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Zào Jiǎo Cì

别名

皂荚刺(《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纲目》),皂角针(《江苏植药志》),皂针(《中药材手册》)。

来源及植物形态

皂角刺,始见于《本草图经》。为豆科乔木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主产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此外,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亦产。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采制

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咸,温。"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

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功能托毒排脓,活血消肿。适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者,可内服或外用。如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皂荚》引《仁斋直指方》治妇人乳痈,用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治瘰疬恶疮,以本品配少许白及研末,敷之。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醋煎涂,或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2.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3.《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4.《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5.《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6.《医学入门》: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


7.《本草纲目》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


8.《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沈氏曰,皂荚刺宜用头刺极尖锐者佳,刺下节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继元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


9.《本经逢原》:角刺治痘疹气滞,不能起顶灌脓者,功效最捷,而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若血滞不能起顶灌脓,叉需鲮鲤,当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风恶疾,眉落鼻崩,用皂角刺三斤烧灰为末,食后煎大黄汤,调一匕服之,不终剂而愈。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泄也。


10.《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11.《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按语备注

临床报道用皂角刺三钱,水煎分早晚二次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10例,结果除1例无效外,其余均在2~6日内治愈。大多数患者在服药后次日,体温及白细胞即降至正常,自觉症状及扁桃体红肿减轻。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