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关元 Guānyuán,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利机(《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精露(《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命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气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脖胦(《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肓之原(《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下肓(《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取穴法:
第1步:仰卧位或正坐位;
第2步:确定耻骨联合:沿下腹部前正中线垂直向下推,可触及一骨头,此骨头即为耻骨联合;
第3步:将脐中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连线平分为5等分;
第4步:该连线的上3/5与下2/5交点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能与主治
配伍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针灸甲乙经》:奔豚寒气入小腹,时欲呕,伤中溺血,小便数,背脐痛引阴,腹中窘急欲凑,后泄不止,关元主之。石水,痛引胁下胀,头眩痛,身尽热,关元主之。胞转不得溺,少腹满,关元主之。暴疝,少腹大热,关元主之。女子绝子,衃血在内不下,关元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疗痛,小便赤涩,不觉遗沥,小便处痛,状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脐下结血,状如覆杯,转胞不得尿,妇人带下瘕聚,因产恶露不止,月脉断绝,下经冷。
《针灸大成》:主积冷虚乏,脐下绞痛,渐入阴中,发作无时,冷气结块痛,寒气人腹痛,失精白浊,溺血,七疝,风眩头痛,转脬闭塞,小便不通,黄赤,劳热,石淋,五淋,泄利,奔豚抢心,脐下结血,状如覆杯,妇人带下,月经不通,绝嗣不生,胞门闭塞,胎漏下血,产后恶露不止。
《类经图翼》: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畜血之处。
《扁鹊心书》: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23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82

0

刘李和戎

764

0

刘李和戎

793

0

王家祥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686

0

四君人参

735

0

麻附桂姜2020

649

0

刘李和戎

436

0

刘李和戎

1942

0


白术
签约讲师

89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