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风门 fēngmén,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热府。名解: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

经属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法:

第1步:正坐低头;

第2步:确定后正中线:即在背部中央所作的垂直线;

第3步:在后正中线上,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上有一高突;

第4步:这一高突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即是第7颈椎棘突;

第5步:由第7颈椎棘突垂直往下推2个椎体棘突即是第2胸椎棘突;

第6步:在第2胸椎棘突下与肩胛内缘作一水平线,此水平线中点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同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该神经由臂丛发出,由肩胛提肌前缘,经该肌和菱形肌的深面,沿肩胛骨的内侧缘下降,几达该骨下角,分支支配大、小菱形肌和肩胛提肌。针经上述结构后,可深至第二肋间结构,其胸腔相参应器官是胸膜腔及肺,所以要掌握针刺的深度。

刺灸法

刺法:斜刺0.5~0.8寸。不能向前或向内直刺或深刺,以免刺伤肺脏,引起气胸。


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功能与主治

功能:祛风散邪,宣肺固表。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多涕,鼻塞,胸中热,项强,肩背痛

配伍

《千金方》:神庭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主鼻鼽清涕出;承灵风池风门譩譆后溪,主鼻衄窒喘息不通;风门五处,主时时嚏不已。


《大成》:伤寒热退后余热,风门合谷行间、绝骨;肩背痠痛,风门肩井中渚支沟后溪腕骨委中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风劳呕吐,多嚏,鼻鼽出清涕,伤寒头项痛,目瞑,胸中热,卧不安。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风门二穴,一名热府……伤寒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


《针灸聚英》:风劳呕吐伤寒项强,目瞑,胸中热。


类经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


《针灸大成》:主上气喘气。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