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Jí Lí

别名

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药性论》),杜蒺藜(《圣惠方》),休羽(《纲目》),旱草(《本草经解》),三角蒺藜(《本草求真》),三角刺(《中国药植志》),八角刺(《青海药材》),蒺骨子、野菱角、地菱(《江苏植药志》),硬蒺藜、蒺藜蓇葖(《山东中药》)。

释名

本品为果实,由五个果瓣组成。成熟时分裂,每个果瓣具长短刺各一对,质较硬(如质软而形近似,属西伯利亚滨藜,不可用)。以其疾而利,可以刺人,故名刺蒺藜,简称蒺藜

来源及植物形态

蒺藜,始载于《本经》,原名蒺藜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燥成熟果实。产于东北、华北、新疆、青海、西藏和长江流域等地。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


蒺藜:取去刺的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晒干。(每蒺藜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雷公炮炙论》:"凡使蒺藜,拣净,蒸,从午至酉,出,日干,于木臼中舂,令皮上刺尽,用酒拌再蒸,从午至酉出,日干用。"

性味归经

性味:苦辛,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辛,微寒(一作’温’),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归经:入肝、肺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肾三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癥瘕,乳难,痈疽,瘰疬


1.蒺藜主入肝经,既能平肝阳,又能散风邪,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眼花等症,常与橹豆衣、菊花、生白芍等同用。亦用于高血压病之头目眩晕证,可与钩藤牛膝等同用。治头风头痛,证属风热者,常配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药,以疏风散热止痛。


2.肝主疏泄,肝郁则疏泄功能失常,以致气机郁滞,气滞则血行不畅,而发生胸胁疼痛,妇女月经不调,乳汁不通,乳痈等肝气郁结病症。本品有疏肝而散郁结的功效,故可治上述诸症,常与柴胡青皮香附等疏肝理气药同用。肝炎胁痛,可以配伍片姜黄皂角刺同用。由于气血瘀滞所致之积聚,可以与丹参鳖甲桃仁同用。现代有以疾藜配青橘叶治疗乳房小叶增生、配三七冠心病的报道,均有一定疗效。


3.本品苦泄轻清,功能疏风明目,为眼科常用之品。《本经逢原》说:“白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本草求真》也称白蒺藜“然总宣散肝经风邪,凡因风盛而见目赤肿翳,并通身白癜瘙痒难当者,服此治无不效。”均指出了白蒺藜有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用治风热炎上,目赤多泪,翳障等实证者,常与菊花蔓荆子决明子连翘等同用,如《张氏医通•卷十五》白蒺藜散


4.本品辛散苦泄,轻扬疏散,故有祛风止痒之功。用于风疹瘙痒等症,常与荆芥、蝉衣等同用。若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由于血虚风盛、瘙痒难忍者,当与当归、首乌、防己等养血祛风药同用。现用治白瘢风病之白驳丸,即以此为主,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引起白细胞下降。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水 煎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血虚气弱及孕妇慎服。

1.《本草汇言》:阴虚不足,精髓血津枯燥至疾者,俱禁用之。

2.《得配本草》:肝虚,受孕,二者禁用。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

2.《名医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痒,可作摩粉。

3.《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

4.《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

5.《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

6.《本草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

7.《开宝本草》:别本注云,(蒺藜子)《本经》云温,《别录》云寒。此药性宣通,久服不冷,而无壅热,则其温也。

8.《本草纲目》:古方补肾治风,皆用刺蒺藜,后世补肾多用沙苑蒺藜,或以熬膏和药,恐其功亦不甚相远也。

9.《本草汇言》:刺蒺藜,去风下气,行水化症之药也。其宣通快便,能运能消,行肝脾滞气,多服久服,有去滞之功。《别录》主身体风痒,燥涩顽痹,一切眼目翳障等疾;甄氏方主筋结疬疡,肺痈肺痿,咳逆脓血等疾;苏氏方主水结浮肿,气臌喘满,疸黄脚气等疾;李氏方主血结成症,奔豚瘕疝,喉痹胸痹,乳难乳岩等疾。总而论之,《别录》所主者风,甄氏所主者气,苏氏所主者水,而李氏所主者,即取其化症之意也。然四家之说虽有不同,去滞生新,是其专成,故妇科方中以此催生堕胎,良有以焉。

10.《本草正》:白蒺藜,凉血养血,亦善补阴。用补宜炒熟去刺,用凉宜连刺生捣。去风解毒,白者良。

11.《本草新编》:蒺藜子,沙苑者为上,白蒺藜次之,种类虽异,而明目去风则一。但白蒺藜善破症结,而沙苑蒺藜则不能也;沙苑蒺藜善止遗精溺,治白带,喉痹,消阴汗,而白蒺藜则不能也。

12.《本经逢原》:白蒺藜为治风明目要药,风入少阴、厥阴经者为响导。目病为风木之邪,风盛则目病,风去则目明矣。《本经》专破恶血积聚,治喉痹乳难,以苦能泄,温能宣,辛能润也,此言刺蒺藜之功用耳。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以其入肾益精气也,此则专指沙苑蒺藜而言。其治痰消痈肿,搜肾脏风气,又须刺者为破敌之先锋。

13《植物名实图考》:蒺藜,近时《临证指南》一书,用以开郁,凡胁上、乳间横闷滞气,痛胀难忍者,炒香入气药,服之极效。盖其气香,可以通郁,而能横行排荡,非他药直达不留者可比。

14.《本草便读》:白蒺藜,善行善破,专入肺、肝,宣肺之滞,疏肝之瘀,故能治风痹目疾,乳痈积聚等症。温苦辛散之品,以祛逐为用,无补药之功也。

15.张寿颐:刺蒺藜,《本经》虽称其气味辛温,然今皆用以宣散风热,甚有效力,风寒外感,俱不用此。甄权亦谓能去燥热,则《本经》温字,恐是传抄有误。轻用一钱至钱半,重至二、三钱。古书多谓此与同州沙苑蒺藜一类二种,濒湖《纲目》亦不为二物分析。然有刺者,今止用以泄散风热,而沙苑蒺藜,则为滋填肝肾之药,形质亦复大异,必不可以其同有蒺藜之名,而混为一例者。濒湖《纲目》承苏颂寇宗奭之说,皆以沙苑蒺藜为白蒺藜,而有刺者则止称蒺藜,以其色比沙苑蒺藜之黝者,较为淡白也,似苏颂寇宗奭之说,未甚确当。

16.《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

17.《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

18.《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

19.《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