃同时受病,然阳明胃腑阳气隆盛,邪滞于胃最易化热,化热则伤阴,胃阴虚多于脾气虚,用药以润...


求道
畅读VIP

435

0
王辉武胃病辨治经验述要(陶红)
笔者有幸成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于2002~2005年师从王辉武教授,在学习期间,体会到王师“同有多病胃为先”的临证思想。他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尤擅脾胃病治疗,学宗仲景,旁及各家,...


求道
畅读VIP

413

0
牛兴东基于“肝胃同治”治疗脾胃病经验(张瑞芬,任国华,等)
病因病机 牛兴东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根本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则以郁、瘀、毒为要。脾胃病发病过程虽为复杂,但其病机总纲不离气机失调与瘀血...


求道
畅读VIP

413

0
米子良治疗胃病的经验(麻春杰,崔雪亭.)
米子良教授从医50载,是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伤寒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米教授致力于中医《伤寒学》的教学与临床,对脾胃病的诊治造诣颇深。“治中焦如衡...


求道
畅读VIP

633

0
李乾构:胃的生理病理与治胃十五法
胃的生理病理和特点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的上口贲门,即上脘;下口为幽门,即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中脘,三部分合称胃脘。经脉上胃与脾互为表里,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其经为足太阴脾经;胃为阳土,喜润...


求道
畅读VIP

683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